7月10日,“新安江外来水生物入侵调查团队”在黄山新安江中发现名贵鱼类“刀鱼”。
刀鱼学 *** 鲚,属江河洄游 *** 鱼类,每年6-7月从东海上溯进入钱塘江中上游产卵,产后亲鱼即返回沿海生活,幼鱼在江中生长到3cm-5cm进入海洋生长。据史料记载,钱塘江刀鱼最远上溯至浙江常山县产卵。因其味美鲜嫩,长期处于过度捕捞状态,资源几近枯竭。
此次发现属钱塘江刀鱼在安徽新安江首次记录,刀鱼首次进入新安江安徽水域,表明黄山市生态环境已得到良好修复。
近年来,黄山市积极落实“长江十年禁捕”政策及科学修建过鱼通道,为洄游 *** 鱼类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环境,为维护生物多样 *** 及美好生态环境作出突出成效,水生生物资源在快速恢复中。
转自:黄山日报
来源: 安徽日报
钱塘江开渔啦!江鳗、刀鱼、鲈鱼、鲫鱼……盼了4个月的吃货,去哪里买到正宗江鲜?自3月1日起,为期4个月的钱塘江禁渔期收官。7月1日起,钱塘江开渔!
俞柏苏供图
杭州市渔业执法大队梅杰介绍,今年禁渔期以来,杭州市共查处各类违禁捕捞案件756起、取缔涉渔“三无”船舶57艘、收缴渔获物427.2公斤,罚款91.95万元;移送 *** 涉刑案件72起144人。
7月1日零点一过,渔民们纷纷出动。黑夜里,大家干劲十足。江上的船随波摇晃,渔民们的心情也随船而波动,忐忑又期待。
渔民们的之一船,都收获了什么?盼了四个月的吃货们,又买到了哪些鲜味?记者昨天跑了一趟码头。
网里都有什么?
刀鱼、鲈鱼、花鲢……渔民最盼江鳗
刀鱼、鲈鱼、花鲢……渔民们站在奥体附近的岸边,细数凌晨出船的成果。
倪师傅今年59岁,在钱塘江上捕鱼已经40多年了。论捕鱼,他是这里经验最丰富、也最能坚持的渔民之一。“鱼多鱼少,我都出船,有时候江上只有我一条船。”
我问倪师傅,捕到了什么好东西?“还什么都没捕到。和半夜撒网的人不同,我是上午撒的网,要等到明天下午收网才知道。不过我弟弟收了,你来看看。”
倪师傅招呼我过去。他先捧出一个灰色的保温箱,掀开一看,是鳞片闪着光的刀鱼,大约有30条。“刀鱼比较值钱,每斤在100-200元,不过钱塘江里不多,现在也已经过了口感更好的时节。”倪师傅说。有渔民收获一箱刀鱼,价值2000元。
旁边 *** 着增氧泵的水箱里有鲈鱼、花鲢、鲫鱼等。鲈鱼最多,但个头都不大, *** 在50元左右,师傅们说个头大的要上百元一斤。隔壁的花鲢比较大,有十几斤,活蹦乱跳的,也能卖个不错的价钱。
那什么是最值钱的呢?“江鳗呀,每斤能卖800元,今天大家都没捞到。”倪师傅感到可惜。正说着,前来垂钓的王师傅收了家伙,拎着桶笑嘻嘻地走上来。
“哈哈,今天不错,给你们看看。”说着,他揭去压在水桶上面的袋子。是一条有大拇指粗细的江鳗!它全身泛黄,肚子则是雪白的。“正宗江鳗哦,今天我不卖,自己吃。”王师傅哈哈说道。
“我明天收网,肯定也会有江鳗的!”倪师傅也底气十足地回应道。我问有什么秘诀,他“嘿嘿”一笑,“秘密!”
去哪里买?
码头、菜场、饭店都有,但要注意一点
吃货们肯定关心:这些江鲜去哪里买呢?或者,哪里能吃到?
其实,有经验的吃货早在几天前就打 *** 给熟悉的渔民预订了。倪师傅说,他们往往会打 *** 来要指定的江鲜,如果捕到,先给他们留着。“我们大多数货都是饭店直供,早个10多天就有饭店订好了,像刀鱼、江鳗这些好东西,不愁卖。剩下的,我就在小区里卖,就在七星闸。”
建议怕麻烦的吃货可以直接去有正宗江鲜的饭店解馋,也可以去钱塘江边的各个码头碰碰运气,比如闻涛路上奥体附近的码头、萧山闻家堰渔船停靠点,不少萧山的渔民都在这里上岸。
熊女士是附近的居民,昨天上午她在码头转悠,看上了倪师傅弟弟水箱里的鲈鱼。几经还价,最后以40元一斤的 *** 买走了所有鲈鱼,总共2斤3两,这是晚上餐桌上的主菜了。
除了码头、饭店,也不要错过最日常的买菜地点——菜场。几个江鲜 *** 的菜场,都有一个共同点:离江近。比如城东杭乔路的杨公村农贸市场、滨江丹枫路上的缤纷农贸市场,都可以去碰碰运气。不过一定要注意辨别,千万别花高价买了假货。
我请教了倪师傅,正宗的江鱼都是体色浅、身体狭长、肚子不肥、筋骨好的。
至于 *** ,得根据天气看鱼多鱼少,鱼多的时候 *** 自然会降下来。但顾客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 肯定比普通水产高。江鲜不同于养殖水产,稀少且品质好,高价也是对渔民摸黑出船的尊重呀。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见习记者 韩晨柯 文/摄
通讯员 俞柏苏
一潮钱塘满江鲜 首届钱塘江开渔节启幕钱塘江禁渔期解封,渔民驾船捕捞。 徐德安 摄
中新网杭州7月1日电(郭其钰)7月1日,浙江钱塘江禁渔期正式解封。钱塘江水域的鱼类品种达100多个,为了让更多市民游客尝到美味的钱塘江江鲜,首届钱塘江开渔节同日启幕。
渔民满载江鲜而归。 徐德安 摄
今年3月1日起,钱塘江流域全面进入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自2019年启动禁渔期 *** 以来,钱塘江流域的渔业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和恢复。
渔民捕捞到“鱼王”。 徐德安 摄
7月1日0时许,大潮刚退,上游来水,江面平静,是捕鱼的更佳时机。渔民们驾驶渔船,将几十米的渔网一点点放入江中,开启了新一轮牧渔劳作。
待清晨收网,近30搜渔船“之一捕”满载而归,渔民们将刀鱼、鲈鱼、花鲢、包头鱼、江鳗等渔货纷纷抬上岸。据了解,开渔当天上午,渔民们的总渔获量约8000斤左右。
首届钱塘江开渔节。 徐德安 摄
“40斤!”渔民王 *** 捕获了重量级“鱼王”包头鱼,他双手抱上台向大家展示。这条重量级的“鱼王”将赠送给社区里的老人和老 *** 员们,让大家共同品尝钱塘江之一网江鲜的美味。
渔民捕捞到大鱼。 徐德安 摄
一潮钱塘满江鲜。一早赶来的市民已经在江边的鱼市排起长队,期待今年之一口江鲜。“我打算买江鳗和刀鱼,钱塘江的水产肉质口感好,没有土腥味儿。”从外地赶来的肖先生是一位江鲜爱好者,每年都会专程来杭州购买。
首届钱塘江开渔节的鱼市。 徐德安 摄
据了解,首届钱塘江开渔节还组织了一场江鲜文旅市集,师傅们现场展示源自宋朝的非遗——“鱼拓技艺”等。(完)
河鲜?安徽钓友钓获不少刀鱼,有人泼冷水:这 *** 毛鲓子,不值钱长江刀鱼是一种名贵的经济鱼类,如今已陷入濒危的境地,被严格 *** 捕捞。普通人别说吃了,就连看一眼都比较困难。日前安徽滁州一位钓友,却表示自己钓到了不少“刀鱼”,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图:安徽钓友钓获的“刀鱼”
“端午(放假)回老家,家里鱼塘弄上来的,坐标安徽滁州!”这位钓友说:“搞不清到底是什么鱼,自己百度了一下,看着像刀鱼。用识图软件识别了一下,结果显示80%是刀鱼,20%是凤鲚。”
滁州也能有刀鱼?
在安徽滁州也能钓到刀鱼?这样的稀少的鱼会这么容易就钓上来吗?不少钓友纷纷询问钓点,想去试一把。
我们知道,长江刀鱼是一种洄游 *** 鱼类,每年春季2月下旬至3月初,成群进入长江或其支流中产卵,滁州离长江有一段距离,出现应该是刀鱼是小概率事件。但从钓友发布的 *** 上看,这些鱼和“刀鱼”长得非常像,连识图软件也将它们识别为刀鱼。
这位钓友称:“我爸说是去年长江放水,跑进来的……”
这到底是不是所谓的“江刀”,不少网友表示:江刀?根本不可能,这顶多算是河刀或者是湖刀,老家河里一抓一大把,根本没啥价值……
有江苏钓鱼人称:这种鱼老家人 *** 毛鲓子,不值钱,有的人捞上来后直接扔在岸边,没人要……
刀鱼都有哪几类?
江刀、湖刀、鸡毛鲓!一种看上去和“刀鱼”没有什么区别的鱼类,竟然有这么多称呼?就连不少见多识广的钓鱼人,都被搞糊涂了。
那么刀鱼到底分成哪几类呢?
从分布区域上看,可以分为长江刀鱼、钱塘江刀鱼和黄河刀鱼等种类,这些分布在沿海不同水域的刀鱼,每年会沿着不同的河道向上洄游,由于生存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品质上也有不同。
长江刀鱼和钱塘江刀鱼的生存环境类似,而黄河刀鱼则和前两者有着较大的区别,它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一些,体型也小于前两者。由于黄河上世纪的断流,加上人为捕捞等因素,黄河刀鱼已经基本绝迹,直到最近两年人们在黄河口捕获到一条刀鱼单体,曾引起轰动。
从洄游历程上看,刀鱼可以分为海刀、江刀以及湖刀。我们平时所讲的刀鱼,一般说的都是“江刀”,即洄游至长江(或钱塘江)的刀鱼,在每年的清明前后,正是海刀洄游至长江,变成江刀的关键时期。
在洄游过程中,部分刀鱼可能会游到一些支流中或湖泊中定居下来,变成定居型刀鱼,也就是河刀或者湖刀。比如巢湖刀鱼,就是典型的湖刀。
钓友钓获的可能是被困的“江刀”
对于安徽滁州这位钓友在鱼塘钓获的“刀鱼”,网友戏称为“塘刀”,可能是长江发大水后,不慎流入鱼塘中无法洄游,从而定居下来,算是被困的“江刀”吧。
从价值上来讲,两者可存在巨大的差距,一是的生长环境不一样,二是时节不一样。长江刀鱼只有在清明前后最为珍贵,过了清明之后,据称其骨头会变硬,口感大不如前。因此也有“清明前鱼骨软如绵,清明后鱼骨硬如铁”的说法。
因此,安徽钓友钓获的这些“刀鱼”并不值钱。甚至有网友泼冷水,称这样的毛刀鱼,一抓一大把。在江苏连云港,有人称这些鱼为“鸡毛鲓子”,一些渔民捞上来后甚至将它们扔在岸边晒死。对当地人来说,这些鱼和“餐条”一样是小杂鱼。
岸边被丢弃的“刀鱼”
长江刀鱼十分稀少,现在已经全面 *** 人为捕捞。
?十年禁渔后,刀鱼的数量也慢慢开始恢复。日前长江水产研究院的一项科研捕捞活动证明,刀鱼的数量增加了2.5倍,甚至在长江中游也捕获了洄游的刀鱼。这是一个好信号,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江刀”的种群资源也会逐渐恢复,十年之后,也许它们真的会像“鸡毛鲓子”、“餐条”一样,重新成为一种常见的鱼类。
刀鱼迷局:我国禁捕3年后,刀鱼现身靖江鱼塘,繁殖是救鱼关键?长江刀鱼是我国著名的高档淡水鱼,和鲥鱼、河豚一并被誉为“长江三鲜”。从长江口到湖南洞庭湖一带自古就盛产刀鱼,历史更高产量曾达3700多吨,但这一盛况在90年代逐渐走向没落。
我国为保护长江刀鱼,从2019年2月1日起全面禁止了生产 *** 捕捞,停止向渔民颁发专项捕捞许可证。禁捕3年后,长江干流的刀鱼呈现出增多趋势,但还未形成鱼汛,与黄金时期还无法相提并论。
然而,近日靖江发生了一件关于刀鱼的稀罕事,这一发现或将助力揭开刀鱼的繁殖密码,甚至有望让刀鱼变成“家鱼”!
连续4年,靖江鱼塘发现活刀鱼!
近日,江苏靖江一家庭农庄的鱼塘引发了媒体关注:在一群人的围观下,工作人员用流刺网在十分钟内就捕到了9条刀鱼,其中最长的达到了40公分,体重166克,最小的约10公分,体重约20克。
经确认,捕上来的鱼确实是刀鱼,全身银光闪闪,体型狭长,犹如一把锋利的 *** ,非常漂亮。现场的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没想到之一次看到鲜活的刀鱼竟然是在鱼塘中!
经鱼塘的塘主介绍,出现刀鱼的这口鱼塘曾在2017年年底进行过一次清塘消毒,清塘时并未发现刀鱼的踪迹。但到了2018年夏季的时候,鱼塘内就突然出现了刀鱼,有2条长约7~8公分的小刀鱼被意外捕获。当年冬季放水捉鱼时,塘内又出现了几条刀鱼,个头已长到12cm左右,重约50克。
接下来的几年,刀鱼的数量越来越多,甚至还惊动了当地的 *** 门。事情的稀罕之处在于:农场主自始至终都未投放刀鱼苗、刀鱼卵,塘里的刀鱼就像是“凭空出现”的,实在是让人费解。
根据最近的渔获来看,现在鱼塘内的刀鱼储量不在少数,专家估计100克以上的刀鱼可能有700~800尾,堪称是刀鱼的“天然暂养地”!
刀鱼迷局:鱼卵从何而来?
江苏靖江位于长江下游,上个世纪曾是长江刀鱼的一个产卵场,1987年的捕捞量高达330多吨,此后便急剧下降。长江刀鱼的产卵场并不多,其他几个分别是崇明、南通、安庆、湖口、都昌(下图星号标记)。
2000年以来,关于靖江渔业资源的调查研究并不多,能找到的一份报告发表于2011年。这份报告特别提到:“自2002年实施长江禁渔后,刀鱼捕捞量也呈缓慢上升趋势”。确实,2002年我国开始实施长江春季休渔,每年禁渔3个月(靖江段禁渔期为4月1日至6月30日),这是刀鱼资源恢复的开端。
靖江刀鱼产量走势图
经过20年的禁渔保护,靖江段应该还存在野生的刀鱼,数量不详,是否还有产卵场也不好确定。再回到靖江的这口鱼塘,大量的刀鱼到底从何而来?
问题的关键或许就在鱼卵上,背后有两个重要的流入渠道:
之一个渠道是通过鸟类等媒介生物传播。鱼卵可以粘附在水鸟的羽毛、脚蹼上,甚至还能忍受一定程度的脱水,在粪便中保持一定的生理活 *** 。
第二个渠道是长江水的扩散。当地池塘从长江引水时有一部分刀鱼鱼卵混入其中,最终在塘内自然孵化。
鱼塘所在地为澄靖园区五圩村的甲余庄,距离江边约5~7公里,周边是 *** 的农业种植区,农业灌溉水渠直接和长江相通。更巧的是,鱼塘一般在年末出鱼清塘,第二年开春灌水养鱼,引水时间和刀鱼的产卵期(2~3月)高度重合!综合考虑,第二种渠道的可能 *** 更大一些。
之一种情况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鱼卵的生命力确实超乎人们的想象。2019年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少数鱼卵确实能够从鸟类的消化道中 *** 下来。研究人员把8只野鸭作为试验对象,每次投喂约500枚鱼卵,每隔一段时间就收集一次粪便。
最终的结果显示:有18枚鱼卵保持着生理活 *** ,其中12枚一切正常,另有3枚成功孵化成了仔鱼。这也印证了农村老人们常说的“ *** 的草籽,万年的鱼籽”。
总之,鱼卵的来源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论,相对来说水体引入的可能 *** 更大一些。
真实身份:或是洄游型刀鱼
长江刀鱼的学名是长颌鲚,我国的黄河、钱塘江、长江等水域均有野生种群,不同地区的刀鱼又适应了各地的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型,如洄游型和定居型。顺便说一句,短颌鲚、湖鲚和刀鱼在外观上高度相似,但并不是同一种鱼,在基因层面上差异巨大。
(a)长颌鲚(b)短颌鲚(c)湖鲚
国内最出名的刀鱼是生活在长江干流中的洄游型刀鱼,俗称“江刀”,平均寿命只有4~5年,更大不超过6年。江刀味道鲜美, *** 昂贵,繁殖时由长江口向上回溯,最远可抵达中游的洞庭湖一带。繁殖结束后,成鱼顺流而下,重新返回大海。
另一种刀鱼则定居在湖泊中,称为“湖刀”,受欢迎程度不及江刀。渔业调查表明,鄱阳湖是定居 *** 刀鱼的一个资源库,近年来的采捕数量越来越多。
2016年有渔民在鄱阳湖龙口以下3公里处捕获了一条刀鱼,这条鱼长13cm,重60克,是当年的一次重大发现。2020年,鄱阳湖刀鱼开始大量涌现,庐山市火焰山水域曾一次 *** 发现过上百条,这说明禁渔成效显著。
那么,靖江鱼塘里的刀鱼到底是哪一种生态型的刀鱼呢?从地理位置来看,显然是江刀的可能 *** 更大。
众所周知,定居型的刀鱼是低值鱼,洄游型的刀鱼才是真正的名贵江鲜。野生的大规格刀鱼一斤曾卖8000~10000元,若是拍卖,单价还能再翻几番。例如在2012年4月,一条325克的长江刀鱼在张家港曾被拍卖出了5.9万元的天价,称其是“水中黄金”也不为过!
如果经基因鉴定能证实靖江鱼塘中的刀鱼就是“江刀”,那么这个鱼塘将会变成“聚宝盆”,更重要的是——其中可能还隐藏着帮助刀鱼摆脱种群危机的关键密码!
刀鱼繁殖的奥秘
2007年,我国的科研人员在长江靖江段采捕了一批野生的刀鱼,这些刀鱼“使命重大”,是用于人工繁育的之一批亲鱼。
2011年,上海市水产研究所成功孵化出之一批刀鱼苗,约10000尾。时至今日,刀鱼的繁殖技术不断成熟,但繁殖产能还是很低,效率上远不及自然繁殖。
刀鱼高产繁殖的技术密码目前还没有被彻底掌握,当下的困局和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家鱼繁殖之谜”很像。
四大家鱼是指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这四种鱼主要在长江干流中自然繁殖,在鱼塘中则不会 *** 产卵。这是因为长江中有流水 *** ,这种 *** 通过侧线 *** 传递给鱼类的神经 *** ,经由脑垂体引发激素分泌反应,从而促进卵巢和精巢发育成熟。封闭的池塘则缺少这种水流 *** ,家鱼的 *** 腺自然就无法顺利发育,就更不要说 *** 繁殖了。
家鱼在池塘中不产卵的现象困扰了我国科学家三十多年,直到1958年6月才获得突破。如果研究人员没有从生理、生态相结合的角度入手,家鱼的人工繁殖就可能成为一项无解的鱼类学难题。
同样,如果研究人员能对靖江鱼塘的生态特点、周边的水域环境进行充分调查,从生理和生态两方面入手研究刀鱼的繁殖,那么就有可能打破刀鱼的“低产瓶颈”。甚至可以说,让刀鱼成为中国的下一条的“家鱼”。
当然了,刀鱼的繁殖过程远比四大家鱼更复杂,不仅洄游距离更长,而且还经历了从海水到淡水的盐度转变,生态因子的变化过程需要进一步研究。刀鱼人工繁殖的主要思路是模拟自然条件,通过引入长江水、改变盐度等方式为亲鱼提供相似的生态 *** 。
在此基础上,如果能深入分析靖江鱼塘的“特殊之处”,并在刀鱼的生理学上获得关键 *** 突破,那么四大家鱼的人工繁育奇迹就有可能再度上演,为我国淡水渔业创造巨大的技术财富。
长江中下游禁捕3年,刀鱼数量明显增多,禁渔效果有多显著?长江刀鱼是我国的名贵江鲜,和长江鲥鱼、河豚并称“长江三鲜”。每年清明节前后是刀鱼的更佳捕捞时节,此时肉质最嫩,细骨如毛,堪称极品。因刀鱼的上市时间最早,故被列为“三鲜之首”。
刀鱼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古书中多有记载。《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就曾描述,西汉时期长江就已兴起刀鱼渔业,沿岸居民喜食。但就是这样一条享有盛誉的“名鱼”,在90年代却迅速陷入枯竭,壮观的鱼汛成为历史。
长江刀鱼的困局:70年代危机初现
长江刀鱼的重要 *** 可能超乎大家的想象,此鱼出名不仅是因为肉质独特,更在于惊人的产量。早在70年代,国内研究所就组建了资源调查组,目的是评估刀鱼的资源量,并试图找到合理的利用方式。
根据实地调查,长江刀鱼在长江中下游稳居“江鲜冠军”的席位,尤其是在江苏、安徽两省,刀鱼在总捕捞量中独占35%~50%,决定了渔民收成的高低。在数量上,刀鱼以绝对的优势取代了大中型鱼类,相对重要 *** 指数(IRI)远超四大家鱼。
整个70~80年代,长江刀鱼在中下游“独领 *** ”,镇江、扬州、常熟等市获益颇丰。1973年,刀鱼产量创下3750吨的峰值纪录,而这还只是成鱼的捕捞量。据老渔民介绍,刀鱼幼鱼的产量更甚一筹,渔获中的刀鱼大部分都是幼鱼,但经济价值不高。统计数据显示,每年约有10000吨的刀鱼幼鱼被捕上岸,是成鱼产量的2~3倍,这也反映出了刀鱼雄厚的资源基础。
长江刀鱼看似无穷无尽,但专家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危机,意识到刀鱼的资源并非取之不竭,要实现高产稳产,就必须保护刀鱼、保护产卵场。
专家的担忧不无科学道理。在渔获物中,有一个细节被调查组发现:刀鱼的资源变动有“趋低”的迹象。以3~4冬龄的刀鱼为例,1973年的平均体长为314.5mm,1974年降为310.3mm,1975年进一步将至306.5mm,这说明亲鱼的体型越来越小,意味着繁殖力的衰退。
另一方面,机帆船、拖网渔船的兴起大幅提高了捕捞能力,单船生产力约是50年代的5-8倍。高产并不是刀鱼种群壮大的结果,而是因为捕捞强度更甚以往,刀鱼遭到了过度捕捞。
现在看来,老一辈专家的见解有一定的预见 *** :“如果无节制地捕捞,超越了刀鱼的繁殖调节能力,最终就会引起资源的变化”。据此,有专家建议应合理捕捞刀鱼,更好定额捕捞,保护刀鱼的幼鱼、亲鱼,同时应改进闸坝管理,建设配套的过鱼设施。
但这些建议并未起到实际作用,结果可想而知,刀鱼的产量急转直下,且降幅超出预期。80年代,长江刀鱼的产量锐减90%,仅剩370吨左右,90年代湖南、湖北、安徽的鱼汛相继消失,江苏镇江的鱼汛也在1996年绝迹。
镇江刀鱼的历史捕捞量
长江刀鱼陷入资源危机,这是长江生态变迁的一个缩影。值得庆幸的是,禁捕 *** 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刀鱼种群,野生资源有所恢复,禁渔效果显著。
一网捕捞400斤!禁捕3年后,长江刀鱼大量出现
我国对长江刀鱼的保护始于2002年,全江春季禁渔3个月,中下游的禁渔时间为4~6月,2015年又调整为3~6月,有效保护了刀鱼的繁殖期。
但捕捞强度居高不下,短期禁渔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资源衰退的趋势。直到2019年,我国又为刀鱼提供了专项保护,刀鱼捕捞许可证全部撤销,资源量这才开始升高。
为明晰禁捕效果,研究人员在2019~2020年对鄱阳湖的刀鱼种群进行了调查,采样水域全长65km,宽3~14km,历史上曾是刀鱼的产卵场。结果显示,湖区刀鱼的数量有显著的提升,28船次平均每次捕获8.1尾,2020年增加到140多尾,一年增多16倍,资源恢复迅速。
人民网:鄱阳湖近十年来首次发现大量刀鱼群体
相较禁捕前的状况,效果一目了然。因为在2010~2014年,该水域的刀鱼十分罕见,单船每天只能捕到1.6尾(平均值),2017年仅为0.15尾,捕捞效益相当惨淡。
刀鱼资源恢复迅速,这和繁殖特点密切相关。和鲥鱼、河豚相比,刀鱼的寿命更短,平均仅有4~5年,繁殖速度快,产卵率和孵化率都比较高。因此只要保护得当,禁捕3年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日前,中科院曾在上海崇明段进行鱼类监测,一网下去足足捕到了400斤的刀鱼,这在过去绝无可能发生!无独有偶,科研人员在长江中游的嘉鱼站第二次监测到了一尾刀鱼,规格达到了40cm,估计已有4~5龄,具备产卵能力。
前文提到,长江刀鱼在90年代便从湖北销声匿迹,如今时隔30年重返长江中游,这说明繁殖种群正在扩大,洄游距离正在上延,中游的产卵场有望重新“启用”。而在长江禁渔的十年保护期内,刀鱼可繁殖5代以上,平均产卵2~3万粒/次,能很好地完成种群扩增,未来的成效值得期待。
禁渔效果的难点:区分长颌鲚和短颌鲚
刀鱼并不是孤立的种群,在长江、黄河、钱塘江等通海河流中均有分布,形成了多样的地理种群。其中,以长江的刀鱼产量为更高,知名度也更大。
长江刀鱼的学名为长颌鲚(Coilia *** cro *** athos Bleeker),但根据外观不易定种,因为此鱼很容易和短颌鲚(Coilia brachy *** athus)、湖鲚(Coilia ectenes taihuensis)混淆。在形态学上,通用的鉴定指标是看颌骨的相对长度,即通过上颌骨长/头骨长(S/H)的比值判断,长颌鲚的S/H值为1.012~1.524,短颌鲚为0.728~0.997,而湖鲚则为1.021~1.379。
不同体长的鲚,其比值也有不同,增加了鉴定难度
三者的颌骨/头长比例高度相似,湖鲚和长颌鲚难解难分,而短颌鲚指标的上限0.997和长颌鲚的下限1.012也非常接近,单纯用肉眼无法准确区分。
依据生态习 *** 和分布水域,也很难完全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最容易分辨的就是湖鲚, *** 种是太湖湖鲚。太湖和长江干流不直接相通,封闭 *** 强,而湖鲚(又叫梅鲚、毛刀鱼)则完全适应了封闭环境,产量高达2~5万吨,体型较小, *** 低廉,繁殖期间也会大量摄食。
长颌鲚和短颌鲚则难以分辨,二者体型、习 *** 相似,种群存在混栖现象,并且都有洄游型和定居型的生态群。而民间则普遍认为,只有洄游的刀鱼才是“长江刀鱼”,市场 *** 更高,殊不知其中既有长颌鲚,也有短颌鲚。同理,定居在湖泊中的也不只有短颌鲚,也可能有部分是长颌鲚。
长颌鲚(Coilia *** cro *** athos Bleeker)
二者所不同的是,洄游型的长颌鲚生活在海洋中,2~9月份繁殖,只有在溯河产卵时才大规模集群,并且亲鱼不摄食,古书中记载的“饮而不食”即为实证。短颌鲚则生活在淡水中,5~10月份繁殖,而且没有集群现象。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区分出真正的“长江刀鱼”呢?耳石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科学家发现:在淡水中生活的刀鲚,其耳石中Sr/Ca元素的比值一般小于3;在半咸水的环境中,Sr/Ca一般为3~7;在海水环境中,该比值一般大于7。
(a)长颌鲚(b)短颌鲚(c)湖鲚
因此,通过检测耳石中Sr、Ca的含量比就能判断刀鱼是否经历了从海水到淡水的洄游过程,再结合形态学特征,筛选出洄游的长颌鲚。当然,如果只重视口感和风味,不纠结物种归属,那么通过观察洄游就足以辨出“高价值”的刀鱼。
自然繁殖:解开“资源困局”的关键
刀鱼种群的恢复依赖于自然繁殖,一是因为人工繁殖效率低,育成周期长,技术成本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困局;二是因为刀鱼生 *** 娇贵,出水即死,幼鱼和成鱼的成活率难以保证;三是因为人工环境很难模拟出自然的生态变化,比如:洄游时的盐度变化,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繁殖效果。
因此,刀鱼自然繁殖的奥秘才是解开“资源困境”的关键。历史上,从长江口到湖南洞庭湖,沿线皆是刀鱼的出产地,随着生态的好转,长江下游和中游的产卵场稳定恢复,相信今后的喜讯会越来越多!
江鲜今天上市!钱塘江告别首个禁渔期 每斤200元的刀鱼还能捕20天△ *** 源自视觉中国
杭州江干最后一批以钱塘江为生的渔民,都在七堡杨公村。75岁的胡金友是杨公村最年长的渔民,在钱塘江捕鱼已有55年。
7月1日,首度禁渔的钱塘江结束4个月的禁渔期,正式开捕。胡金友和记者约好,来江边走走看看。(早前报道→钱塘江流域首次禁渔!涉及杭衢金绍丽等地! *** 鱼头还能吃吗)
昨晨8点多,钱塘江畔暴雨如注,胡金友给记者打来 *** :等下我去码头等你。半小时后,胡金友冒雨骑着电瓶车赶到江堤边和记者会合。
购置新船新网,渔民们准备充分
冒着暴雨来江边码头试水的渔民不少,九堡大桥西侧的七堡渔船码头停泊着杨公村的33艘渔船。
胡金友前两天已经从绍兴渔具厂家拿到村里统一订制的新渔网,“过去,我们捕鱼用单层丝网,容易破,效率低。上世纪70年代,三层丝网在广东那边流行起来,在杭州,我们村是第二个启用三层丝网的,之一家是 *** ,一直用到了现在。”
在码头上,胡金友碰到了试过新渔船后刚刚上岸的金小明,45岁的金小明是全村最年轻的渔民,也已经在钱塘江捕了25年鱼。从7月1日起,下江捕鱼要用新的标准化渔船,原来用了多年老式木头船被淘汰了。
钱塘江宽阔无比,岸边的渔船看上去都细细小小的,江里白天看不到渔船,它们基本都是摸黑作业。夜潮比早潮要大,所以夜里捕鱼收获更好,杨公村渔民往往在半夜11-12点下水。这时七堡一带,大潮刚退,上游来水,江面宁静,是捕鱼的更佳时机。
每斤200元的刀鱼还能捕20天
开捕以后,钱塘江里能捕到什么鱼?
金小明说,原来5-6月份捕刀鱼,今年7月1日开捕后,还有20天刀鱼可以捕,多的时候,一晚能捕到100多斤,3-4条/斤规格的可以卖到200元一斤。
△ *** 源自浙江新闻客户端
“刀鱼你有没有见过?真的长得像一把杀猪刀,大的有30-40厘米长嘞。”胡金友一边兴奋地比划,一边分析,“就是这几天都下雨,雨大对捕鱼有影响,上游来水又多又急,我们这边就捕不到什么鱼。”
江里最多的是鲢鱼和包头鱼(鳙鱼),有时一条船能捕上千斤,花鲢3-5元/斤,包头鱼7-8元/斤。鲈鱼、鲻鱼、白条、舌鳎鱼等土著鱼也经常能捕到, *** 相对高一些,一般鲈鱼、舌鳎鱼卖50-60元/斤,鲻鱼、白条卖30多元/斤。运气好时能网住一两只甲鱼,可卖到100多元一斤。
“我捕鱼55年,每年渔获总的来说比较平均。这些年因为 *** 增殖放流力度大,我们捕到的鲢鱼、包头鱼比过去多了。”胡金友对记者说,其实,江里大闸蟹也是很好吃的,不过要6月22日以后才会游过来。冬天下霜以后,这一带因为河床较高,水位相对较浅,鱼会往上游水深温暖处游,就捕不到什么鱼了。
江鲜 *** 摊位,今天重新开张
为了方便买卖渔获,杨公村农贸市场设有30来个本村渔民 *** 摊位。渔获早晨五六点钟上岸,会直接拉到菜场摊位销售,除了刀鱼和舌鳎鱼上岸就死,其它都是活鱼销售。
昨天的杨公村农贸市场,大部分江鲜摊位卷闸门紧闭。
进门之一个摊位门口,姜家阿婆正在 *** 种的小菜,“明天我就不卖菜了,只卖儿子捕的鱼。今天来打听的人蛮多的。”
金小明的摊位也准备在7月1日开张。“钱塘江刀鱼这两年涨价,主要原因是长江禁捕后,外地水产商贩来这里抬价收购,主要是销往宁波、舟山一带,因为这个时间东海已经禁渔,没什么海鲜。”金小明对记者说,以前刀鱼 *** 不贵,大刀鱼(3-4条/斤)只卖30多元一斤,小的(20-30条/斤)只要10多元一斤,以后如果刀鱼捕到多,还是有希望会卖到原来的低价。
钱塘江流域都有哪些江鲜?
鲈鱼
钱塘江流域的鲈鱼久负盛名,最 *** 的做法便是不着一点调料,清水白灼,原汁原味,吃起来肉质肥嫩,刺少味鲜,再加上一斤黄酒,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 *** 情义的畅快。
子陵鱼
子陵鱼小不盈寸、犹如银针。传说东汉严子陵曾隐居富春,并在此垂钓小鱼,烹而食之。后来,这种小鱼就有了子陵鱼的名号。新鲜的子陵鱼通体晶莹透明,肉质细嫩鲜美。子陵鱼的干品,通体金黄,如同熠熠闪光的碎金,味香质软。
鳗鱼
鳗鱼因极其挑剔生长水质,号称是世界上最纯净的水中生物。虽然长相似蛇,却是鱼类,而且还是洄游鱼。新鲜的鳗鱼肥嫩细滑,配上喷香的“梅干菜”,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老少皆宜。
刀鱼
古人将刀鱼、鲥鱼、鲻鱼并列为“富春三绝”。苏东坡就特别喜食刀鱼,曾发出“恣看收网出银刀”之句赞叹。刀鱼肉质细嫩,但多细毛状骨刺。肉味鲜美,肥而不腻,兼有微香。清蒸刀鱼最能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椒盐刀鱼外焦里嫩,馋得令人直流口水。
三角鲂
三角鲂,因顶鳍高耸、头尖尾长,从侧面看近似三角形而得名。体大肉厚,骨刺比较少,肉质嫩滑、鲜美,含脂量高,内脏含脂量更大,为淡水鱼类中的珍品。
步鱼
“春笋步鱼”是杭州36道名菜之一,步鱼肉多、少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含有磷、铁、维生素等。这道菜鱼嫩味鲜,笋脆爽口,色泽黄亮,雪菜翠绿可口,使入舌底生津,催人涎下。
乌鳢
乌鳢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黑鱼,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乌鳢营养价值颇高,有生肌补血、加速愈合伤口的作用。
分水棍子鱼
分水棍子鱼,身体细长,没有骨头,像棍子一样,故被称为棍子鱼。烹调时加入生姜、大蒜、黄酒、白糖、油等调料,油炸、清炖、红烧均可。分水棍子鱼已成为建德的一道特色名菜。
鲻鱼
鲻鱼分为夏、秋两种,背呈青者为夏鲻鱼,背呈土 *** 者为秋鲻鱼。鲻鱼鱼肉嫩如豆腐、香如蟹肉,清淡爽口,肉质嫩滑。
白条
白条自带光环,太阳一照,银光闪闪。更奇特的是,在繁殖季节,雄 *** 鱼儿身体会变成红蓝相间的彩色。清蒸白条是一道家常菜,有时可以不放葱姜蒜,既省调料又富有营养。
江虾
江鲜当然不止有鱼,还有江虾,用点姜蒜去腥,再加点盐,煮至虾变得红透后出锅,鲜味十足。
大家都爱看
国家气候中心:7月份将有1至2个台风 *** 我国
杭二中565分、学军中学561分、杭高556分!2019杭州市区之一批高中录取分数线出炉
大二 *** 驾驶玛莎拉蒂隧道内失控损失百万 事后竟找人顶包,结果……
来源:浙江在线综合钱江晚报、杭州发布等
责编:侯玮
见习编辑:郑照楠
美味吃起来!↓↓↓
盼了四个月,钱塘江开渔啦经历4个月的禁渔期后
7月1日,钱塘江江鲜终于回归啦
接下来能吃到哪些心心念念的美味?
刀鱼、鲈鱼、花鲢……渔民最盼江鳗
7月1日零点一过,渔民们纷纷出动。刀鱼、鲈鱼、花鲢……渔民们细数着凌晨出船的成果。
倪师傅今年59岁,在钱塘江上捕鱼已经40多年了。论捕鱼,他是这里经验最丰富、也最能坚持的渔民之一。“鱼多鱼少,我都出船,有时候江上只有我一条船。”
倪师傅捧出一个灰色的保温箱,掀开一看,是鳞片闪着光的刀鱼,大约有30条。“刀鱼比较值钱,每斤100-200元,不过钱塘江里不多,现在也已经过了口感更好的时节。”倪师傅说,有渔民收获一箱刀鱼,价值2000元。
旁边 *** 着增氧泵的水箱里有鲈鱼、花鲢、鲫鱼等。鲈鱼最多,但个头都不大, *** 在50元左右,师傅们说个头大的要上百元一斤。隔壁的花鲢比较大,有十几斤,活蹦乱跳的,也能卖个不错的价钱。
“江鳗最值钱,每斤能卖800元,大家都没捞到。”倪师傅感到可惜。正说着,前来垂钓的王师傅收了家伙,拎着桶笑嘻嘻地走上来。
“哈哈,今天不错,给你们看看。”说着,他揭去压在水桶上面的袋子。是一条有大拇指粗细的江鳗!它全身泛黄,肚子则是雪白的。“正宗江鳗哦,今天我不卖,自己吃。”王师傅哈哈说道。
有一艘小船从江面往码头驶来,“昨天下的钩子,今天要去收回来的。”码头,早有卖鱼的顾客等着了。
这一船,渔民收获了12条一斤重的寸鳗,一箱60斤左右的鲈鱼。
“鲈鱼一斤70-100元,一箱3000多可以卖的。”渔民说,等水小一点可以出船,刀鱼、小白条都会陆续上市,“江鲜中卖更好的,就是刀鱼和鲈鱼了。”
小鳗鱼100元一条,大的700元一斤
“鳗鱼有,刀鱼不一定。”记者来到农贸市场的西南角找到一排专门卖江鲜的摊位。相较于卖海鲜的,卖江鲜的大部分店铺都还关着门,即使开着的也只有黄鳝之类的极少品种。
“这两天雨大加上泄洪,浪太大,出不去。”一个老板告诉记者,只能趁浪小的时候出一下船,鳗鱼个头也不大。
刚上岸的江鲜 *** 怎么样?
小鳗鱼100元一条,大的700元一斤。
有不少人来询问鳗鱼的 *** ,但是都觉得鱼太小了,大的又有点贵,真正下手的人不多。老板吆喝着说,“这些都是野生的,很好的。”
钱塘江可以吃到哪些江鲜,哪里能买到?
鲻鱼、鲈鱼、鲢鱼、包头……从江边码头靠岸之一时间送到集市,刚捞起的鱼都活泛得还冒着江边的雾气。 *** 嘛要比一般菜场划算些,周边饭店的老板最早闻风而动。
所处流域不同,各地渔民捕到鱼的品种有较大差异。
钱塘江杭州段下游的江干、萧山、钱塘区来说,这一带渔民捕到较多的是鲻鱼、鲈鱼、鳗鱼、大闸蟹等洄游 *** 的经济水产。
西湖区和富阳、桐庐、建德、淳安能捕到鳊鱼、竹鱼、花滑等淡水型鱼类,洄游 *** 鱼类相对少一些
一般来说,上游比下游水质更好、水域更开阔,这里的鲢鱼、鳙鱼会更美味,但下游洄游 *** 水产资源更丰富,味道也不错。
正宗的江鱼都是体色浅、身体狭长、肚子不肥、筋骨好的。
至于 *** ,得根据天气看鱼多鱼少,鱼多的时候 *** 自然会降下来。但顾客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 肯定比普通水产高。江鲜不同于养殖水产,稀少且品质好。
杭城江鲜买买买攻略请查收
↓↓↓
●上城区
推荐大家去杨公村农贸市场,这里是江北更大最集中 *** 江鲜的点,有着“城中之一江鲜市场”的美誉。一般早晨六七点,之一网江鲜全部 *** 。
●西湖区
渔船有两个停泊点,一个在钱江五桥西侧的东江嘴,另一个在周浦水文站旁,另外,九溪农贸市场也有江鲜 *** 摊位。
因为渔船走水路到江对岸的萧山闻堰(原客运码头)最近,多年来,东江嘴渔民一直在闻堰卖江鲜。
●滨江区
渔船停泊点有两个,一个是三桥东面的汽渡码头(原),一个是六和塔对岸的新生码头(原)。
●萧山区
除了闻堰(原客运码头)外,还有四个渔船停泊点:钱塘江浦 *** 交汇处、钱江五桥东面的山后村停泊点;下沙大桥东侧的顺坝;萧山观潮城西侧的 *** 坝;钱江世纪城奥体中心前的七甲船闸旁边。
萧山人喜欢吃江鲜,渔民货源很多是被周边饭店和专业商贩收购的。七甲船闸这边有渔船,平时渔民会在自己住的嘉丰北苑小区里卖江鲜。
●钱塘区
江北岸有渔船,江鲜在七格渔船集泊点上岸后,在月雅城小区内的头格农贸市场集中销售。另外,江南岸还有渔船,停泊点是江东大桥东侧水文站旁。
来源:浙江新闻综合自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盛锐
钱塘江流域全面禁渔 杭州多个涉水单位启动联合执法渔船停靠在钱塘江边。 钱晨菲 摄
中新网杭州3月1日电(钱晨菲)3月1日起,钱塘江流域全面进入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当日,杭州渔政、 *** 、港航、海事、钱塘江流域中心等单位共同开展2023年钱塘江禁渔期首次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涉渔违法行为。
杭州多个涉水单位联合执法。 钱晨菲 摄
今年是钱塘江自2019年启动禁渔期 *** 以来的第五个禁渔期。2022年禁渔期间,杭州共查办渔业行政案件726件,涉案人员750人,取缔涉渔三无船舶(筏)54艘,没收渔获物5 *** .7公斤。
杭州多个涉水单位联合执法。 钱晨菲 摄
为进一步保护和恢复钱塘江渔业资源,促进渔业资源健康持续发展,本次联合执法共出动执法船艇11艘次,执法人员80余人,历时3小时,巡航40海里。行动期间未发现涉渔违法行为。
执法艇在钱塘江上巡逻。 钱晨菲 摄
据了解,通过实施禁渔,钱塘江流域生物多样 *** 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据浙江省淡水研究所相关数据,以刀鲚(刀鱼)为例,钱塘江兰溪—闻堰段刀鲚在渔获物中的尾数比和重量比都显著增加,尾数比从禁渔前的4.4%增加到禁渔后的13.73%,重量比从1.26%增加到2.18%;钱塘江旗舰物种——江豚等珍贵水生动物出现频率不断提高,仅2021年就发现了3次。
杭州多个涉水单位联合执法。 钱晨菲 摄
“在接下来的禁渔期内,杭州各级渔业执法机构将强化禁渔宣传,严格渔船监管,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类涉渔违法行为,努力实现‘江上无渔船、水中无网具、市场无江鱼’。”杭州市农业行政执法队渔业执法大队大队长梅杰表示。(完)
濒危黄河刀鱼再次现身,别再以这样的方式认识它!作为我国的第二大河,黄河一直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母亲河”。这条宽广的大河,哺育了无数生灵,也孕育了无数文明。丰沛的水资源,灌溉了农田,给予了人们生命的温暖。
而在这条河中,也生存着成百上千的鱼类。和长江一样,黄河的从西到东的整条水域中,也有许多仅此一份的生命。而其中有很多,都消亡在了人们发现之前。
这是一种悲哀,也是给人们的警示。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黄河实施了全域禁渔。而这段休养生息的时间里,有些濒危的物种也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多年未见的黄河刀鱼,就是其中的一种。
说起刀鱼,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长江刀鱼这个品类,虽然也是保护动物的一员,但可见率却要高上很多。钱塘江刀鱼这个种族,也非常多见。它和长江刀鱼非常亲近,很多人都会把它们搞混。
而黄河刀鱼,就要名不见经传的多了。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失踪太久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就几乎没有人再看到它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名号也就越来越小,最后彻底成为只活在记忆中的鱼。
黄河刀鱼,是黄河流域十分经典的洄游 *** 鱼类。据说,黄河刀鱼洄游的最远距离,可以到达伊洛河。它们会在黄河河道或者 *** 湖附近产卵,最后沿着黄河向下,慢慢长大越冬。
这种鱼,肉质十分鲜嫩。更重要的是,它的身体中几乎全部都是细刺。这样的特 *** ,让它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独一无二的美食。有市场需求,就会有 *** 肆捕捞。
上世纪,黄河刀鱼面临着灭顶之灾。毫无节制的人工捕捞,加上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黄河径流断流、各种水坝建立、这些无可奈何的因素,将黄河刀鱼逼上了绝境。从那时开始,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黄河刀鱼再没有被捕捞到的记录。时间长了,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在黄河流域,也存在着刀鱼。
如今,黄河刀鱼再次进入了大家的视野。这一次,它出现在了黄河口河道。这条成品刀鱼的发现, *** 了整个物种的生命力。有大鱼,背后就可能会有数不清的小鱼。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再次看到这个物种的蓬勃。而到了那时,相信黄河流域也已经海晏河清。
这几年来,有许多珍惜鱼种都陆续冒头了。这些鱼里面,有一部分存在人工繁育的功劳,另一部分则全靠自己努力。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生态回转的有力证明。
而关于刀鱼,长江刀鱼早已拥有了全人工繁殖成功的记录。黄河刀鱼的消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时间太早、速度太快。相关人员根本来不及,去探索人工繁殖的道路,这才走到了消失不见的地步。
不过既然现在它已经又一次出现了,未来就还可以期待。有一条刀鱼出现,就有可能还有一个种群存在。希望在禁渔期的保护下,它们可以逐渐发展壮大。希望以后的我们,还可以再次见到这种活泼的物种。也希望,我们再也不要用这样的方式,认识一个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