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成爆款并不容易。
作者 | 唐怡园
2018年刚开始,统一也跟风卖起了自热小火锅。一款名为“煮时光”的自热小火锅近日已经在统一天猫旗舰店上线。
自热小火锅是从2015年开始流行起来的即食品类。其包装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放火锅食材和调味包,下层放发热包。它不需要用火或者电,靠一个类似暖宝宝的发热包和水反应加热。目前各大电商平台上至少已经有30多个品牌在售卖这类即食产品。
从45元/碗(370克)的 *** 的电商售价来看,统一对这款新品的 *** 应该是高端产品。这个定价要比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其它同品类产品高出许多。
在推广高端产品的路上,为了弱化“方便面”带给消费者不够健康的印象,统一刻意淡化了新产品与“统一”、“方便面”的关联。“汤达人”、“藤娇”、“提督”等统一旗下方便面品牌包装上强调的都是新品牌,而“统一”、“方便面”的标识都不那么显眼。类似的,新品自热小火锅的包装上,最突出的也是有些文艺范儿的品牌名“煮时光”。
跟风做自热小火锅,是统一顺应消费升级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换个方式切入方便食品市场的新尝试。升级方便面产品的同时,开发其它符合消费升级需要的方便食品,也是统一寻求新的增长点的转型方向。
2017年8月,统一董事长罗智先的一句“统一逐步退出 *** 方便面市场”,在引起业界哗然后,昭告了统一想要跳出现有框架,随着消费市场环境做提升、以不同方式做产品创新的意图。
目前统一绝不会退出方便面市场,这个品类仍是其支柱业务。2016年统一方便面扭亏为赢,营收同比增长8.6%,收入超过82亿,贡献了公司总收入的近40%。而加大高端方便面投入,是促成其扭亏为盈的关键。高端产品的销售额占比不断提高,2017年上半年,“汤达人”已经是产品序列中增长最快的品类。
现在看上去,统一是在寻找下一个“汤达人”,而“煮时光”看上去是它新选定的“接力者”。
据美团最新的《2017中国餐饮报告》显示,作为餐饮里最吸睛的品类,火锅贡献了超过1/5的整体营业额,是正餐品类里门店最多的一个类别。自热小火锅被视为是这个行当里一个新的增量市场。
具有渠道优势、同样针对“一人食”、旅游、野餐等消费场景的统一、有大公司相对完善的品控体系,想要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也不难理解。
不过,“煮时光”要做成自热小火锅界的爆款没那么容易。
这个细分市场的跑道里已经挤进了包括小龙坎、海底捞等知名火锅品牌,它们推出的口味更多、有上游原料的采购优势、在既有的消费群体外、也更了解消费者对火锅选菜和锅底的喜好。
同业竞争外,统一还要面对方便火锅跟冒菜、麻辣烫等品类差别不大,但身为包装食品新鲜度不及后两者的挑战。
“自热火锅”加热时竟会释放氢气?就算吃完了也可能燃爆?不用火、不用电
只要一杯凉水倒入加热包
就可以吃到热气腾腾的小火锅
这样的发明让吃货们
纷纷拍手叫好
呐,就是下面这种
不过,在吃自热火锅时
不少吃货都遇到过一件“大事”
在使用自发热火锅时
竟然引发报警器报警
↓↓
吃个火锅还报警了?
难道是这里面的发热包有问题?
发热包产生氢气引发报警器报警
厂家称没危险
发热包和水反应后究竟产生了什么物质,让燃气报警器持续报警呢?
发热包生产厂家负责人称,发热包发热时会产生微量氢气,正是氢气导致 *** 出现报警。
氢气是一种具有可燃 *** 和还原 *** 的气体,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而不纯的氢气在燃烧时可能产生 *** 。对此,厂家负责人称绝对没有危险。
虽然厂家“打包票”
说这玩意儿没危险
但是烟雾报警器都报警了
发热包遇水反应后
是不是真的存在安全隐患呢?
释放氢气可致燃爆
密闭空间、公共场合均存隐患
不久前,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 *** 会通报了对20件自热方便火锅类产品的测试情况;
测试结果显示:
测试的发热包均属于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
专家解释:
如果发热包反应后释放出的氢气量,在环境中正好处于氢气的燃烧极限,也就是空气中氢气的占比达到4%-75.6%之间时,就有可能引发燃爆的风险。
燃爆!
提醒:密闭空间内也有危险!
专家还强调
在一些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
使用自热食品
比如车内,都会存在燃爆的安全风险
在一些公共场合
密集大量地使用
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国家化学制品安全质检中心主任助理 肖秋平:
比如说长途大巴(行驶)过程中,夏天开着空调,车箱是密闭的环境。大量地使用自热火锅,就有可能导致氢气累积。如果达到了 *** 下限浓度,碰到一点火源,比如身上的静电,或是电路的火花,就足以引发爆燃事故。
这玩意儿还会引发 *** ?
那我吃完赶紧扔掉就没问题了吧?
使用完丢弃的发热包
仍存安全隐患
因为发热包和水的反应
不需要借助其他任何物质
所以只要发热包没有反应完全
遇到水就会产生氢气
你想想看
如果你丢弃发热包的垃圾桶有积水
还是会有氢气产生!
垃圾桶又是一个半密封状态
这时候,如果有人丢了个烟头进来
后果不堪设想!
*** 全面禁止携带自发热产品
广西禁止在动车上使用
正因为自热产品可能带来很多未知风险
目前,我国的 *** ***
已经全面禁止携带自发热产品上飞机
前不久,广西 *** 的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也明确规定
禁止在动车上使用自带加热的食品
自热包的危险 *** 显而易见!
因此
在购买和使用自热火锅时
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
1、选购时
选购自热产品时,要注意观察包装外壳是否有QS标志,自热火锅的塑料包装是否使用的是PP5材质。
2、拿到后
检查加热包的包装袋是否破损,如果破损就不再食用,同时还要检查出气孔是否处于被堵塞状态。
3、准备中
一定要按照自热食品上的说明书来使用发热包,发热包上只能加冷水,不能加热水。须阅读产品使用说明,并严格按照提示内容 *** 作,特别是不要在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使用,避免明火;
4、使用中
自热食品包装底部温度极高,不能直接放在玻璃茶几、桌面上,更好在桌面上加一层隔热垫,以防玻璃碎裂或者在桌面留下印记。
5、高温注意
自热类食品不能放入微波、烤箱等加热,加热完成后,揭盖要当心,以免被蒸汽烫伤。
6、携带时
因生石灰属于航空危险品,乘坐飞机时严禁携带,所以大多数含有生石灰的自热类食品,是不能携带上飞机或者托运的。
7、使用后
消费者使用后的方便火锅垃圾应避免大量堆积或与水直接接触。
来源:甘肃消防
监制|梁建军 校审|张 权
来源: 酒泉消防
自热火锅安全吗?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今天,杭州消防员做了个实验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谢春晖 通讯员 余杨
天气越来越冷,吃火锅成了不少人驱寒的好办法。特别是,有时候一个人宅在家时,既懒得出门,又不想点外卖,自热火锅就成了吃货们的首选。
确实,自热火锅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不用火、不用电,在专用的塑料包装内放入加热包,再加上一瓶水,10至15分钟左右,一“锅”香喷喷的火锅就出炉了。
“之一次吃自热火锅,加热包在塑料碗底部反应时,‘噗噗’作响,还是有点慌的。”市民小夏说,每次等自热火锅加热时,他都要躲得远远的,生怕加热包反应时,沸水飞溅出来。
那么,自热火锅在使用时到底要注意些什么呢?市面上的自热火锅安全 *** 高吗?
今天(11月27日)上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消防 *** 大队对自热火锅加热包的安全 *** 进行了实验。
“市面上大部分自热火锅加热是利用加热包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从而煮熟食物。”消防员说,而日常使用时,对加热包加热的不规范 *** 作就有可能被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消防员通过实验模拟了两种最为常见的错误使用加热包方式。
“一种是在使用加热包加热自热火锅时,堵住了自热火锅的透气孔。另一种是将加热包剪开,将加热包内粉末直接与水发生反应。”进行实验的消防员介绍。
1】堵住自热火锅透气孔,半分钟塑料碗开始膨胀变形
消防员拆开一个自热火锅。“所有的自热火锅的盖子上,都会有一个透气孔。透气孔的作用是将加热中产生的高温水蒸气及时散发出去,以免在热蒸汽将人烫伤。”实验前,消防员进行了简单科普。
实验中,消防员把加热包放入塑料碗中后,加了水,然后放上需要加热的食材,再盖上盖子。而在盖上盖子后,消防员有用胶带纸将透气孔直接封住了。
加热反应开始里,自热火锅里开始发出“噗噗”的声音。大概半分钟以后,装着密封的自热火锅就开始膨胀变形了。大概一分多钟之后,自热火锅的盖子突然被热气掀开,一些大量的水蒸气就从盖上边冒了出来。“水蒸气温度更高可能达到近200℃,这样的水蒸气直接接触皮肤的话,容易造成烫伤。”消防员说。
当热气将盖子掀开后,尽管反应仍在继续,但消防员说,自热火锅中的食物已经很难再被“蒸熟”了。
“自热火锅和方便面不太相同,方便面使用时加入热水后,内部不再会产生热气,因此需要密闭。而自热火锅加热时,一定要保证透气口能正常透气。”实验后,消防员提醒。
2】加热包内粉末直接与水混合,矿泉水瓶被“炸”飞
另一个实验中,消防员将自热火锅的加热包剪开后,倒入一个矿泉水瓶中,让粉末直接与水发生反应。“加热包中的粉末直接与水反应,反应速度会更快,反应也会更剧烈。”消防员说,这模拟了日常生活中,一些“自作聪明”的吃货朋友们,为了让自热火锅加热更快,而选择直接让加热粉末与水反应。
实验中,消防员将水与加热粉末混合后,拧紧了矿泉水瓶盖。“这就是一个极端的环境下,将两个错误 *** 作混在了一起。”
此后,矿泉水瓶内发生了剧烈的反应。大约1分40秒后,矿泉水瓶身逐渐膨胀变形。2分30秒后,矿泉水瓶倒地,此时,瓶身迅速膨胀,扩大。反应大概进行了7、8分钟后,矿泉水瓶突然发生“ *** ”,瞬间瓶内的水、加热粉混合物四处飞溅,并产生了巨大的“ *** 声”。这时,矿泉水瓶变形,瓶盖也不见了踪影。
“这是反应产生的高温蒸汽在瓶内形成了高压,因而引起的‘ *** ’。”消防员说,这种“ *** ”是在一种非常极端的条件下产生的。“我们想通过实验告诉大家,千万不能直接将加热粉末与水直接反应。”
另外,加热粉末与水直接反应不仅存在危险 *** ,反应后产生的废水也不利于处置。“加热包的外包装进行了特殊处理,反应后的粉末仍会留在包装内,但直接用粉末进行反应后,剩余的废水若直接倾倒的话,有污染环境的风险。”消防员说。
目前,市面上正规渠道销售的自热食品,只要大家在使用和食用时按说明书要求进行加热,安全 *** 是可靠的。
在此,消防员给出了一些使用自热食品的小提示:
1、 选购自热产品时,要注意观察包装外壳是否有QS标志,自热火锅的塑料包装是否使用的是PP5材质。
2、检查加热包的包装袋是否破损,如果破损就不再食用,同时还要检查出气孔是否处于被堵塞状态。
3、一定要按照自热食品上的说明书来使用发热包,并严格按照提示内容 *** 作,特别是不要在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使用,避免明火。
4、自热食品包装底部温度高,更好在桌面上加一层隔热垫,以防玻璃碎裂或者在桌面留下印记。
5、自热类食品不能放入微波、烤箱等加热,加热完成后,揭盖要当心,以免被蒸汽烫伤。
6、因生石灰属于航空危险品,乘坐飞机时严禁携带,所以大多数含有生石灰的自热类食品,是不能携带上飞机或者托运的。
7、消费者使用后的方便火锅垃圾应避免大量堆积或与水直接接触。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摘编、改写及进行 *** 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在家食用“自热火锅”,2厘米厚玻璃桌被炸碎!“自热食品”使用指南请收好→不用电、不用火
只需一些水
就可以吃到“火锅”
如此便利
使得“自热食品”风靡全国
但因它引发的安全事故
时有发生
运输途中起火
近日,黑龙江哈尔滨
一辆货车上运输的“自热火锅”起火
附近的 *** 和市民赶来
徒手从火中拽出货物
所幸处置及时
未造成更大的损失
男子眼睛被溅伤
2017年,
上海一市民由于加热“自热火锅”
堵住了排气孔引发 *** ,
被滚烫的热汤溅到右眼。
医生表示:
“损伤将影响视力。”
高温炸碎玻璃桌
2017年,
四川成都一名小伙子
在家食用“自热火锅”的时候,
火锅自热过程中,
2厘米厚的玻璃餐桌突然被炸碎了,
差点砸到自己的脚。
自热火锅的加热包中
含有焙烧硅藻土、铁粉、铝粉、
焦炭粉、活 *** 炭、盐、
生石灰、碳酸钠等物质,
遇水后20秒就能升温超过90°C,
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气体,
*** 作不当很有可能引发 *** 。
虽然“自热食品”很方便
但在享受它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要注意它带来的安全隐患
以下“自热食品”使用指南
大家要收好!
来源:央视财经、中国质量报
自煮火锅:一杯冷水倒下去,5s升温150℃,躺在床上就能吃!很久之前,后台就有不少留言强烈要求我测评「自煮火锅」:
不用煮,只要一杯冷水,躺在床上就能吃上热乎乎的火锅。这 *** 作,果然是勤快 *** 了我的想象……
一直抽不出时间,刚好趁元旦假期宅家的机会,还了你们这笔债。
根本就不够吃!
自煮火锅品牌多、种类也多,哪款更好吃、 *** 价比更高?当然要测过才知道。
我问了度娘,逛了知乎,顺便还看了一圈别人的评测帖,选了7个大家都说好吃的,下单了......
例行申明:不是广告!不是广告!不是广告!
本次测评,选了海底捞、小龙坎、德庄三个品牌的七款产品。
分「肉食」、「素食」两大类,从麻度、辣度、推荐度这三个维度打分评价。
肉食版
01 海底捞麻辣嫩牛
海底捞是这7款火锅中,唯一配了勺子的,而且盒子较大,食材、水倒进去,不会溢出来,比较贴心~
这款「麻辣嫩牛」是清油锅底,吃起来其实并没有川味火锅的麻,口味意外的淡。
内有:牛肉、牛肚、牛舌、莲藕、土豆、海带、木耳、竹笋、湿粉条
牛肉大块,吃起来过瘾,但粉条吸水速度快,吃到后面口感会变软,建议先吃。
02 海底捞脆爽牛肚
内有:牛肉、牛肚、牛舌、莲藕、土豆、海带、木耳、竹笋、豆油皮、鱼豆腐
「脆爽牛肚」,妥妥好评!
相对「麻辣嫩牛」的清淡,牛肚的锅底用的是牛油,很香。
牛肚也很嫩,虽然没有新鲜牛肚的爽脆,但口感已经非常棒了。最惊艳的是里面的豆皮,吸足了汤汁,入味、爽滑,简直停不下口。
03 小龙坎方便火锅
小龙坎的包装里,居然有一次 *** 手套、蘸料包、醋包、湿纸巾,细节做得很到位。
内有:牛肉、鸡尖、鸭胗、珺把、土豆、莲藕、土豆、笋片、宽粉
可惜它吃起来没什么香味,配着蘸料吃才稍微好点,宽粉的味道也有点奇怪。总体来说,我不懂为什么这么多人买咯。
而且它超辣辣辣!吃到一半,辣到 *** ,后悔没有提前准备饮料……
04 德庄微火锅
德庄是这几款火锅中,食材最丰富的。当然,实际重量都差不多→_→
内有:川粉、脆魔芋、脆豆腐、藕片、竹笋、木耳、鹌鹑卤蛋、鱼丸、片片肠
讲真,这款火锅我对它的之一印象不太好。入口的辣很工业辣椒的味道,但神奇的是,吃到后面有越吃越上瘾的感觉。
中邪了么
「作」如我,自煮火锅也要 *** 着吃
素食版
01 海底捞香辣素食
一直不懂为什么吃个火锅还要讲究素食,范小妹一语道破天机:素食不长肉!
我:呵呵
内有:莲藕、土豆、海带、木耳、竹笋、龙口粉丝
好吧,扯回来。对于素食爱好者而言,海底捞这个口味还是比较值得入手的。
入口最惊艳的,是里面的龙口粉丝,口感劲道,吸饱汤汁味道很正!缺点的话,大概就是缺了点 *** 吧
啊,对了。轮到吃素食火锅的时候,我很「作」地分别拍了买家秀 *** 圈,收获点赞无数?
02 小龙坎素食火锅
内有:笋片、土豆、莲藕、川粉
×意为不推荐
这是我见过最吝啬的自煮火锅,食材居然只有笋片、土豆、莲藕跟川粉。差评!
配料表写的是牛油汤底,但吃起来一点牛油香都没有好吗。而过于突出的辣,也掩盖了食物本身的味道。
03 德庄即食火锅
德庄的素食火锅有点特别,没有加热包,而是跟泡面一样用热水泡软。
内有:土豆片、莲藕片、 *** 、菌子、竹笋、素魔芋、粉丝
这样更大缺点是藕片、土豆很难入味,笋也难嚼。唯一的亮点是粉丝的口感不错,劲道有嚼劲。但瑜不掩瑕,味道真的一般。
如果想让它更入(好)味(看),不怕麻烦的话,建议还是煮一煮。
7款自煮火锅吃完了,总结如下:
海底捞:海底捞香,口味较大众化,你之一次买自煮火锅不知道选什么的话就它咯,一般不会踩雷。
小龙坎:小龙坎比较适合能吃辣的小伙伴,如果能够改良一下底料包,增加一些牛油香气会更棒。
德庄:味道一般,个人不推荐。
实话说,试吃后小伙伴们一致认为,买自煮火锅,还不如去街边搓顿麻辣烫,这个价位能吃得老丰盛了。
不过既然是懒人火锅,方便当然最重要!不用煮不用洗碗、随时能吃火锅,总比啃泡面好
TIP 1 自煮火锅的使用 *** ?
①加热包放入下层盒,然后加水没过加热包;
②把所有食材、调料依次放入上层盒;
③最后把上层盒叠放在下层盒上面,盖上盖子,等待美味出炉。
TIP 2 自煮火锅的加热原理?
自煮火锅的加热包主要成分是铁粉、铝粉、焦炭粉、活 *** 炭和生石灰等,加入冷水后,升温可达150度以上,所以千万不能把盒子放在玻璃桌面上加热,以防玻璃炸裂。
TIP 3 更好吃的小技巧?
先把底料包挤出来,加一点水搅拌开,把所有粘在一起的食材都拨开,这样会比较入味。
最后,以上测评仅供参考,毕竟个人口味不一
近两年来,自热方便火锅迅速走红。不用火、不用电,只需一瓶水,就可吃到一“锅”香飘四溢的火锅。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公布的自热火锅产品测试情况显示,发热包遇水反应时会释放氢气。
按照实验模式判断,在密闭的小轿车里,两个自热火锅加热释放的氢气,一旦遇到火源,足以燃爆小轿车。一时间,自热火锅的安全 *** 在公众中引发热议。
《生命时报》采访多领域专家,指出自热小火锅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教你如何健康食用。
受访专家
北京市通州区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宣传科消防员 祁兴龙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何计国
自热小火锅的发热原理
祁兴龙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自热火锅采用的是食品自热技术,这种技术也用于自热米饭。
自热火锅是夹层结构,其中上层饭盒用来装食材和水,下层用来放发热包。
先将食材放在上层并加水,然后将发热包从密封的塑料袋中取出,放在下层并加些水。随后迅速将上层饭盒放好并盖上盖,打开透气孔,等下层的发热包发挥作用,10~15分钟就能吃了。
发热包有不同配方,但大体上主要是生石灰、活 *** 炭、铁粉、铝粉等成分,生石灰和水接触后会释放大量热量,是发热包主要的热量来源。
活 *** 炭是吸附剂,有利于各种有效成分附着,充分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铁粉和铝粉,可通过与氧气反应释放少量热量,发热包采用高密度无纺布包装,如果没有火苗,本身基本达不到自燃状态。
要想安全吃自热火锅,祁兴龙教你5个 *** :
- 发热包反应后加热的水不能再用,切忌用来洗手或清洗食物等;
- 不要放到普通玻璃上,否则可能会导致玻璃碎裂;
- 一定要打开透气孔排出热气,以免盒内压力过大造成小型 *** ;
- 尽量将其放于水平面食用,防止内部含有化学物质的热水溢出;
- 发热包用后的反应物并不环保,建议 *** 后回收。
如何健康地食用自热小火锅
很多人关心这类自热食品的营养问题。记者调查几种品牌自热火锅发现,其内部有菜包、肉包和底料/酱料包,还有些是菜和肉放入单独一个荤包内,里面的食物都是经过真空压缩的熟食,极少数是通过冻干加工成的食材包。
记者阅读营养成分表发现,这类食品的盐和脂肪含量偏高,比如每百克底料(每包70克左右)钠含量在4400毫克以上,甚至有些高达9105毫克;脂肪含量从每百克52克到86.3克不等。
膳食指南建议, *** 每天盐的摄入量应该在6克(钠含量约为2300毫克)以下,脂肪摄入量为25~30克。
何计国提醒大家,对于平时不吃菜的人群,食用这种火锅,从摄入蔬菜的角度来说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但要注意下面几点:
- 底料油盐含量较高,放其中的1/3~1/4即可;
- 更好不要喝火锅汤汁。如果认为这个底料味道较好,建议在自家锅中加入大量水稀释底料,再加入其他食材,还可自行加入深绿色叶菜,补充自热火锅中不方便提供的菜品;
- 蔬菜在放入后首先要关注是否新鲜,如有异味,要及时停止食用,并反馈给店家;
- 有些自热火锅会加入宽粉,要注意充分煮熟再食用,否则可能造成肠胃不适;
- 食用时更好不要蘸油碟和加了盐的麻酱,可选择蘸醋或者辣椒粉作为调料;
- 更好选择中午食用,2个人共同吃一份自热火锅,再搭配其他菜品。
本期编辑:徐梦莲 本文作者:生命时报记者 李爽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不用电、不用火
只需一些水
就可以吃到“火锅”
如此便利
使得“自热食品”风靡全国
但因它引发的安全事故
时有发生
运输途中起火
近日,黑龙江哈尔滨
一辆货车上运输的
“自热火锅”起火
附近的 *** 和市民赶来
徒手从火中拽出货物
所幸处置及时
未造成更大的损失
男子眼睛被溅伤
2017年
上海一市民由于加热“自热火锅”
堵住了排气孔引发 ***
被滚烫的热汤溅到右眼
医生表示:“损伤将影响视力。”
高温炸碎玻璃桌
2017年
四川成都一名小伙子
在家食用“自热火锅”的时候
火锅自热过程中
2厘米厚的玻璃餐桌
突然被炸碎了
差点砸到自己的脚
为何如此美味的“自热食品”
变成了“定时 *** ”
这要从它的原理说起
↓↓↓
自热火锅的加热包中含有焙烧硅藻土、铁粉、铝粉、焦炭粉、活 *** 炭、盐、生石灰、碳酸钠等物质,遇水后20秒就能升温超过90°C,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气体, *** 作不当很有可能引发 *** 。
让我们来通过一组实验
看看“自热食品”
真的会 *** 吗?
虽然“自热食品”很方便
但在享受它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要注意它带来的安全隐患
以下“自热食品”使用指南
大家要收好!
综合:中国消防,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学校 ***
不用火不 *** 电,却引发报警!还可能爆燃!吃网红“自热火锅”,竟然这么危险?你爱吃自热方便火锅吗?
近年来,自热方便火锅成为了新的热门消费品。可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自热方便火锅虽然美味、快捷,但在吃之前还是得“悠着点”。
自热火锅热销安全 *** 引担忧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 ***
记者注意到,网上有不少关于自发热火锅使用时报警器会报警的报道。还有消费者将使用自热火锅时,引发燃气报警器持续报警的 *** 发到了短 *** 平台上。
消费者蔡先生:吃个火锅,还报警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燃气报警器持续报警呢?记者拨通了发热包生产厂家的 *** 。
某发热包生产厂家负责人:发热包发热的时候,会产生微量的氢气,因为氢气导致 *** 报警。
氢气是一种具有可燃 *** 和还原 *** 的气体,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而不纯的氢气在燃烧时可能产生 *** 。
不过,针对发热包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氢气,生产厂家的人员对记者声称绝对没有安全隐患。
某发热包生产厂家负责人:是没关系的,如果说那个东西很危险的话,它在市场上也不可能会这么火,你不要想得那么危险,没那么危险,大企业都在做。
发热包安全测试:一定条件下有爆燃风险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 ***
发热包的厂家说绝对没有安全隐患,可是,关于自热食品使用过程中报警器报警的报道却不时出现。那么,发热包遇水反应后究竟存不存在安全隐患?
不久前,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 *** 会通报了对20件自热方便火锅类产品的测试情况。
国家化学制品安全质检中心常务副主任 商照聪:我们做了很多实验,基本上每包加热包大概能产生40升氢气。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极限是4%到75.6%,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封闭,或者半封闭的条件,比方说车内,都会存在类似的风险。
不光自热食品在密闭空间使用时,可能带来爆燃的风险,在一些公共场合,密集大量地使用,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国家化学制品安全质检中心主任助理 肖秋平:比如说旅游大巴、长途大巴行驶过程中,很多游客并不知道,这里面会产生氢气,大面积、大量地使用自热火锅,有可能导致氢气在车辆里面累积,特别是夏天,开着空调,整个车箱是密闭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达到了 *** 下限浓度,碰到一点点的火源,并不需要打火机这种火源,可能身上的一点静电,或是电路的一些火花,足以引发爆燃事故了。
专家还告诉记者,不光自发热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达到氢气的爆燃极限值后,有可能带来爆燃的风险。使用完丢弃的发热包,也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 *** 会消费指导部主任 蔡恩:发热包的生产企业,首先应该对发热包所含的成份、相关的比例,包括重量去做进一步完善的测试和分析,保证发热包能够充分反应,并在消费者使用时,能够保证消费者使用安全。
目前,我国的 *** *** 已经全面禁止携带自发热产品上飞机。上个月,广西 *** 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也明确规定,禁止在动车上使用自带加热的食品。
“
转发提醒身边爱吃自热火锅的TA!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之一次用自热锅煮米饭自热锅这种东西肯定不是才有的。去年看一个90后同事使用过,生生把米煮成了米饭。冬天时看见三个吃货小同事,中午带了大量的火锅食品,中午架起三个自热锅,咕噜噜地煮着虾仁,鱿鱼……锅盖都要盖不上了。我一个老年人挤在边上参观了 *** 作的全部过程。
对于没用过的东西,天生就会感到好奇。但是看她们 *** 作一次,其实原理也很简单,就像暖宝宝一样,一袋石灰粉自动产生热能。但自热锅需要把袋装的石灰粉袋子投入温水中(这个温水是我今天看说明书知道的,看别人使用的过程中只看到有点水,小袋子放进去)自动沸腾起来,里面准备一个塑料盒子,小包装里面的米放进盒子,里面有袋装的水倒进去,然后就盖上盖子,等待东西煮熟。
我不知道袋子产生的热能跟煮熟食物的时间是否经过精确的计算。比如同事的火锅带了很多自备的料,料多了能煮熟吗?看她们吃得很香,也许能在工作的过程中做一顿相对丰盛的午餐就已经很满足了。而且年轻时,大家对聚在一起吃饭,可能比吃什么更感兴趣。自己有点动手的空间,乐趣比吃本身更有意思。
我一个初老人群当时看了虽然跃跃欲试,但也没什么立刻 *** 作的机会,而且感觉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外面的饭食营养卫生都欠缺一点,对于初老人群还是自己每天带饭更安心。有次在超市看见这种自热锅米饭,发现 *** 也真心不便宜,一份20元左右,可以吃一顿快餐了。自己携带也挺重的,还不如自带饭盒方便省事。所以过了一年也没尝试一次。
去年冬天,有个同事回家过年。他们家在小城,晚上想吃宵夜是没有外卖点的。他在朋友圈发的内容是:幸好准备了自热小火锅,吃得很巴适。面对这种内容,我对自热锅的好奇程度一直保持着,总想有机会尝试一次。
今天中午去逛金润发,发现两种口味米饭都是半价打折。对于这种机会我当然不会放弃,果断选了两包。感觉还有点小份量了。到了下午四点左右,肚子开始有点小饿起来,正常是一包饼干,或者一个水果打发掉。今天我忍不住打开一个自热锅想试试 *** 作。上面的说明其实真的不是很清楚,主要是提醒了安全 *** ,然后是温水,至于水量加多少就没什么数了。我也开始明白听去年一群同事说水是不是少了是怎么回事了。打开石灰粉包加入温水后,就开始自动沸腾起来,我有点胆颤心惊。怕水少就又加了一次水,然后放入塑料小盒子,撕开米代加入小盒,带入包装里面的袋装水,盖上盖子,然后等米变成饭。扔到多余的外包装,只剩下一小袋菜包和一点点豆豉酱包。感觉就是把快餐面变成了米饭的方便食品。自热锅在旁边咕噜噜滚着,我时不时打开盖子看一下米饭煮的样子,不知道熟了没有。也不知道啥时候算熟了。过了15分钟左右,水不在沸腾了。揭开盖子,米饭的香味飘出来,哈哈,煮好了。撕开菜包装里面的菜加进去,别说,有肉有笋,量不多,但味道是真的不错。
尝试新生事物的过程是快乐的。我觉得这个东西适合出差的人带着备用。但老人和孩子是真的不适合用。除了营养问题,还有安全问题。煮的时候就是一锅沸水在沸腾。同时,塑料盒子我觉得有点不够好。偶尔食用很不错,长期吃有点问题。高科技解决掉的是相对 *** 的问题,用速食代替正常饮食总归不恰当。
今天的初老人群尝试新生活记结束了。我感觉这种食品90初80末的人应该应用比较多,大城市合租房没有厨房可用的年轻人可能会经常使用。希望每个城市奋斗的年轻人最终都能拥有自己的房,自己的厨房,过上幸福自在的生活。
“自热火锅”在运输途中起火?这份“自热食品”使用指南请收好→不用电、不用火
只需一些水
就可以吃到“火锅”
如此便利
使得“自热食品”风靡全国
但因它引发的安全事故
时有发生
运输途中起火
近日,黑龙江哈尔滨
一辆货车上运输的“自热火锅”起火
附近的 *** 和市民赶来
徒手从火中拽出货物
所幸处置及时
未造成更大的损失
男子眼睛被溅伤
2017年,上海一市民由于加热“自热火锅”堵住了排气孔引发 *** ,被滚烫的热汤溅到右眼。医生表示:“损伤将影响视力。”
高温炸碎玻璃桌
2017年,四川成都一名小伙子在家食用“自热火锅”的时候,火锅自热过程中,2厘米厚的玻璃餐桌突然被炸碎了,差点砸到自己的脚。
为何如此美味的“自热食品”
变成了“定时 *** ”
这要从它的原理说起
自热火锅的加热包中含有焙烧硅藻土、铁粉、铝粉、焦炭粉、活 *** 炭、盐、生石灰、碳酸钠等物质,遇水后20秒就能升温超过90°C,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气体, *** 作不当很有可能引发 *** 。
虽然“自热食品”很方便
但在享受它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要注意它带来的安全隐患
以下“自热食品”使用指南
大家要收好!
来源: 中国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