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荛的拼音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荛的拼音的知识,包括刍荛的拼音和意思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荛什么意思
荛”的基本含义为柴草,割柴草,如行牧且荛;引申含义为采柴草的人,如刍荛、荛竖。
2、“荛”,现代汉语规范 *** 字,普通话读音为ráo,最早见于秦代小篆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荛”的基本含义为柴草,割柴草,如行牧且荛;引申含义为采柴草的人,如刍荛、荛竖。
3、在日常使用中,“荛”也常做名词,表示芜菁,菜名。
2、释义:十个象“尧”那样的圣人。谓圣人众多。
3、出处:《韩非子·功名》:“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
白话文:“明君立功成名的四:一是天时,二是人心,三是技能,四是势位。不是天时虽然有十个像“尧”那样的圣 *** 不能冬生一穗,违背人心即使孟贲、夏育不能发挥人的力量。”
2、释义:古史传说尧时 *** ,因以“尧年”比喻盛世。
3、出处:唐元稹《赋得数蓂》诗:“尧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
白话文:“今年开始太平盛世,这是 *** 兴盛不衰的好兆头”
2、释义:尧舜是古史传说中的两位圣明君主,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
3、出处:《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白话文:“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大概取象于乾坤二卦。”
二、荛字怎么读
1.(形声。从艸,尧声。本义:柴草)
2.同本义:荛,薪也。——《说文》,询于刍荛。——《诗·板》, *** 刍荛者。——《左传·昭公十三年》。疏:供然火之草也。卖其薪荛。——《管子·轻重甲》。注:“大曰薪,小曰荛。”又如:荛子(樵夫)。芜菁,菜名,樵夫,打柴的人。
3.打柴草,童区寄者,郴州荛牧儿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又如:荛牧(打草与放牧)另见yáo
源于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汉字源于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后来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而形成 *** 的文字是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
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其文字也是非常独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由于其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 *** 与同化 *** 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这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
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之一种形式,一直发展到今日,有三四 *** 的历史,后来,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各种字体纷纷诞生,将中国文化的繁荣展现在世人面前,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汉字有大约将近十万个。但是事实上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汉字是十分有限的,据相关部门统计,1000个汉字可以覆盖 *** %的文字书籍,2000个汉字可以覆盖98%书面文字3000个汉字可以覆盖99%的书面文字。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其实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汉字大概3500左右,如果你想阅读一些较为古老的古籍,最多需要增加一倍的文字就可以了。
三、干尧的拼音
基本释义:传说中上古帝王名:~舜(“尧”和“舜”,均为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天舜日(旧时喻太平盛世)。干尧(Gān Yáo)是一个古代中国的人名。根据历史记载,干尧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贵族。
他是楚国的重要官员和 *** 家,被认为是楚国的 *** 者和先驱之一。干尧以其聪明才智、勇敢果决和创新思维而闻。他在 *** 和军事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帮助楚国强大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他被尊称为楚国的"国士",在当时的楚国具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
然而,关于干尧具体的生平和事迹,由于历史记载的有限 *** ,信息相对较少。因此,他的具体意义和影响可能因历史记载的缺失而有所 *** 。干尧作为一个历史人物, *** 了古代中国历史中的一段时期和特定的 *** 背景。
1、尧帝:指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伟大君主,被尊为远古时代的仁义之王。
2、尧山:指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的一座山峰,因相传尧帝在此修建宫殿而得名。
3、尧舜:指中国古代的两位传说中的圣君和贤人,尧和舜被尊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伟大君主。
4、尧治:指尧帝在位时期实行的治国政策和理念,被视为中国古代的典范。
5、尧衣:指古代官员或贵族所穿的礼服,源自尧帝的衣着 *** 。
6、尧俗:指尧帝时期的社会风俗和习惯,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7、尧星:传说中与尧帝相关的星宿,被认为是吉祥之星,也用于形容光芒明亮的星星。
8、尧天:指古代中国传说中尧帝 *** 时期,天象安宁,社会和谐的境况。
四、刍荛的读音刍荛的读音是什么
刍荛的拼音是:chúráo。注音是:ㄔㄨ_ㄖㄠ_。结构是:刍(上下结构)荛(上中下结构)。
刍荛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刍荛chúráo。(1)割草打柴,也指割草打柴的人。
⒈割草采薪。引《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__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赵岐注:“__者,取_薪之 *** 也。”《隋书·炀帝纪下》:“营垒所次,务在整肃,__有禁,秋毫勿犯,布以恩宥,喻以祸福。”《资治通鉴·汉成帝永始二年》:“使__之臣得尽所闻於前,_臣之上愿,社稷之长福也。”胡三省注:“刈草曰_,采薪曰_。”⒉割草采薪之人。引《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__。”毛传:“__,薪采者。”《淮南子·主术训》:“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__,犹不可弃也。”⒊指草野之人。引《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采狂夫之瞽言,纳__之谋虑。”唐郭_《高力士传》:“陛下不遗鄙贱,言访__,纵欲上陈,无裨圣造。”⒋浅陋的见解。多用作自谦之辞。引唐刘禹锡《为杜相公让同平章事表》:“_思事理,冀尽__。”《西湖佳话·葛岭仙迹》:“葛洪因辞谢道:‘__上献,不过备大人之一_。’”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东邻墓》:“郎若听妾__,_於_后获一县令。”郭沫若《赞天地之化育》:“兹际协会成立一周年纪念,谨以一个未成器的医科 *** 的资格,献刍荛如上。”
刍荛刍荛,汉语词汇,拼音:chúráo,基本解释是指割草打柴的人,出自《诗·大雅·板》和刘开《问说》。相关词汇有刍荛之见、刍荛之言、询于刍荛。
《还家·刍荛计已非》《落叶·休论身世付刍荛》
刍荛雉兔归文囿谘询及刍荛慎勿轻刍荛
土龙刍狗蜚刍挽粟反裘负刍询于刍荛生刍致祭飞刍转饷飞刍挽粮飞刍挽粟飞刍挽粒
蜚刍挽粟飞刍挽粟土龙刍狗刍荛之言生刍一束反裘负刍飞刍转饷刍荛之见飞刍挽粒询于刍荛
1、昔文王询于刍荛,晋文听舆人之诵,臣虽卑贱,敢同匹夫。
2、臣居草?原无用,帝问刍荛若有情,敢把微言劳圣听,澄心寡欲是长生。
3、本文旨在针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制的若干主要不足,提出对个人所得税税制 *** 的刍荛之见。
4、昔日朱买臣未遇富贵时,携书挟卷行读之,一且高车驷马驱驰,刍荛脱迹,于子岂有不知?我今执柯以伐柯,云龙风虎,终有会期;云龙风虎,终有会期。
5、自非采纳群谋,询于刍荛,虚己受人,_若不足,则功名不成,勋绩莫著。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刍荛的详细信息
五、尧的拼音
部首兀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6画。
五笔ATGQ,仓颉JPMU,郑码HMGR,四角50212。
结构上下,电码1031,区位5002,统 *** 5C27。
1、传说中上古帝王名:尧舜(“尧”和“舜”,均为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2、尧天舜日(旧时喻太平盛世)。
祖舜宗尧[zǔ shùn zōng yáo]
相传帝尧年老,让位于舜。后以'尧禅'指称盛世 *** 清明,明君相继。
谓尧能法天而行教化。后因以“尧天”称颂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
荛的拼音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刍荛的拼音和意思、荛的拼音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