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怎么读拼音 淞沆的读音-学知识-

沆怎么读拼音 淞沆的读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3 0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沆怎么读拼音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淞沆的读音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沆怎么读什么意思
  2. 沆怎么读
  3. 沆瀣的读音是什么
  4. 沆瀣一气怎么读
  5. 沆瀣一气怎么读拼音
  6. 沆这个字怎么读
  7. 沆瀣怎么读

一、沆怎么读什么意思

1、〔~瀣〕露气,如“呼吸~~兮餐朝霞”。

2、〔~瀣一气〕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3、(形声。从水,亢声。本义:漭沆,沆漭:水泽广阔无边的样子)同本义[vast]。如:沆漭(水波浩渺的样子);沆沆(沆茫。水面广阔无际的样子);沆浪(水广阔而汹涌的样子)

4、齐人谓湖曰沆。——郭缘生《述征记》

5、(2)白色霭气[white mist]。如:沆瀣之水(夜半由露气凝结而成的水);沆瀣(秋天早晨的白色霭气);沆瀣相投(彼此志气投合)

二、沆怎么读

沆,汉字,读音hàng,意思大水。

沆茫[hàng máng]水广大无际貌。

沆瀣浆[hàng xiè jiāng]1.清露。 2.指一种清凉饮料。

沆沆[hàng hàng]水面广阔无际貌。

沆浪[hàng làng]水广阔而汹涌貌。

沆瀣[hàng xiè]〈书〉夜间的水气。夜间的水气,露水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司马相如《大人赋》

沆溉[hàng gài]流动缓慢的水。

沆漭[hàng mǎng]水面辽阔无际貌。亦指广阔无际的水面。

三、沆瀣的读音是什么

1、沆瀣一气[ hàng xiè yī qì ]

2、【解释】: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3、【出自】: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4、【译文】:又乾符二年,崔沆放人融洽,袁谭的称为座主门生,臭味相投的人

5、【近义词】:通同一气、串通一气、同流合污、狼狈为奸、臭味相投、朋比为奸、猫鼠 *** 、狐群狗 *** 、浑然一体

6、一、通同一气[ tōng tóng yī qì ]

7、【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之一百一十回:“况且打死的贼是周瑞的干儿子,必是他们通同一气的。”

8、二、串通一气[ chuàn tōng yī qì ]

9、【解释】:相互勾结,一个鼻孔出气。

10、【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怪道!你们串通一气来算计我。”

11、三、浑然一体[ hún rán yī tǐ ]

12、【解释】: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13、【出自】:明·李贽《焚书·耿楚倥先生传》:“两舍则两忘;两忘则浑然一体;无复事矣。”

14、【译文】:两个房间是两忘;忘掉那浑然一体;再也没有事情了

四、沆瀣一气怎么读

1、【读音】:[hàng xiè yī qì]

2、【解释】: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3、【出自】: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4、【示例】:皓东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气。

5、【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6、【近义词】通同一气、串通一气、同流合污、狼狈为奸、臭味相投、朋比为奸、猫鼠 *** 、狐群狗 *** 、浑然一体

7、【反义词】志同道合、自命清高、精诚团结、择善而从、肝胆相照

8、(1)他俩在一起,可谓是沆瀣一气。

9、(2)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10、(3)日本入侵者和伪军沆瀣一气, *** *** 英雄。

11、(4)这些官员和 *** 沆瀣一气,勾结起来坑害国家。

12、(5)他们两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自是沆瀣一气。

五、沆瀣一气怎么读拼音

沆瀣一气的拼音读法为:hàng xiè yī qì。

沆瀣:夜间的水汽,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一起。

宋·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1)通同一气:通同:串通,指互相串通勾结在一起。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之一百一十回:“况且打死的贼是周瑞的干儿子,必是他们通同一气的。”

(2)串通一气:指暗中勾结,互相配合,一个鼻孔出气。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 听了;便红了脸;说道:你们串通一气来算计我!”

(3)同流合污:意思是言行与 *** 的习俗、世道相合,后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出处: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后人据此典故概括出成语“同流合污”。

1、这两人是先后任的县官,却沆瀣一气地搜刮民财,贪赃枉法。

2、这件弊案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这两人沆瀣一气,暗中勾结,挪用了 *** 。

3、这三个沆瀣一气的 *** ,不知污了多少民脂民膏,人们一提起他们来就咬牙切齿。

4、我纳闷是否他不喝酒这个事实有助于把他跟他的客人们截然分开,因为我觉得随着沆瀣一气的欢闹的高涨,他却变得越发端庄了。

5、通过与政客沆瀣一气,他就能够通过商谈而获得他在在市场上永远无法得到的垄断地位。

6、他们两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自是沆瀣一气。

六、沆这个字怎么读

1、〔~瀣〕露气,如“呼吸~~兮餐朝霞”。

2、〔~瀣一气〕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3、(形声。从水,亢声。本义:漭沆,沆漭:水泽广阔无边的样子)同本义。如:沆漭(水波浩渺的样子);沆沆(沆茫。水面广阔无际的样子);沆浪(水广阔而汹涌的样子)

4、齐人谓湖曰沆。——郭缘生《述征记》

5、白色霭气。如:沆瀣之水(夜半由露气凝结而成的水);沆瀣(秋天早晨的白色霭气);沆瀣相投(彼此志气投合)

七、沆瀣怎么读

1、夜间的水气,露水。旧谓仙人所饮。

引证解释:谭作民《噩梦》诗:“餐沙棠,饮沆瀣,幽途神房上清界。”

引证解释: *** 《祭夏重民文》:“黄冈 *** ,花邑尤多,君生是邦,气同沆瀣。”

例句:这两个人,一个尖酸,一个刻薄,沆瀣一气,到处惹是生非。

隋唐时,读书人要做官,都要经过科举 *** 。唐僖宗乾符二年,在京城长安举行科举 *** ,各地已经取得一定资格的读书人,来到长安应考。在众多的考生中,有个叫崔瀣的很有才学,考下来自己感觉也不错,就等着发榜了。主持这次 *** 的官员名崔沆。

他批阅到崔瀣的卷子,越看越觉得好,就把他录取了。发榜那天,崔瀣见自己榜上有名,非常高兴。按照当时的习俗, *** 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门生,而主考官就是 *** 及第的人的座主,大家都尊称他为恩师。

沆怎么读拼音 淞沆的读音-第1张图片-

发榜后,门生要去拜访恩师。崔瀣自然也不例外。崔沆作为座主,见到崔瀣这位与自己同姓的门生;显得格外高兴。也真是巧合,“沆”“瀣”二字合起来是一个词。表示夜间的水气、雾露、于是,爱凑趣的人把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编成两句话:“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意思是,他们师生两人像是夜间的水气、雾露连在一起。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沆怎么读拼音和淞沆的读音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读音 拼音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