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由其的拼音,其他的其的拼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由姓怎么读
由姓总人口有8.1万,大致相当于两三个普通乡镇的人口数,但分布较广,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统计,满、蒙等少数民族也有统计。
由姓分布以北方环渤海地区为主,其中又以山东和东北占绝 *** 重。南方分布稀疏,所占人口统共不足一成;东北由姓人口估计有4--5万人,皆是闯关东后裔,基本都有血亲关联,总数已经占到由姓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二,山东老家还有2万多点,全国其他地区有1万多点。
全国由姓人口在百人以上的县市区有170多个,以一个家族更低人数100人为下限来粗略计算,由氏现存的未出“五服”的血缘家族应该不少于170个。
由姓的年龄段是0-14周岁9065人,15- *** 周岁62580人,65周岁以上9476人。
要正确地读取一个人的姓几种 *** :
如果不确定对方的姓怎么读,最简单的 *** 就是直接向对方询问。人们通常会很愿意告诉别人如何正确地读取他们的姓。
可以使用姓氏的字典或音标资源来查找正确的发音。字典通常会提供姓氏的拼音或注音,帮助您准确地读取姓氏。
如果知道某个姓氏的大致发音,可以尝试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该姓氏,并在搜索结果中查找相关信息或发音示例。
有些姓氏的发音可能与其来源或语言有关。了解姓氏的来源和背后的文化背景可能有助于正确地读取姓氏。
请注意,姓氏的发音可能因地域、语言和个体而异,因此更好以对方的指导或确切的来源资料为准。尊重他人的姓名并正确地读取姓氏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增进相互尊重。
二、由来的拼音
1、由来,拼音是yóu lái,汉语词语,意思是从发生到现在:~已久。事物发生的原因;来源。出自《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
2、由来,拼音是yóu lái,汉语词语,意思是从发生到现在:~已久。事物发生的原因;来源。出自《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
3、《周易·上经·坤卦》引《文言》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
4、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
5、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岂是 *** ,由来席上珍。”《红楼梦》之一二○回:“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6、赵朴初《南京访梅园新村》诗:“几榻摩挲思战鬭,由来大业出艰难。”
7、《宋书·武帝纪中》:“吾处怀期物,自有由来。”
8、梁启超《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四:“而此现象,不先见於英,而先见於美,有由来也。”
9、 ***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新文字》:“主张罗马字拼音和拉丁化者两派的争执,其实并不在精密和粗疏,却在那由来,也就是目的。”
三、汉语拼音的由来
汉语拼音方案:1955~1957年中国文字 *** *** 会汉语拼音方案 *** 会研究制订,1958年2月11日 *** 批准公布,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承认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
一、汉语拼音方案与汉语拼音运动
1958年2月11日,之一届 *** 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中华人民 *** 国法定的汉语拉丁化拼音方案从此诞生了,它实现了中国人民自19世纪末以来为之呕心沥血,梦寐以求的愿望。当时, *** *** *** 和中国文字 *** *** 会主任吴玉章都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汉语拼音方案》是近60年来中国人民创制拼音方案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要理解这一句话深厚的历史含义,就要从清末民初的语文现代化运动中的汉语拼音运动说起。早在20世纪20年代前,我们已经有了用以"范正汉字读音"并借以统 *** 语的注音符号(1913年制定,1918年公布实施),其后,汉语拼音运动为什么又紧接着朝拉丁化方向继续发展?
注音符号是中国历史上之一套法定的拼音字母,它的公布和使用是汉字注音走向拼音化的开端,但是注音符号在当时的人文背景中采用的是传统的民族形式的字母(楷书的篆文古体字),这从文字发展的角度看是不明智的,因为它不符合世界大多数文字发展的拉丁化趋势,在科技应用和文化交流上受很多 *** ,另外符号本身也没有彻底音素化,其中有好几个韵母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语音单位,如ㄢ(an)、ㄣ(en)、ㄤ(ang)、ㄥ(eng)、ㄠ(ao)、ㄡ(ou)等。所以,注音符号公布不久,就有人指出读音统一会在字母形式上不选择拉丁字母,而采用从古汉字中取材的注音字母,那是缺乏远见的不明智的选择。 *** 在《当前文字 *** 的任务》(1988)中指出:"辛亥 *** 之后,产生了注音字母,这是中国之一套由国家正式公布并且在中小学普遍推行过的拼音字母。注音字母对于识字教育和读音统一有过一定的贡献。尽管今天看来,注音字母还有不少缺点(例如,作为各少数民族文字的共同基础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工具,注音字母显然远不如拉丁字母),但注音字母在历史上的功绩,我们应该加以肯定.对于近40年来的拼音字母运动,注音字母也起了开创作用。"这个评价无疑是公正、全面的。
当时,面对注音字母公布后的种种批评,以及主张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的呼声,国语统一筹备会根据钱玄同的提案,照章正式成立了一个"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 *** 会",由11位 *** 组成,其中的核心成员是:赵元任、黎锦熙、钱玄同、林语堂、汪怡。
由于赵元任、钱玄同等事先在理论上、实践上作了充分准备,一年之后,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 *** 会就提交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1 *** 6),两年后,由 *** 大学院(即 *** )院长予以正式公布,定名为"国音字母第二式",原注音字母则相应地称之为"国音字母之一式"。
国语罗马字是中国汉字 *** 汉语拼音化运动中,我们自己拟定的、由 *** 公布的之一套音素制的拉丁字母式的汉语拼音方案。它完全采用了现成的拉丁字母,不用附加符号,不另造新字母,并首先提出了按词连写等问题,就其"文字体系的完整 *** ,符号观点的国际化"来说,"国罗"把清末以来的汉语拼音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周有光语)。但是,"国罗"实际上没有得到认真的推行,它始终没有进入中小学和师范的语文教学 *** ,因为对汉字注音来说,注音符号已使用了十多年,似乎不需要另有一套在认读和拼写上比它复杂得多的国语罗马字。由于上面没有 *** 机构积极有效的支持,下面又缺乏社会基础,因之"国语罗马字推行的成绩等于零"(赵元任语)。
"国罗"公布之后不久,社会上就涌现了"中国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上海、西安、武汉主重庆、广州、 *** 等地先后成立了不少研究拉丁化新文字的团体,在众多的方案中,以"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简称"北拉")最有名,流传也最广,甚至传播到诸如法国里昂、东南亚泰国、新加坡等华侨学校。"国罗"、"北拉"以及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中拟订的各种拼音方案,为50年代汉语拼音方案的判定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所以我们说,《汉语拼音方案》是近60年来中国人民创制拼音方案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1955)之后,为了配合推广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中国文字 *** *** 会加快步伐,第二年就发表了供讨论用的《汉语拼音方案(草案)》(1956),同时发表的还有修正之一式和修正第二式两个草案,经过广泛的讨论,征集了各方面的意见,文改会认真地作了审议和修改,又提交了一个修正草案(1957.11),1958年2月之一届 *** 批准了这个方案,并正式公布实施。
汉语拼音方案采用了世界上通行范围最广的26个拉丁字母,方案的设计构思、字母和语音和配置关系及其拼写 *** ,可以根据方案内容分六个部分来介绍:1.字母表,规定字母的顺序以及字母的汉语音值;2.声母表,规定汉语音节开首的拼写单位;3.韵母表,规定声母之后的拼写单位,一声一韵,前声后韵就构成一个音节;4.调号和标调规则,规定构成一个表义音节必要的组成成分——声调的表示 *** ;5.隔音规则,规定分词连写时分隔音节的规则;6.省略规则,规定声韵相伴时基本韵母拼写形式的变化。下面依次对这六个组成部分作一点理论上的说明。
1.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表及其增补字母
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表不包括为适应汉语需要而设计的增补字母,只指26个拉丁字母。拉丁字母由于它形体简单、清晰、匀称、美观、便于阅读和书写,便于根据需要增添附加符号,或改成变体字母,或组成合体字母,所以能适应各种语言的需要,长久以来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通行的字母。整个欧美 *** 、澳洲以及非洲的大部分地区、 *** 的一些地区都使用拉丁字母,不用拉丁字母作为文字的国家也大都有法定的或通用的拉丁字母拼写法。拉丁字母一旦被用来记录某种语言的语音,就成了该语言的文字或该语言的拼音方案的字母,如英文字母、德文字母、法文字母等等。所以,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拉丁字母应该称之为汉语拼音字母。
2.字母表中字母的排列顺序完全遵照拉丁文原有的次序,元音和辅音参差间隔混合排列,这样朗读起来比较好听,序列的应用价值也比较高,因为这是国际通用的排列顺序,便于编码、图书索引等方面的应用,便于国际间的科技、文化交流。过去,“国罗”没有采用拉丁字母的传统顺序,在字母部分只列声母表和韵母表,而“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简称“北拉”)虽然列出了字母表,但在排列顺序中 *** 原来拉丁字母中没有的双字母(如ch *** 在c和d中间,rh夹在r和s中间,zh排在z之后),同时又在字母表中取消了在“北拉”中不采用单字母h、q、v,这实际上 *** 了国际通用的字母顺序。在汉语拉丁化拼音运动的历史发展中,汉语拼音方案首次完全采用了26个拉丁字母的传统顺序,这对增加方案的流通价值、技术价值显然是有利的。
拉丁字母的读音是以它在拉丁语中的读音为基础的,而汉语拼音方案是普通话的拼音方案,因此必须为字母确定新的包含汉语音值在内的名称音(在字母表内用注音符号加以标注):
从上面所列字母表的名称音来看,五个元音字ɑ o e i u以它们所 *** 的汉语音值为名称音,如ɑ如o,一符数音者,则以其主要读音为名称音,如i和e。辅音字母(包括y和w)以其所 *** 的音值拼上元音构成名称音,因为元音是一种乐音,发音响亮, *** 元音的字母是一种自鸣母,而辅音字母是一种不鸣字母,因为它 *** 的是噪音,发音不响亮,必须加上一个元音,拼合在一起发音才会响亮,便于称说、朗读,如字母b读ㄅㄝ,h读ㄏㄚ,j读ㄐㄧㄝ,k读ㄎㄝ,q读ㄑㄧㄡ。名称音命名的原则既要遵从国际习惯,同时又要考虑它在汉语中的区别能力。例如,n之所以不读ên,就是因为考虑到汉语不少方言n、l不分,一个读nê,另一个读êl,便于互相区别。
汉语拼音方案在字母表之外,又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另行设计了若干增补字母。因为按照传统归用法,二十六个拉丁字母只能 *** 二十多一点的音素,其中有几个字母音值相同,如c、q和k,x则不表示 *** 的音素。所以用二十六个拉丁字母表示汉语语音,从字母和语音的配置关系说,一方面会有多余的字母,另一方面却又会有欠缺的字母,如果不补充若干字母就不能满足表示汉语语音的需要。所以方案在二十六个基本字母之外,又用原字母组合的办法增补了四个双字母:zh ch sh ng;用在原字母上添加符号的办法增补了两个加符字母ê和ü。所有的增补字母都不列入字母表,这是大多数采用拉丁字母国家的惯例,为的是共同保持拉丁字母的传统顺序,有利于国际间的科技、文化交流。
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组成中,为了使音节拼写形式简短,还为zh ch sh ng这四个双字母分别设计简写形式(最后一个借用国际音标)。这几个字母由于手写时影响连写,且不便于键盘和印刷中使用,实际上是不通行的。
2.声母表以及声母的呼读音语音学中最小的发音单位一一元音和辅音的划分是从西方音素制的拼音文字出发的,而传统的汉语音韵学根据中国文字的特点是从方块汉字人手进行语音分析的。汉字的字音在声调部分被划分出去以后,字音的基本结构进一步被分析成声母和韵母两部分,一声一韵,前声后韵,声韵相拼再加上一个声调,就构成一个汉字的字音。所以为汉语设计一种拼写语音的拼音方案,总要分别列出一个在西方拼音文字 *** 所没有的声母表和韵母表,掌握了这几十个声母和韵母也就是掌握了汉语语音 *** 的基本组成成分,再配上一个声调就可以读出任何一个汉字的字音。
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表一共包括21个辅音声母,列表如下:
声母表包括不列入字母表可以作声母用的三个增补字母zh ch sh,声母的排列顺序也不同于字母表的元辅音混合排列法,它采用语音学中的发音部位排列法,依次为:唇音b p m f,舌尖音d t n l,舌根音g k h,舌面音j q x,舌尖后音zh ch sh r,舌尖前音z c s。
声母表中拉丁字母下面的注音符号, *** 声母的音值,如b和ㄅ都表示 *** 不送气清塞音[p]; f和ㄈ都 *** 齿唇清擦音[f]。而注宵符号右边的汉字则是声母的呼读音,例如汉字"玻坡摸佛",其中的b p m f或ㄅㄆㄇㄈ都是声母的本音,加元音o或ㄜ构成的读音——bo po mo fo或ㄅㄜㄆㄇㄜㄈㄜ,就是声母的呼读音。汉语字音中充当声母的都是辅音,如不加上一个元音构成一个呼读音,声母本身的音值(本音)是很不容易听清楚的。
字母在字母表中要有一个名称音,在声母表中要有一个呼读音,其原因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相同的字母,例如b的名称音是bê(ㄅㄛㄝ,玻),而呼读音却是bo(ㄅㄛ,玻)呢?那是因为字母表和声母表里的字母排列顺序是不同的,添加元音的位置和加什么元音也都不一样(字母表中要考虑国际习惯),用名称音去读声母表会感到不顺口,反之亦然。但是从拼音角度说,名称音是同样适用汉字拼音的,因为它跟声母的呼读音所含的音值是一致的。试比较bê(ㄅㄝ)和bo(ㄅㄜ),ha(ㄏㄚ)和he(ㄏㄜ),jie(ㄐㄧㄝ)和ji(ㄐㄧ)。但是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的注音符号声母的呼读音早已成为一种牢固的社会习惯,因而事实上在拼音教学中大家都不用名称音,只用传统的注音符号的呼读音。所以名称音和呼读音的不同,我们可以看作前者只是为了称说字母,而不管它是否充当声母,后者则是作为声母以后的名称。它们可以保留各自的读法,各司其职。
汉语拼音方案韵母里的韵母以汉语音韵学的四呼分类为基础,列表如下:
表中之一竖行的韵母统称为开口呼韵母,汉语音韵学把它们看作本韵之音,本韵之前加i则为齐齿呼韵母(第二竖行),本韵之前加u则为合口呼韵母(第二竖行),本韵之前加u则为合口呼韵母(第三竖行),本韵之前加ü则为撮口呼韵母(第四竖行)。
方案根据四呼分类法,按韵头的不同大体上把韵母排成四大竖行,同行大体上也在横行的排列中显示了韵母之间韵类归属的异同,即同一横行的韵母通常总是属于同一个韵类的,例如a ia ua三个韵母,韵头不同,但本韵{韵腹、韵尾}相同,同属一个韵类,十三辙中叫作发花韵;从第五横行开始至第十一横行则依次分属怀来、灰堆、遥条、油求、言前、人辰、江阳各韵。但为求制表整齐起见,第四横行的三个韵母在十三辙中是分属两个韵类的,ie和üe属叠雪韵,e则与第三横行的o和uo同属梭波韵;之一横行的三个韵母也分属两个韵,i和ü同属依期韵,u则属姑苏韵。另外,字母不同于音标,它不能像语音学符号那样分得那么细,而另一方面出于阅读醒目、书写避免混同等要求,却又需要把语音上毋须区别的从字母上加以区分。例如,字母i实际上 *** 了舌面元音[i]和舌尖前元音[ ]、舌尖后元音[ ]三个不同的韵母,它们不属于同一个韵类,在韵母的四呼分类后两个也不属于齐齿呼,而属于开口呼:韵母。ong和iong从音韵 *** 看则与eng、ing、ueng同属中东韵,注音符号的标写形式就显示了它们是四呼相承的同一个韵类。
韵母表 *** 列出了35个韵母,但并没有包括普通话的全部韵母。根据韵母表下的说明(1)"知、虽、诗、曰、资、雌、思"等七个音节的韵母用i;(2)韵母儿写作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3)韵母世单用时写成ê,那么还应加上四个韵母{-i *** [ ]、[ ]两个韵母),所以根据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的声母是二十一个,韵母一共有三十九个。
韵母表下的说明(4)和说明(5)分别规定了由i、u、ü开头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时的书写形式和iou、uei、uen三个韵母在前拼声母时的省略形式,下面将作说明和讨论。
四、由_的读音由_的读音是什么
1、由_的拼音是:yóuniè。注音是:一ㄡ_ㄋ一ㄝ_。结构是:由(独体结构)_(左右结构)。
2、由_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3、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4、⒈喻事物受压抑后复兴的萌芽。引章炳麟《_书·哀焚书》:“自_史毁,明之遗绪,满洲之秽德,后世不闻,斯非以遏吾民之发愤自立,且__其由_耶?”
5、祸福由人不由自主政由己出枯_朽株信马由缰行不由径由此及彼请由此亡
6、祸福由人由小见大俯仰由人计无由出政由己出不由自主信马由缰由此及彼其道无由身不由主
五、由怎么读
由读:yóuㄧㄡ;木生条见芽以知根是由之范式。
本义:表示根本之来历、原因。如:原由、事由、理由、由于(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衍义:引申指"自、从",如:由表及里。由衷(出于本心)。
衍义:引申指"顺随、听从、归属"。如:由不得、信马由缰。
1、(《说文》无"由"字,古字字形);
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左传》;
3、又如:由蘖(树木枯槁或被砍伐后重发的枝条);
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方苞《狱中杂记》
5、又如:必由之路,由边门出去;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君子无易由言。--《诗·小雅·小弁》。笺:"由,用也。"
不能由吾子。--《左传·襄公三十年》。杜预注:"由,用也。"
亿万舟楫,亿万垣墙,窒隙防 *** ,是必由之。--《天工开物》
8、又如:由房(用房中的音乐娱乐;
9、又如:由绎(任用之而使其尽力施展才能)
10、又如:由得(任凭);由心(任凭心意);由本(安于本分);由身(任凭自己);由 *** (任凭心意)
六、由怎么读拼音
由:yóu,第四声,表示出发点、原因、从……到…等意思。
1、信马由缰[ xìn mǎ yóu jiāng ]
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 *** 行动,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
2、咎由自取[jiù yóu zì qǔ ]
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3、不由分说[ bù yóu fēn shuō ]
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4、俯仰由人[ fǔ yǎng yóu rén ]
5、身不由己[ shēn bù yóu jǐ ]
6、不由自主[ bù yóu zì zhǔ ]
由隐败纯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7、由衷之言[ yóu zhōng zhī yán ]
8、听天由命[ tīng tiān yóu mìng ]
听从天意和命运的安排。《论语·颜渊》:“枯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后多比喻听任事态自然发展,不作主观努力。
9、计无由出[ jì wú yóu chū ]
想不出什么办法。同“计无所出”。
10 *** 放任[ zì yóufàng rèn ]
1、这本书是由他编写的,内容非常丰富。
2、请告诉我怎么去火车站,谢谢。
3、他正在读一本有灶咐趣的小说。
4、学习拼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读写汉字。
5、在语文课上,老师教我们怎么正确地读诗歌。
OK,关于由其的拼音和其他的其的拼音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