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朋友私信问了,说一下几个比较值得关注的点。
一、缸体
国内养龟圈子里已经流通很广的实用装备———周转箱,我主页 *** 这个箱子长宽高是73#55#23,
本人龟缸照片,龟苗晒背憨态可掬
这个尺寸如果是用来过滤 *** 缸,养个五六只大龟也一点问题没有,但作为泥水生态缸,我认为还是小了点,目前缸里面有七只草龟,两只花龟,都是苗子,养起来没有问题,但偶尔放大点的黄喉进去,只要五分钟就能把水搅混,植物都跟你扒拉掉,所以如果养大龟,我是不推荐用泥水生态缸的,除非你的缸超大,大到经得起龟折腾。
二、泥巴
我个人觉得只要干净无污染的泥巴大多数都没问题,有条件的拎个小桶去公园挖点就行了,觉得不放心的,tb上 *** 点塘泥(就是种植睡莲的那种)也可以,
*** 截图
我用的不止一种,有塘泥,黄泥以及种多肉的火山岩麦饭石都瞎加了一些(其实意义不大,自己斟酌合理即可)。
三、植物
推荐菖蒲等挺水植物,石菖蒲很美观,体型大的石菖蒲呈发射状散开,本身就是很好的一个晒台,
石菖蒲与水菖蒲
水菖蒲的净水能力好像更强一点,但是是竖着朝天长的,还有就是铜钱草,非常好养,但也容易长的太多,如果不在乎与龟互动的话,让它长满也不是不行。
铜钱草
再就是一些浮萍,水芙蓉水葫芦等漂浮植物,我比较喜欢水芙蓉和大叶萍
水芙蓉
生长快,好养活,缺点是对光照需求非常大,一旦缺乏光照,会变丑,就像多肉缺光就徒长一样,如果有更美观皮实的品种欢迎补充。
四、 *** 周期
首先,我认为有部分龟友误会了泥水缸,并不是泥巴加水搅和成稀泥浆水就是泥水缸的,没有完整的生态,那跟把龟泡在泥浆里有什么区别?如果一个人跟你说他一下午做了个泥水缸就已经投入使用了,那八成他一周后还得翻缸,一个好的泥水缸 *** 周期我认为应该起码在大半个月左右,因为光是植物扎稳根也需要一周以上,而做好之后,起码应该做到一月不换水小龟依旧活泼健康,建议下龟之前先放几条小鱼试水,水质稳定,水草扎根,泥巴完全沉淀后,再把小龟放进去也不迟啊。(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能看看我的粗糙 *** 就学会的话,建议去“泥水养龟吧”潜水一段时间,或者B站上也有好几个做的比我的好的,多看看总没错)
五、水体藻类问题
因为泥水缸需要阳光直射,而这样容易爆藻,其实这条不重要,因为大多数藻类对龟没坏处,要不怎么有人还专门晒绿水呢?如果怕水绿过头,养几只虾,适当的遮遮阳,就都解决了。
自己随意写的一些小东西,如果有不了解的朋友,直接私信问我即可,不要不好意思,都是龟友
???
大神回归自然的小缸养罗法,这状态真的爆棚小时候就忒喜欢养鱼,那个时候都用水缸养,养的时间也短,估计鱼都死于缺氧。真正的养鱼应该是结婚以后,鱼缸换了两个,摸索来摸索去才找到自己的养鱼经验。最喜欢的还是罗汉,养罗养了也有好多年了,说说自己的养罗方式和经验。
01
选苗
之一次养罗的时候,发现亚成太贵,没舍得,就买了6只4厘米左右的幼苗发,放在一个缸里养。养了半个月发现鱼苗总在减少,最后剩下了一只重金属,其他的鱼苗都被重金属吃掉了。
重金属养了有半年左右,突然无缘无故的死掉了。隔了几个月,托朋友买了只鸿运的亚成。换了个80的上过滤的大缸,之前是40的缸,养到了现在大约三年半的时间了。
02
选缸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下过滤的鱼缸,认为这样养出来的水好看,清澈透明,显得缸很干净,但是我就喜欢用上过滤,然后在缸底铺满乱七八糟的滤材。我用的珊瑚石,火山石,黄蜡石,麦饭石等。
曾经见过一个大神养的10年龙鱼,用的2个上过滤水泵,然后下面铺了厚厚一层滤材。据他所讲这种养法源自于最生态的养法,让鱼直接回归大自然,毕竟自然界中鱼所生活的环境没有空气缸能创造出来的。
03
喂食
我一般喂食分两种,一种是网上买的漂料,第二种就是干的南极磷虾,一般喂南极磷虾的时候比较多,因为人工的漂料里面含有激素,对鱼儿的成长并不好。
一般一天喂食一次,都在晚上七八点左右,早上起来吃的 *** 净净,我不追求快速成长法,我觉得压着养慢慢养,养出的鱼更好看。就跟小朋友,小时候直接吃成大胖子,长大了一般身体素质都不太好。不建议喂活食,活食对鱼的肠道不好,容易得肠炎,白眼,鼓眼。
04
鱼病
很多鱼友,在养罗的时候,每次发现鱼生病,就拼命下 *** ,大白片,黄粉,海盐,使劲下 *** ,最后发现鱼也挂了。
大白片很贵,如果按照正常的下法,鱼生一次病得花好几百,黄粉自身就带微毒,稍不注意就挂了。
海盐太多对鱼的生长和水中的消化细菌增长有 *** 。罗汉鱼一般都是两种病,一种白眼一种肠炎,其实更好的就是在家里备点甲硝唑,这种 *** 忒好用,更便宜,两三块钱一瓶,够用两年的。
05
换水
养罗三年多,我都是用自来水,半个月换一次,直接用水管抽出半缸水,然后再接上水龙头直接打到鱼缸里,从来没用过一滴纯净水,也没晒过一次水。,滤棉换水的时候换,滤材铺底三年半没动过。
06
最后的总结
要想养好罗,一定不能配种,配完种后,鱼就直接大打折扣包括寿命。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经验,还是觉得回归自然的小缸,去繁从简返璞归真才是养罗的更好 *** *** 。
(欢迎大家长按扫描二维码加小编微信)
魔毯滤袋新品上市
买一送一您还不快了解下
点击下图进入活动详情
往期推荐
家庭养花,土从哪里来?3个 *** ,不花一分钱,就能自制营养土了家庭园艺,阳台种植,土从哪里来?
家中种点花,种点绿色植物盆栽,整个家看起来就格外不一样,哪怕就算是一两盆最普通的绿萝吊兰,也会带给我们一天的好心情,还能净化室内空气。小雅露台上阳台上也养了很多盆的花草植物,不过说起种植土,养花的土壤,真是养花的小伙伴们非常纠结的一件事,因为想要养的花草很多,就需要有更多的盆土,更多的种植土。
家庭养花,土从哪里来?3个 *** ,不花一分钱,就能自制营养土了
养花的种植土从哪里来,这几个 *** ,轻松得到:
1、之一,自己找土,自制营养土
这个挺简单的,在外面转一转,郊区啊,农村啊,郊外,小山林里啊,很多一些干净的田园土,菜园土,表层土,只要不是特别深层的土,都是很不错的,都可以用袋子装回来种植养花啦,很多花友都是自己找土。养花前加点腐熟的鸡粪肥,或是腐殖土进去,就是很好的营养土了。
寻找蚯蚓土
这个也挺简单的,一般在雨期前后,小区,院子草坪上面都有一团团浅色的泥块,这个就是蚯蚓土,比较有养分,而且放入在盆里,掺入在盆土中养花,不容易板结,养花也挺好的。
2、养花的旧土也可以照样使用
平时换盆下来的旧图,虽然变得板结了,没有养分了,但是加点腐叶土,泥炭土进去,加点腐熟后的一些有机肥,比如说一些麻渣,骨粉,饼肥进去,再加点粗砂或是蛭石等颗粒进去,就变得肥沃疏松松软了,养分十足,一样可以拿来养花种草。
3、自制腐叶土
那么我们自己也自制一些营养土,比如用一点园土,放在缸里或是大盆里,铺在底部,然后捡回来一些小树枝树叶,或是草木灰什么的,掺入在土里,再加点果皮菜叶子,过期的黄豆绿豆,铺一层,表面再盖上一层5厘米厚的土壤,发酵一段时间,就是很好的营养土了。
那如果实在不想找土自制营养土,也可以直接买土, *** 上很多营养土,很便宜,一大袋子一大袋子的,非常多非常多,也可以买一些,不过这个营养土不可以单独用来种植,要加一点园土,河沙,粗沙,麦饭石之类的粗颗粒进去,才好种植花草植物。想养花没有土?3个“ *** ”,自制营养土,养花特别好,长爆盆!
?
作为一名数码控,最近却迷上了养鱼,金龙鱼、虎鱼、罗汉等等等都在把玩的范围内,可有的时候数码科技这玩意是帮不了我的,养鱼的朋友都知道“会养水才能养好鱼”,养鱼之前虽然一再度娘搜索各种养水方式,却也遇到诸多挫折;结合自己个人研究,在其他鱼友的帮助下,终于把一个60cm的鱼缸弄成了空气缸,这之中仅花费了150元左右,那么赶紧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经验吧!
首先说一下什么是L型上滤,众所周知上滤盒基本上都是采用了滴滤的方式,如果要培养硝化细菌需要堆栈大量的滤盒,以获得快速净化水质的效果,而L型上滤却和这类传统的滴滤有着根本的区别,非常类似于底滤缸,这最重要的是其底部使用的并不是滴流盒,而是和底滤缸一样效果的培菌盒。
来看看鱼友们的上滤排布,一个是四层滴滤+外置滤桶,虽然也能够获得空气缸的效果,但是内部各种水泵、水管真心让小编这样的 *** 座揪心,还不提滴滤所带来的吵杂声。
另外一个鱼友直接来了6*6的密集型堆栈排布,一样能够实现空气缸的效果,但是呢?滤盒按一个15块来计算,36个相当于540大洋。。。这还不算滤材的费用,这样的 *** 对于精打细算的笔者而言真心汗颜!而且那么多滤材所带来的鱼缸称重亦是直线上升,安全 *** ……
结合鱼友们的种种和自身的探索,在某平台搜索了若干天之后,找到了一个和底滤缸一样工作原理的培菌盒,而整体的L型改造效果如图排布。 在此之下算了一笔账,四格培菌盒60块,滤盒60块,滤材35块,潜水泵25块,氧气泵15块,合计195块,这之中滤材和氧气泵是大缸用剩下的,也就是说整体投入我仅用了145块。
到底是怎么实现L型上滤的呢?在买回这组上滤之后,我尝试过多层堆栈,可实际的效果却非常差,别说快速培菌,是否能够建立起硝化 *** 都是个大问题,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稳定 *** 上。
在这多层滤棉+生化棉的组合上,其实用以过滤的就最上层盒子的那一块滤棉,每次清理将其更换,也可以选择魔毯/魔袋这些高效的滤材,再经济点套个 *** 都行。
在进入培菌槽之前,根据一位鱼商的介绍,增加了一盒细菌球,用以增加自然滴流下的细菌培养。 而在培菌槽之一格内,我并未选择仍一堆五花八门的滤材,主要以火山 *** 行自然过滤,麦饭石调节水质为主,两者均用了1斤,同时把大缸用不到的混合滤材也扔到这里。
居中2格采用了热门的细菌屋,并加入了增氧 *** 行人工培菌加强,在完整的硝化 *** 培养起来后,换水下根本不需要加硝化细菌,直接弄条死鱼在这两格搞定。
最后一个是下水,我并未在此过多进行改动,直接一根透明管子下去,既美观也具备了消音和融氧效果。
最后来看一下这组L型上滤所带来的空气缸表现,由于笔者为节约成本,故缸内增氧还是采用了三合一水泵,起到的效果是冲便便和增氧,也造成了一缸的泡泡。
在未粘贴背景纸下,能看到鱼缸真心很透,比起滴滤/底滤而言有着很强的培菌效果和经济表现,L型上滤也是将两者的优点进行了结合。
不要再整天纠结怎么样养一缸好水,只要懂得培养硝化细菌,懂得合理使用滤材和滤盒摆放,其实只需要很低的 *** 就能实现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本篇经验分享能够为你带来帮助请点赞,也欢迎鱼友们留言互动分享经验。
麦饭石是阜新的特产。1980年代,我上小学,家里外屋地的水缸里,泡着几块麦饭石,爷爷奶奶说喝麦饭石水对身体好。当然,用麦饭石煮的鸡蛋就成了饭桌珍品,只有过生日才能吃到。
吃到阜新特产麦饭石烤制美食,是这几 *** 。麦饭石烤鱼、烤鸡、烤全羊、烤鸡蛋、烤土豆……可以将麦饭石中含有的 *** 所必需的18种微量元素与食物中的蛋白质有机结合,使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获得健康的身体,从而起到食疗保健作用,麦饭石烤制食品,一下子火了!
麦饭石烤土豆
我最喜欢的麦饭石烤鸡蛋,最开始是从海棠山脚下的三嫂农家院吃到的,据说麦饭石烤制食品也是他们先研发的。
麦饭石烤鸡蛋被称作“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蛋”!麦饭石烤鸡蛋采用辽西山沟散养鸡蛋,与阜新特产麦饭石经12道工序48小时特殊工艺精细加工而成,麦饭石里含有18种 *** 必须的微量元素,加之鸡蛋中的营养蛋白物质经特殊加工,人们食用具有滋补养颜、健脑益智、补充 *** 热量之功效,深受广大美食爱好者喜爱。
专做麦饭石烤制美食的三嫂农家院,位于海棠山脚下
著名蒙古族作家、《敖包相会》的词作者玛拉沁夫夫妇吃了之后说:“麦饭石烤鸡蛋可以称为天下之一烤蛋,不吃三嫂麦饭石烤鸡蛋,那真是终身遗憾”,并欣然题词。
大冷天的,外面还飘着雪花,扒一个热乎乎的麦饭石烤鸡蛋,喝一口三沟美酒,那感觉叫:幸福!
云南一户人家,把多肉种在“水缸”里,长成“巨无霸”一提到多肉植物,大部分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他们小巧可爱的模样。在普通人的印象里,多肉都是以小而精致为美,有着肉质肥厚的叶片和迷你的株型让人觉得超级可爱。不过也有些养花人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喜欢培养巨型多肉。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云南的一位养多肉的“大神”,他在水缸里养多肉,把自己的肉肉养成了“巨无霸”。
进入大神的院子,一个硕大的多肉就映入眼帘。普通养多肉的花友,都是用很小的花盆来种,可他家的多肉却养在了水缸里面。这棵巨型多肉有1米多宽,叶片的颜色为浅紫色,肉质厚实饱满,状态非常好。这棵多肉甚和他家的孩子差不多大。
据大神说,这棵多肉的品种叫做:晚霞,不是多么昂贵的品种。差不多养了两年的时间,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能长这么大。
刚开始,大神和普通花友一样,用普通的陶瓷花盆养这棵多肉。养了还不到半年的时间,多肉的冠幅就大了一倍多。大神怕冠幅太大花盆太小会让重心不稳,打算换盆。可手头没有更大的花盆,刚好家里有个废旧的水缸,于是就想能不能把多肉养在水缸里。
大神先用工具在水缸底部打了排水孔,这样浇水后多余的水分就能顺着排水孔流出,不会造成内部积水。大神在水缸里用的土壤比较特别,是按照1:1的比例,把营养土和碎麦饭石等量混合后使用的。营养土的保水太好,肥料浓度过高,不适合栽种多肉。加入等量的麦饭石后,一来使土壤更加透气和利水,二来还减弱了肥料的浓度。用这种改良后的土壤,将多肉栽种到了水缸里。
除了良好的土壤外,这棵多肉能长到这么大,也有品种的原因。潘长江永远长不成姚明,这是基因所决定的。那些天生具有矮小基因的多肉,养得再好也可能长到这么大。
( *** 为品种广寒宫)
晚霞这个品种,在多肉上属于景天科拟石莲花属,为品种广寒宫和沙维娜杂交而成,天然带有广寒宫的巨型基因,所以才能长得这么大。类似的品种还有:法师、白凤、广寒宫等等。
如果仔细观察,在晚霞硕大的紫色叶片上带有一层白色粉末,这并不是喷的 *** 剂,是这个品种自己分泌的。这种粉末对多肉的叶片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有了这层粉末,叶片蒸发的水分会大大减少,帮助植物节约水分。我们知道多肉植物的耐热 *** 不好,很多品种在夏天很容易死亡,但晚霞这个品种因为叶片有 *** 末的保护,提升了耐热 *** ,比普通品种更容易度过夏天。
当然,这棵多肉能长这么大,也离不开大神平日里的细心养护。在日常养护上,他很注意以下2点:
换盆时修剪根系
大神在初期给晚霞换盆的时候,发现底部有很多老根。老根的活力减弱,太多的老根会占用很多空间和消耗不少养分,下雨后还容易腐烂。所以它把老根修剪了很多,这样可以 *** 新根生长,多肉的长势会变得更旺。
浇水施肥小窍门
通常来说,想把多肉养大,需要不断补充肥料来“催长”。但是在把晚霞栽种到水缸后,大神并没有马上施肥。因为换盆时用的营养土中已经有了很多肥料,完全足够为多肉提供养分。等养护了半年后,晚霞已经适应了水缸里的环境,土壤中的养分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大神才开始追加肥料。他会定期往水里放少量水溶肥来浇灌多肉。在给晚霞浇灌肥液后,他不会马上再次浇水,最少让植物吸收2~3天,之后才能正常补水,这样能让多肉的根系更充分地吸收肥液中的养分。这种巧妙的施肥方式,让晚霞的长势格外好。
您是喜欢小型的多肉品种,还是像文中这样的巨无霸多肉呢?如果您也想养一盆巨型多肉的话,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看完点个“在看”吧!
这是新开的一口原生主题的方缸
相信我,虾虎是原生缸永恒的主题
下面开启虾虎之旅,一起看看↓
设备参数
缸体:60x60x45cm
过滤:伊罕经典-600,以后可以考虑增加前置。
照明:奥德赛LED-60*2;夜灯:独头聚光LED。
底砂:巢湖沙+河沙+川砂砾+刚果砂+麦饭石
造景素材:青龙石+卵石+ *** 根
水草:迷你水榕,小叶榕,大叶榕,泰国榕,尖叶榕
动物:草虾、吻虾虎、枝牙虾虎、韧虾虎、黄瓜虾虎
开缸第4天,水已经比较清澈了
开缸第十天,只开了夜灯
别有一番意味
瑶山吻虾虎,个体6cm
瑶山吻形体和广东的菊花吻类似,比较活泼,吻短,对吼比较秀气
迷宫吻虾虎,经典的大型虾虎,7cm
领域 *** 强,争食吵架是时常发生的事
这只是迷宫吻母鱼,6cm。表现也不错
周氏吻虾虎,产自广东的名角,4cm
不可多得的方物
纹腮吻虾虎,产自广西,5cm
成体体型比溪吻大
春天的纹腮,的确有不凡的表现
体色更加红艳
溪吻虾虎,南方各流域都有分布,4cm
小型虾虎, *** 价比高,极易饲养
吸鳅,不知明何,体色金黄
来自广东溪流
吸鳅是原生缸更佳配角
藻类是原生缸的必需品
而吸鳅则是更佳工具鱼
秃头鲨,来自印尼,除藻高手
杂食 *** ,也吃红虫
紫身、闪电枝牙虾虎,4cm
来自印尼,杂食 ***
黑鳍枝牙虾虎
周身有蓝紫色金属色泽,十分耐看
黑鳍枝牙虾虎母鱼
乔氏黄瓜虾虎(红腰黄瓜虾虎)
橙翅枝牙虾虎,5cm
还是来自印尼
橙翅枝牙,偏爱素食
藻类是它的更爱,偶尔也叼根红虫
乔氏黄瓜虾虎(红腰),6cm
肉食 *** ,喂食红虫
环带黄瓜虾虎,5cm,还是印尼
*** 价比较高的黄瓜虾虎,体色梦幻
韧虾虎,印尼货,5cm
肉食 *** ,吃红虫
天热水温高时,缸里水温30度
上气泵,喂食刮藻
*** 已经运转稳定,换掉一半水
一次换水过半,注水就要极度缓慢
历时2个小时,换水结束
任何虾虎都是高耗氧的鱼
正因为如此,在原生地
他们都在浅水湍流处活动
所以虾虎缸水不要太深
缸里要有水流,加个气泵提高水体溶氧
气泵可以埋在后面
用石头、沉木、植物挡住,也美观
换水一半,比较狠了点
因为这缸高密度
平常喂食也比较疯狂
吃多拉多藻类也理所当然的肆虐的长
所以换水就比较多
无论如何,清澈高氧激流的水
虾虎一定喜欢!
虾虎有萌到你了吗?
素材来源 :yipdon
很多鱼友烦恼:单养一缸鱼,虽省心却单调。草缸漂亮,奈何复杂,有没有一种既省心又漂亮的养鱼方式呢?当然有!只要给鱼缸加个植物过滤水道就OK啦~想象一下,缸里鱼儿自在游荡,眼前花草郁郁葱葱,耳边流水潺潺,炎炎夏日瞬间变清凉了~
其实水培花卉比土培花卉更加省心省力,但因少有人接触,很多鱼友想自己DIY都摸不着头脑。今天我们就打破神秘,聊聊近些年备受欢迎的植物水道~
植物水道的原理是利用水生植物发达的根系吸收水中对鱼儿有害的物质及重金属,从而去除水中的NH3、NO2-、NO3-,水体循环往复,达到植物过滤的效果。通俗来讲就是给鱼缸上建一个水道,过滤仓的出水经过植物水道,再经过生化过滤后再进入主缸,这样水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质就都被植物吸收啦~而且植物完全不用施肥,鱼便便是更好的肥料!
先来欣赏一位鱼友自己做的水道,植物长势相当的茂密,让人不觉拍手叫好,既能过滤水质,又能美化环境,真是两全其美~
首先在110mm口径的pvc管依次钻上5cm的孔,然后 *** 上5cm直径的管做植物固定, *** 放些陶瓷环、珊瑚砂、火山石、麦饭石等固定植物根系。鱼友选择从过滤仓最后的清水仓抽出水,入水道再循环入主池(右边调节植物水道水量,左边阀门调节水量流回主池)。
注意:PVC管不可太粗,不然不好固定植物。
如果嫌麻烦,也可以购买现成的植物水道管子~(如下图)
植物水道作为过滤,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选择植物
选择适合于在所建水道种植的,生长快速、适应能力强的植物。比如绿萝、铜钱草、红掌、吊兰、羽裂蔓绿绒等,通过发达的根系有利于充分吸收分解水中的氨、氮做养分,从而达到更好的改良水质。当然,也有鱼友种植了水仙和土豆、大蒜、地瓜等花和蔬菜,这就做到鱼菜共生啦~
2、种植
把选好的花卉植株,轻轻抖去泥土露出全部根系,然后在清水中浸泡15-20分钟,清洗至根部完全干净。水培植物占水体总面积的5%,就可以达到生物过滤效果了。需要注意的是过多的植物会造成水体溶解氧的不足 ,所以要适度种植,及时补充氧气,氧气泵可以隐藏在植物里面哦。
3、温度
水培植物适宜的生长温度在5-30℃。只要温度达到,即使在冬天,家里也会一片生机~
4、光线
只要有适当的光亮就行,更好是从窗户等地方 *** 的自然光,夏天需避免阳光直射。
5、清洁
正常情况下,水培植物定期烂掉老根,生出新根,所以发现烂根或老根时,要及时修剪,防止多余根系腐烂造成硝化 *** 失衡。修剪时不要伤到植物根部上 *** 嫩的水生根,否则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如果养鱼密度太大,植物水道细,鱼粪及残余的饲料也会堵塞水道,也需要及时清理。
6、保湿
主要是在冬春季节,干燥的空气不利于植物生长,可以每日喷两次清水保湿。
7、水流
植物水道设有调节水流的阀门,水道内水流速度必须缓慢,否则植物吸收不到更多的养分,无法达到充分的过滤效果。
以上 *** 来自 *** ,侵权删~
最后附一张古法养鱼的植物过滤~
关于水培植物需不需要营养液的问题,说法不一,我认为,如果鱼缸的鱼只、植物种植数量等各方面都合适的话,是不需要营养液的,你有不同看法吗?
以上仅 *** 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讨论~
作者:a杨文杰
首先看一下缸
上面四图是2018年1月1日初步定型时的 *** 。
下面五图是2018年2月15日,春节前夕我又补植了一些。
一、所需材料。
(一)本缸所用材料
60×30×30超白水陆缸。
①轻石;②珍珠岩、红火山石、腐殖土、沙子;③赤玉土;④黄金麦饭石、青龙石碎石、蛭石等。(之所以分为①②③④是根据用途不同来区分的)
LED植物全光谱灯 + 灯架。
枫叶石、松皮石、青龙石。
多肉植物。(尽量少用容易蹿高的)
1.60×30×30超白水陆缸。
种植土壤:因为多肉植物需要透气好、排水好,玻璃缸体底部本来就无法排水,如果植物根部积水、透气 *** 差,容易导致多肉全军覆没,所以说,种植土壤的选择和搭配比较重要。
下面介绍我选用的种植土壤:①垫底。轻石用于垫底,如果缸体较大,经费允许,也可以在缸底先铺设一层轻石,再铺设一层陶瓷球,再均匀铺设一层轻石,这样底层透气 *** 将非常完美,避免积水,利于多肉植物存活。②种植。珍珠岩、红火山石、腐殖土、沙子1:1:1:1的比例。种过多肉的对珍珠岩一定不陌生,不多解释。③铺面。土 *** 的赤玉土用来营造荒漠氛围再合适不过。④装饰。黄金麦饭石、青龙石碎石、蛭石,三者以黄金麦饭石为主,其他两种为辅。
开缸记录
(一)前期准备
1.搅拌种植土
最初我用的是腐殖土、珍珠岩、红火山石1:1:1,为了降低肥力,我又加了5L左右的沙子。最终把种植土改为四种,比例为均占25%。
2.处理多肉
首先是选购,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中的一角
到花卉市场选购和构思花了好几个周末
因为是开小缸,所以部分大颗老桩是派不上用场了
栽植前处理
将需要种植的多肉提前进行处理,去土存根,为防止处理过程中将根 *** ,沾水后死亡,可以提前对多肉植物进行处理,放窗台晾晒2-3天。
3.洗石头
(二)铺设与布置
找个方便开缸的场地
在缸底加PP和PW
铺设轻石
加入种植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在四周各放了一个东西,算作一种界限,让种植土与玻璃壁保持1厘米间距
在四周倒入赤玉土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观赏者无论从缸体的正面、侧面、背面看,都会以为玻璃缸内的土壤全是赤玉土,不会看到黑色的腐殖土、红色的火山石和白色的珍珠岩。
注意上图:一是四周赤玉土包围;二是注意种植土前低后高
放入之一主石(枫叶石)
放入第二主石(枫叶石)
将原本平着的两块主石调整为倾斜
两者之间的缝隙的中间点处于整个缸的黄金分割点上
放入小块松皮石和青龙石
(三)栽植
开始种植
第二个需要解释的是补光灯。
整体栽种框架基本成型,换了专业补光灯就更好了
丰富一下细节,是否更充实?
中间的“河道”要挖出一部分种植土
然后再加入黄金麦饭石等,“黄金水脉”形成
确保中间河道地势低,两侧高
之一轮的栽种工作告一段落
前期用了近50株多肉,20多个品种
有些多肉中间的缝隙可以添加黄金万年草,只有红花没有绿叶是不行的。这一点不能忽视。
如果把这货放缸里,这几株多肉绝对不够她吃一顿的
也可以在石头上缝隙大的地方开凿小坑,种植黄金万年草
种植工作基本完成,但这绝不是最终的完成
四、后期养护和补植
如果你以为这样就完成了,那你就错了。
(一)浇水
1.之一次浇水。由于工作原因,全部多肉栽植好后隔了一周才开始之一次浇水,有些植株经不住旱,出现枯萎、死掉等情况。
注:北方冬天就是这个毛病,室内20℃+,湿度很低,比较干燥,爬宠饲养箱里湿度绝对是0,无奈啊。
2.平时浇水。平时浇水要注意两个小细节。一是玻璃缸底不透水、不透气,所以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把控量;二是像黄金万年草这类多肉属于喜阴、喜水,而有些多肉却不能多浇水,这一点也需要琢磨琢磨怎么好好把控。
(二)补植
有些植株种下去的时候好好地,但没过两天你会发现开始掉叶子,或者茎部发黑,慢慢死掉了。有些植株栽种后不久就得了黑霉病,可能因为相邻的植株自身对黑霉病有较强抵抗力,但他所携带的病菌传染给了抵抗力较弱的品种;有些是因为根茎 *** ,感染而死。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拔除、补植、重新调整。
一个月的养定期里,共2株死于黑霉病,2株石生花和2株黄金草死于干旱<糗大了><糗大了>。待养定之后,回头一看,前前后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补植的同时还垫高了两侧,让中间的“黄金水脉”位置更低,两侧地势相对更高。
大概是11月初开缸,截止12月底,整整2个月。
春节前夕(2月15日),我又补植了一些黄金万年草。看一看现在的效果。
内容源自 *** ,如侵权联系删除
哪些东西和生物,在鱼缸里有净化水质的作用,河蚌可以吗?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
现在很多鱼友饲养观赏鱼,已经不满足 *** 缸饲养了,总希望在鱼缸里造景或者栽种水草,还有一些鱼友会在鱼缸里选择饲养某种螺类、甚至于饲养河蚌来净水,它们真的具有一定的净化水质的作用吗?
有的确实会有,但是也要利用到好处,否则可能起到反作用。
水草是绝对可以净化水质的
水草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无需考究任何理论。
至少它们是可以消除鱼缸中过多的有害物质,包括了氨氮和其他有机物。
不过在观赏鱼缸里种植水草也不宜过多,过多的水草在夜间也会和观赏鱼争夺氧气,对于观赏鱼可能不利,即使在自然界,鱼类也未必是在密密麻麻的水草丛中长大的,大多数只有在繁殖期才会进入密集的草丛中。
因此在鱼缸里过度种植水草,那也不是什么好事。
藻类可以净化水质
与水草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是鱼缸里的各种藻类,包括了青苔、褐藻、丝藻等等。
一般情况下,只有鱼缸的水质彻底稳定下来,藻类才会大量滋生,大部分观赏鱼都是喜欢藻类的,有很多品种也会以藻类为食,在极度饥饿时,金鱼、孔雀鱼等,包括了迷你鹦鹉鱼、鲤鱼,都会有摄食藻类的动作。
我在室外培养鱼虫的整理箱中发现,只有丝藻大量生长的那个整理箱,水质反而最为清澈,它们对于水质的净化和稳定,也是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另我没有想到的是,不到50厘米的整理箱,里面的丝藻拉起来竟然有一米多长,可见其生命力多么旺盛,所以我就剪断了一节,扔到了虾缸里,瞬间虾缸变成了藻缸,欣赏效果看着倒也不错。
沉木可以净化水质,道理我也说不上来
沉木也可以净化水质,有助于水质的整体稳定,我们这里的一个鱼店老板,几乎每个鱼缸里都放有沉木,无论是热带鱼还是冷水鱼,据他亲自实践,说是沉木绝对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在鱼缸里放置沉木还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水色略黄,特别是在开缸初期,当鱼缸水质白浊时,放置一块沉木,是可以让我们感觉到水质不是那么白浊的,避免自己手贱去乱折腾。
看着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但是很有意思,我经常这么去干,哈哈。
很多鱼友认为沉木可以增加水质的酸 *** ,这个是需要其长期释放酸宁质的,也要看鱼缸里放置沉木的大小以及水色,并不是说,我随便往鱼缸里扔上一小块沉木,它就能把水质改成弱酸 *** 的,如果水质过硬、矿物质含量极高,沉木是不会把矿物质给吃掉的,水质酸碱度也未必有什么变化。
所以我的小杂鲷鱼缸,也放置了一块沉木,对于水质酸碱度的改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并没有所谓专家说的那么玄乎。
小螺可以吃掉鱼缸杂物,也可以清理缸壁,但是数量要多
再者就是,我的鱼缸里一直饲养有小囊螺的,以前也曾经饲养过大批的苹果螺,它们可以清除藻类以及观赏鱼的粪便,还有就是擦拭缸壁的效果也不错,不过这就需要一定的数量了。
如果数量过多的话,也是有可能爆螺的,螺卵在缸壁上到处都是。
而最近我发现,无论是迷你鹦鹉鱼的鱼缸,还是小杂鲷、金鱼的鱼缸里,小囊螺几乎接近消失,原来它们都可以轻易地把小螺吃掉,我也很怀疑,它们到底是如何吃掉的,但确实在缸底发现了大量的小囊螺空壳,很是奇怪。
河蚌真的能净化水质吗?
河蚌是滤食 *** 软体动物,靠过滤水中泥巴里的有机物生存,人工想养活河蚌就不能开过滤水泵,可以打氧。
河蚌是高氧水生物,对氧含量要求高,河蚌放进鱼缸,的确可以过滤水、净化水,单纯靠河蚌来净化水 得不偿失,如果是用河蚌来繁殖鳑鲏的话,可以单独把河蚌养在水槽里,里面放泥沙,水深不能超过泥沙二十公分,超过了容易缺氧,每隔三五天可以用豆浆,或者绿水来补充喂食。
金鱼缸里有十多只河蚌净水,更大的二十多公分,还有七八个小蛤蜊,活最长的快两年了,净水效果极好,主要是清理鱼缸粪便和食物残渣。
上述是两位鱼友饲养河蚌的评论,我直接照搬过来了,毕竟人家把河蚌养活了,并且养的很好,用以给各位鱼友们借鉴,而我都把河蚌给养死了,其实那也不算养,是朋友野采的,个体太大没地方放了,被我随意丢在鱼缸里,没几天就臭了。
根据上述两位鱼友的经验来看,河蚌还是有一定净化水质的作用,毕竟它们是以水中的藻类和小生物、有机物为食,但更好要有底泥、静水环境饲养为佳,而且个体不要太大。
对于野采而得的河蚌,可能会携带寄生虫,比如鱼虱子、水蛭之类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小心对待,如果是没有什么特殊要求,需要繁殖鳑鲏鱼的话,我是不建议在水族箱里饲养河蚌的,古法饲养金鱼在水缸里或者泥瓦盆的饲养环境,有底泥、有睡莲的,偶尔少量饲养着玩玩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河蚌也可能会翻泥的,未必是什么好事。
其他物品
事实上,包括了鱼缸的底泥、陶粒、水草泥等,它们都会有一定的净化水质的作用,其中都有很多的腐生菌生存,只要是观赏鱼的饲养密度不大,排便量不大,对于稳定鱼缸水质都有好处。
还有鱼友提到了活 *** 炭、麦饭石、火山石等,它们的作用等同于生化滤材了,不是应该放置在鱼缸内的东西,活 *** 炭确实有吸附杂质的作用,但是如果杂物太多,它也会饱和的,时间长了,我们是可以看到活 *** 炭表面都是一层 *** 的杂质,那就几乎失去作用了,可以清洗更换掉,也可以根本不必放置。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