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拼音(全年是什么意思)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1 0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全年拼音的问题,以及和全年是什么意思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年拼音组词
  2. 24节气拼音怎么读
  3. 一年四季拼音

一、年拼音组词

年字的拼音是[nián];组词有:年代、青年、晚年、新年、今年、去年、年轻、多年、年度、每年、年龄、近年、当年、少年、两年、年底、老年、周年、年级、明年、年初、成年、十年、全年、年纪、年间、上年、百年、中年、童年、 *** 、年限、常年、年会、年末等。

部首:丿;笔画:6;繁体:年;五笔:RHFK;

笔顺:ノ、一、一、丨、一、丨。

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去~。

2、用于计算年数:三~五载。在广州住了两~。

3、每年的:~会。~鉴。~产量。

4、岁数:~纪。~龄。忘~交。益寿延~。

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幼~。少~。青~。中~。老~。

6、时期;时代:近~。明朝末~。

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成。~景。丰~。歉~。

8、年节:新~。过~。给大家拜~。

9、有关年节的(用品):~糕。~货。~画。

详细释义:〈名〉(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同本义。秊,谷熟也。——《说文》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谷梁传·桓公三年》

全年拼音(全年是什么意思)-第1张图片-

又指一年的收成。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又凶年不免于死亡。又如:年登(谷物丰收);年荒(谷物歉收);年丰(年成丰收);年饥(年成荒歉);年灾(自然灾害)时间单位。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4太阳日的周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又如:今年;去年;年把(一年左右的时间);年根(方言。年底);年复一年(一年又一年);年课(一年征收的税);年谷(一年中种植的谷物);年常(常年,经常)。又指朔数。即我国的农历平年为十二个朔望月,闰年为十三个朔望月。

又如:年计(年纪;岁数);年腊(年纪;岁数);年齿相等(年龄相当);年齿相悬(年龄相差悬殊);年台(对同年的尊称);年朽(年纪衰老);年位(年龄和爵位);年次(年龄的顺序);年侵(纪渐老);年高望重(年纪大,名望高);年期(年纪的期限);

又如:年寿(人的寿命);年力(年龄与精力);年迫日索(老年逼近,余日不多);年祚(人的寿命;指立国的年教);年衰岁暮(年纪衰老,寿命将尽);年在桑榆(比喻垂暮之年);年运(年寿和气运)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又如:年帖(春帖);年物(农历新年用以馈赠亲友之物);年春(新春);年茶(指年节聚会吃的果茶)假借为“佞”。奸巧谄庾,花言巧语的人。使王近於民,远于年,啬於时,惠於财,亲贤使能。——《大戴礼·公符》姓。

〈形〉科举时代同科考中者互称。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儒林外史》又如:年家(称同科考中者的家庭);年伯(对与 *** 同榜登科而年长者的尊称);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年侄(年兄之侄);年叔(对与父辈同榜登科而年岁较小者的尊称)每年的。

二、24节气拼音怎么读

1.立春(lì chūn):春之始,万物复苏。

2.雨水(yǔ shuǐ):降水增多,气温回升。

3.惊蛰(jīng zhé):春雷响,蛰虫惊醒。

4.春分(chūn fēn):昼夜平分,花开春暖。

5.清明(qīng míng):祭祖扫墓,怀念先人。

6.谷雨(gǔ yǔ):播种时节,谷物生长。

7.立夏(lì xià):夏之始,气温升高。

8.小满(xiǎo mǎn):谷物将满,尚未成熟。

9.芒种(máng zhòng): *** 秧播种,农事繁忙。

10.夏至(xià zhì):白昼最长,夜晚最短。

11.小暑(xiǎo shǔ):夏初炎热,气候始热。

12.大暑(dà shǔ):全年最热,炎炎夏日。

13.立秋(lì qiū):秋之始,气温转凉。

14.处暑(chù shǔ):夏去秋来,炎热将尽。

15.白露(bái lù):露水出现,早晚温差。

16.秋分(qiū fēn):昼夜平分,秋意渐浓。

17.寒露(hán lù):露凝成霜,气温下降。

18.霜降(shuāng jiàng):初霜出现,气温骤降。

19.立冬(lì dōng):冬之始,万物收藏。

20.小雪(xiǎo xuě):雪量渐增,气候渐冷。

21.大雪(dà xuě):雪花纷飞,白雪皑皑。

22.冬至(dōng zhì):白昼最短,夜晚最长。

23.小寒(xiǎo hán):气候寒冷,开始进入。

24.大寒(dà hán):全年最冷,严冬时节。

节气是中国农历中划分时间的重要概念,基于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制定。在中国,节气共有24个,每个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作用,影响着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雨水意味着降水量增加,惊蛰则预示着春雷的出现。人们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事和生活,如春分播种、夏至收割。节气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许多传统节日与节气有关。此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的节气 *** ,如韩国和日本的节气 *** 。节气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划分方式,更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概念。

三、一年四季拼音

一年四季的拼音是“yī nián sì jì”。

季节划分常用的 *** 主要有“节气法”与“气温法”。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作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起始。

近代学者张宝堃提出新的分季标准,以候平均气温(连续5天气温的平均)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的开始,稳定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温度在10-22℃期间为春季或秋季。

上古时代以斗柄指向确定季节交替,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1 *** 5年起沿用至今),“定气法”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的 *** 。

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一等份。二十四节气虽然是古人根据北斗七星斗转星移制定,其实造成斗转星移的原因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因此两者交节时间基本相一致。

春季排四季之首,新的轮回从此开启。春, *** 着温暖、生长。春季,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牙生长,春季是万物生长、春耕播种的季节,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

夏季万物至此皆盛,是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季节。温度升高,天气炎热, *** 频发,万物盛长。夏季是风暴最多的季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

北半球夏季, *** 受热气压上升形成低气压,海洋恒温温度相对较低形成高气压,根据环流,夏季吹的是东南风。夏季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全年最长。

秋季是收获季节,意味着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秋季的前两个节气立秋、处暑,还是酷热天气,因太阳所带来的热力未减弱,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更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秋季前两个节气的气候特征为潮湿、闷热,秋季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自白露起渐渐趋向凉爽、干燥。随着进入深秋,气候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

冬季,阴阳转变,万物由收到藏,植物生气闭蓄。进入立冬后意味着秋季少雨干燥气候渐过去,转为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特征。北半球的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

所谓“冷在三九”,冬至为"一九天",冬至之前还不算很冷,冬至过后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并越过了南岭,气温骤降,天气寒冷。冬季真正寒冷,是在冬至后。

关于全年拼音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全年 拼音 意思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