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芦蒿的拼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芦蒿正确读音是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芦蒿怎么读 芦蒿介绍
2、芦蒿为菊科蒿属植物。嫩茎叶、根状茎,又名蒌蒿、水艾、水蒿等。多年生草本;植株具清香气味。主根不明显或稍明显,具多数侧根与纤维状须根;很状茎稍粗,直立或斜向上,直径4-10毫米,有匍匐地下茎。叶纸质或薄纸质,上面绿色, *** 或近 *** ,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平贴的绵毛;茎下部叶宽卵形或卵形,近成掌状或指状,5或3全裂或深裂, *** 叶的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多数,长圆形或宽卵形,并在茎上组成狭而伸长的圆锥花序。瘦果卵形,略扁,上端偶有不对称的花冠着生面。花果期7-10月。
3、嫩茎叶可凉拌、炒食。根状茎可腌渍。生长于海拔80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于湿润的疏林中、山坡、路旁以及荒地等。
二、芦蒿怎么读
1、蒌蒿lóu hāo生词本英文解释中文解释英文解释中文解释详细解释百科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水中,嫩芽叶可食尔雅·释草“购蔏蒌”晋郭璞注“蔏蒌,蒌蒿也”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诗之。
2、lóuhāo蒌蒿,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水中,嫩芽叶可食尔雅·释草“购蔏蒌”晋·郭璞,注“蔏蒌,蒌蒿也”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诗之一“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元乔吉满庭芳·渔父词。
3、酮C10H16O芳香油,可作香料分布于日本 *** 和苏联西伯利亚东部,中国东北。
4、1萎蒿满地芦芽短读音wěi hāo mǎn dì lú yá duǎn2蒌蒿也叫芦蒿水艾水蒿等,为菊科蒿属植物嫩茎叶根状茎,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茎叶可凉拌炒食,根状茎可腌渍3芦芽春天来了,芦苇新。
5、藜蒿这个词语的正确读法为li hao,分别为第二声调和之一声调字词的正确读写,对于文章的整体来说,可以起到规范化和工整化的作用要想练好字,必须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每笔的走向学习书法,分软笔和硬笔,软笔指毛笔。
6、1藜蒿拼音lí hāo2芦蒿学名Artemisia selengensis T *** cz ex Bess为菊科蒿属植物嫩茎叶根状茎,又名蒌蒿水艾水蒿等多年生草本植株具清香气味主根不明显或稍明显,具多数侧根与纤维状。
7、hao之一声,例如芦蒿 lu2 hao1。
8、至于芦蒿读音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早先人家养的驴生病了,就牵到江边沙洲上吃蒌蒿,病就好了,所以本地人读蒌蒿为“驴”蒿读作“驴”蒿,写出来是“芦”蒿,易“马”旁为“草”头,读音也是驴头接马嘴的不变从。
9、读hāo的有这两个字薅和蒿蒿蒿属的一种植物引申为野草的意思薅拔除田草,泛指拔去常见组词。
10、草字旁加户可以组词有芦荟,芦花,芦笋,芦蒿,芦蒿,芦台,芦苇,芦山,芦笙,芦溪,芦丁,芦岭。
11、它以其丰富水灵的外观,清香嫩滑的口感博得人们的喜爱据说当年冯白驹将军统率的琼崖纵队能在五指山区坚持 *** 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靠的就是这种野菜充饥的因此, *** 菜之说由此得来蒌蒿专业名芦蒿学名Artemisia。
12、芦蒿的诗词如下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更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
13、芦蒿的诗词如下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更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
14、芦蒿是一种非常好吃的食材,这种食材中有着非常多的营养物质那么,今天我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芦蒿的营养价值和芦蒿的挑选 *** 以及芦蒿的保存 *** ,接下来赶紧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芦蒿的营养价值芦蒿具有清凉平抑肝火。
15、沭阳话读驴蒿春江水暖鸭先知后有句萋蒿满地芦芽短正是驴蒿,也有落亭叫芦蒿。
三、蒌蒿读音是什么
1、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水中,嫩芽叶可食。《尔雅·释草》“购、蔏蒌”晋郭璞注:“蔏蒌,蒌蒿也。”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诗之一:“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元乔吉《满庭芳·渔父词》曲:“蒌蒿香脆芦芽嫩,烂煮河豚。”
2、蒌蒿又名芦蒿、水艾、香艾、水蒿、藜蒿、泥蒿、蒿苔、龙艾、龙蒿、狭叶青蒿。蒌蒿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有柄,互生,羽状深裂,裂片更 *** ,末端尖,叶背密生灰白色细毛,茎上部叶有时全缘。花茎出于极端及叶腋,着生多数小头状花序,排列成穗状花序;花冠筒状,呈淡 *** 。果实为瘦果。花期夏、秋间。多生于水边堤岸或沼泽中,野生种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早在明朝南京市民即已开始采食野生蒌蒿。90年代初期尝试蒌蒿人工栽培。它以嫩茎供食用,其脆嫩、辛香、风味独特,供不应求,是闻名遐尔的优良蔬菜。目前,江南地区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小叶青梗蒿、柳叶青梗蒿、小叶红梗蒿,其中以柳叶青梗蒿品质更好。蒌蒿的嫩茎叶可凉拌、炒食。
四、藜蒿怎么读
藜蒿这个词语的正确读法为:li hao,分别为第二声调和之一声调。
字词的正确读写,对于文章的整体来说,可以起到规范化和工整化的作用。
要想练好字,必须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每笔的走向。学习书法,分软笔和硬笔,软笔指毛笔,硬笔指钢笔。
不论任何笔的书法,其主要都是汉字的结体和笔峰的运用,而笔锋的运用上大都是藏锋、中锋、侧锋、回锋和勾锋。
如果硬笔书法,只有钢笔可以做到,铅笔还可以,圆珠笔(包括水 *** 笔)无法做到,因此,要学好硬笔书法,建议要用钢笔。
重心平稳,就是要将字写得平正、均衡,把整个字稳定在支撑点上,不失重心。
在汉字形体中成轴对称形只是少部分,而大部分则是不对称形,在书写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 *** 达到重心平稳。
这类字左右两部分几乎完全相同,以平分线为中轴对折,可以重叠。
这类字主笔是正中的长竖或竖钩,书写时把主笔定在中心不偏不斜,支撑点对正中心。
这类字撇捺为主笔,书写时把撇捺的交点落在中心,撇捺的高度、斜度基本相同、对应。
这类字上部人字头撇捺的交点落在中心,下部的竖或竖钩对准撇捺交点
这类字下部两足分开,以其脚点支撑整个字,重心在两支点正中,书写时两个交点落地要齐平,切勿一高一低。
这类字主笔是下部托底的长横,要把长横的中点落在中心位置,左右长短一致。上部的中竖或中心与其对正。
这类字上部有点,须把与在中心位置,下部的中心要与上点对齐。
这类字为上下或上中下结构,书写时把中部撇捺的交点、下部的竖或竖钩与上部草字头的中心对齐。
五、蒌蒿怎么读
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2x=16。根茎肥大,富含淀粉,为食用 *** ,可作蔬菜、酿酒原料或饲料。含侧柏酮(C10H16O)芳香油,可作香料。
分布于日本、 *** 和苏联西伯利亚东部,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均有分布。野生于山坡、草地、路边、荒滩,《诗经》、《尔雅》及北魏贾思勰编撰的《齐民要术》中,对蒌蒿的生长习 *** 及利用有记载。
蒌蒿多变异,曾被分为一些变种。地下根茎为产品 *** ,也可用于繁殖。茎直立,高60~150厘米,直径4~8厘米, *** ,紫红色,上部有直立的花枝。
下部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密集,羽状深裂长10~18厘米,宽为长的一半,侧裂片1~2对,叶面 *** ,叶背披白色绒毛;上部叶片三裂或不裂,条形全缘。头状花序直立或稍下倾,有短梗,多数密集成狭长的复总状花序。9月至10月开花,花 *** 。瘦果细小,具冠毛,成熟时随风飞散。
蒌蒿每百克嫩茎叶含水分82克,蛋白质3.7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9克,胡萝卜素4.35毫克,维生素B0.3毫克,尼克酸1.3毫克,维生素C23毫克,还含有多种矿物质。
富含硒、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硒是 *** 极为重要的微量元素,缺硒可引发肝、心、脑、胃等四十多种疾病。锌具有补脑、防衰老的功效。普通植物中硒的含量极少,锌、铁的含量也不高,蒿茶中硒、锌、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很高。
六、蒌蒿的拼音
1、蒌蒿的拼音:【Lóu hāo】;蒌蒿,菊科蒿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蒌蒿的叶纸质或薄纸质,互生,正面绿色, *** 或近 *** ,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绵毛,多呈羽状深裂,裂片边缘有粗钝齿;花朵为小头状花序多数,近无梗,排列成密穗状花序,总苞片3~4层,花冠管筒状为淡 *** ;果实是瘦果卵形,略扁;花、果期在8~11月。
2、蒌蒿在中国东北、华北和中南地区多有分布和种植,蒙古、 *** 也有。蒌蒿喜温暖、耐湿耐肥,不耐旱,多生于海拔较低的湖边河岸。蒌蒿可采用 *** 繁殖、扦 *** 、分株和地下茎等繁殖法。一般多采用扦 *** 繁殖法。
3、《本草纲目》中记载经常适量饮用蒌蒿可以起到明目、生发、黑发、降压、降脂、止血、消炎、解热及防癌等功效,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乔吉《满庭芳》词:“蒌蒿香脆芦芽嫩,烂煮河豚”反映自古以来便有食用蒌蒿的传统,在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诗:“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中,芦蒿作为早春景象的 *** 所出现。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