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宋时间(北宋几年南宋几年)-百科-

南北宋时间(北宋几年南宋几年)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 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南北宋时间的一些知识点,和北宋几年南宋几年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宋朝的时间是多少
  2. 哪个朝代和南北宋并存
  3. 南北宋什么时候划分的南北宋的划分时间是什么时候
  4. 宋朝共几个皇帝南北宋一共有多少年

一、宋朝的时间是多少

1、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2、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 *** 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3、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4、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一级行政区划改为“路”。至道三年(997年)始定为十五路,包括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广南东、广南西五路。

5、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为利州、益州二路,分峡路为夔州、梓州二路。天禧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西二路。熙宁五年(1072年)分京西路为南北二路,分淮南路为东西二路,分陕西为永兴军、秦凤二路。之后又将河北路分为东西二路,分京东为京东东、京东西二路。

6、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盟约,约定灭辽后宋得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结果后来并未设置。建炎南渡后,宋朝设立两浙东、两浙西、江南东、江南西、淮南东、淮南西、荆湖南、荆湖北、重庆府、夔州、潼川府、京西南、成都府、利州、福建、广南东、广南西十六路。

7、宋朝共有四个京城,分别是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中国历史朝代)

二、哪个朝代和南北宋并存

1、主要有两个并立:辽(916年-1125年),北宋(960-1127年),西夏(1032-1227)并立.和南宋(1127-11279),金(1115—1234),西夏(1032-1227)并立.

2、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南宋建立,辽在南宋建立之前就灭亡了,所以辽,,金是与南宋不是并立的.

3、公元960年,后周将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北宋王朝逐步消灭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等割据 *** ,统一了从岭南至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4、与北宋并存的还有几个地方民族 *** ,在东北有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蕃和大理。宋与辽、西夏曾多次发生战争,最终达成和议,维持和平相处。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建立了金 *** ,定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公元 1125年至公元1127年,金相继攻灭辽和北宋,占据了淮河以北广大地区。

5、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称帝,后 *** 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建立了南宋。南宋建立之初,金军多次南侵,遭到宋军民的顽强抵抗,宋将岳飞等也曾北伐,收复了一些失地。公元1141年,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形成长期对峙局面。

6、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907- 1368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从 *** 割据若干民族 *** 并立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在经济上,重心南移,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向边疆地区扩展,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 :本阶段的 *** 局面经历了封建国家的再度 *** ——局部统一——民族 *** 的并立——全国重新统一的过程。五代十国的 *** 局面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北宋结束 *** 割据局面,但在全国的版图上还存在着辽、大理等发展 *** ,后来更陆续出现了西夏和金。因此北宋只是局部统一的朝代,而区别于大一统的汉唐。北宋亡后,又出现了南宋与金的对峙。直至 1279年,元 *** 凭借其强大的 *** 使全国重新归于统一。本阶段是我国封建社会 *** 集权 *** 的强化阶段。主要体现在北宋和元朝加强 *** 集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为巩固 *** ,本着“强干弱枝”的指导思想,解除 *** 和地方大将的兵权,使地方行 *** 和财 *** 分开,又在 *** 组织强大的禁军。这些措施避免了地方 *** 的再现,使北宋在 *** 上出现了稳定的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又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和 *** 数量的激增,造成北宋 *** 长期积贫积弱的局面。至北宋中期,已出现严重的财政、 *** 和边防危机。为缓和矛盾,富国强兵,宋神宗任命王安 *** 行变法。他制定了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和保甲法等措施,力图 *** 官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缓解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 *** 的财政收入。但由于用人不当,特别是新法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削弱了北宋 *** 的 *** 基础,遭到特权阶层的反对,新法没有成功。元朝统一全国后,为有效治理广阔的国土,实行行省制,初步奠定了后世省区的规模,并通过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等机构,有效地保证了 *** 对包括 *** 、 *** 在内的广大边疆地区的管辖,进一步强化了 *** 集权。经济:本阶段,在农业和手工业繁荣的基础上,商品经济获得显著发展。商业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已打破了唐朝“市”、“坊”的界限;货币种类繁多,尤其是北宋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民族 *** 的边境上,还兴起了“榷场”贸易。本阶段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南宋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的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地位。本阶段中国古代纺织业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南宋时,棉花种植推广,棉纺织工艺水平提高。到元朝棉花种植地区进一步扩大,棉纺织业逐渐取代丝织业成为纺织业的重心。民族关系:本阶段民族 *** 长期并存,战争连绵。尽管这些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这突出表现在战后的议和活动上,例如北宋和辽订立的“澶渊之盟”,有利于满足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增进了各族人民的友谊,加强了边疆地区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因此和平共处仍是本阶段民族关系的主流。特别是元朝统一后,又一次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现象,并出现了汉族外迁、形成新民族等新特点。对外关系:本阶段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重心发生明显变化。由于汉族 *** 相对弱小,控制区域有限,与外国的内陆贸易受阻,“丝绸之路”不复畅通。南宋时期,由于 *** 大力扶植,加之造船技术的进步,经济繁荣等便利条件,海路成为对外交流、贸易的重心。元朝时期,陆路交通和海上贸易均很发达,再次出现了对外交往繁荣发达的情况。文化:宋元文化高度繁荣,继续领先于世界,在天文历法、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活字印刷术、 *** 和指南针这三大发明均在本阶段外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南北宋什么时候划分的南北宋的划分时间是什么时候

1、北宋与南宋的历史阶段划分以南宋宋高宗赵构登基之年份(公元1127年)开始划分。在此之前为北宋王朝,在此之后为南宋王朝。

2、之所以出现北宋和南宋两个同姓王朝。是因为前期的宋朝京城在河南开封,地理位置在长江以北,故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北宋。而南宋的京城在淅江临安(今日的杭州),地理位置在长江以南,故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南宋。

3、宋朝本身并无南北宋之分,只是前一个宋朝被金灭亡了,原宋朝的皇室亲戚在杭州登基,划江而治,宣布继续是宋朝的 *** ,因为在长江以南,史称南宋,原来的那个被灭亡的宋朝史称北宋。公元1126年底,金兵攻破宋都城汴京,公元1127年四月,金掳走了宋皇帝宋钦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宋灭亡,到此为北宋。公元1127年五月,宋徽宗另一个儿子赵构逃到南京,即位为帝,即宋高宗,重建宋朝,后称为南宋。无论北宋南宋,皇帝都姓赵,都是血脉相传。

四、宋朝共几个皇帝南北宋一共有多少年

宋朝共历十八帝(赵匡胤、赵光义、赵恒、赵祯、赵曙、赵煦、赵佶、赵桓、赵构、赵旉、赵昚、赵惇、赵扩、赵昀、赵禥、赵㬎、赵昰、赵昺),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南北宋时间(北宋几年南宋几年)-第1张图片-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 *** 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

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

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赵匡胤( *** 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 *** ,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他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除此之外,还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即位后使用 *** 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

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 *** 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 *** 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

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赵桓(1100年―1156年),即宋钦宗(1126年—1127年),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个月。

赵桓生于元符三年(1100年),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晋爵定王,政和五年(1115年)立为太子,宣和七年(1125年),拜开封牧,不久受宋徽宗禅让登基,改元靖康。

钦宗与宋徽宗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 *** 汴京,却无力抵抗。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驾崩于燕京,终年57岁,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葬于永献陵。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大观元年五月(1107年6月),生于宫中,天 *** 聪明,博闻强记,拜检校太尉、定武军节度使。靖康之变后,金兵俘虏其父宋徽宗和其兄宋钦宗,灭亡北宋。

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市),建立南宋。在位期间,迫于形势民心,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击金军,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一味求和,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皇太子赵昚,尊号“光尧寿圣宪天体道 *** 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崩于德寿宫,时年八十一岁。

赵昺(zhào bǐng)(1272年-1279年),南宋第九位皇帝(1278年-1279年在位),宋末三帝之一,宋朝最后一位皇帝。

赵昺是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生母为俞修容。景炎三年(1278年)4月在冈州(今广东湛江硇洲岛)即皇帝位,改元祥兴。

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朝与蒙元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军被元军击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今新会崖门),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南宋覆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北宋 南宋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