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酷暑
又到三五好友
聚众吃海鲜的时候
在大快朵颐之前,先记住:
织纹螺有毒不能吃!
织纹螺有毒不能吃!!
织纹螺有毒不能吃!!!
织纹螺不仅不能吃,
生产销售织纹螺也违法!
一起来看看案例。
明知道有毒可抗不住“商机”的 ***
敖某、陈某、朱某是浙江省乐清市城东街道某村村民,2019年6月,她们将先前陆续从乐清市胜利塘海涂上捡得的织纹螺简单处理煮熟后,在明知织纹螺禁止销售的情况下,仍拿到菜市场上贩卖。
乐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乐清市 *** 局联合检查时查获。分别当场扣押了2.5至3.5公斤不等的织纹螺,经鉴定,该些织纹螺为半褶织纹螺。
6月29日,浙江省乐清市人民 *** 第三法庭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敖某、陈某、朱某因贩卖织纹螺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案。
乐清 *** 认为敖某、陈某、朱某明知织纹螺是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仍予以加工并销售,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鉴于她们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愿认罪认罚,且系初犯,依法免予刑事处罚。
在菜场贩卖时被现场查获
2016年11月16日15时30分许,被告人鲍某花在温州市龙湾区海城街道某菜场准备贩卖“乌螺”时,被 *** 机关现场查获,当场被扣押“乌螺”3.02千克。经鉴定,扣押的“乌螺”是织纹螺。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人民 *** 认为,被告人鲍某花违反国家规定,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其行为已构成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本案属犯罪未遂,且被告人鲍某花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被告人犯罪的事实、 *** 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及悔罪表现,免予刑事处罚。已扣押的3.02千克织纹螺,由扣押机关予以销毁。
织纹螺入酒吧菜单
2017年1月,被告人许某申、陈某武、林某兵、黄某蓉、方某滨、郑某、薛某、李某洲与赵某国、叶某远(均另案处理)等人合股在平阳县鳌江镇银泰城开设某酒吧,并共同商定酒吧对外销售食品菜单。
陈某武先后从陈某游(另案处理)处购得20余袋(约6.8公斤)织纹螺用于酒吧 *** 食用。期间,酒吧在被 *** 部门明确告知禁止销售织纹螺等食物的情况下仍继续对外销售织纹螺。
2017年4月19日晚, *** *** 在该酒吧卡座桌上查获织纹螺1盘、吧台冰箱内查获织纹螺0.5袋、厨房冰箱下层查获织纹螺4袋。经过称,整包成品织纹螺重约340克;经鉴定,涉案织纹螺为纵肋织纹螺。
*** 认为,被告人许某申、陈某武、林某兵、黄某蓉、方某滨、郑某、薛某、李某洲的行为均已构成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分别被判处免于刑事处罚至拘役四个月不等。
卖个螺就违法了?
那么织纹螺到底“毒”在哪里呢?
织纹螺中毒 尚无解 *** :
毒 *** 较强的织纹螺,成年人约食用10g螺肉就会出现一般的中毒症状,约食用50g至100g就能引起死亡。该 *** 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 ***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 *** 物。
法官提醒
海鲜的选择很多
大家不要购买、食用来路不明的水产品!
以免误食织纹螺中毒!
来源:温州市中级人民 *** 微信公众号
编辑:任喆
勿采勿食!福建一地发布紧急提醒紧急提醒!
当前
正值织纹螺生长旺季
许多人有食用它的习惯
殊不知,它和河豚鱼一样
体内积聚大量 ***
据了解,织纹螺俗称海蛳螺、麦螺或白螺,在福建省沿海均有分布,其本身无毒,但常因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 *** 而被毒化。市民食用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严重致死。
国家 *** 在2012年7月20日发布的《关于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公告》中明确规定:“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为此,近日
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
发布紧急提醒
广大市民切勿
擅自前往海边采捕贩售织纹螺
出外用餐不要食用织纹螺
若发现有经营者采购、
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
请立即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织纹螺分类。图源:人民日报
如何识别致命织纹螺?
织纹螺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 *** 螺带, *** 为淡 *** ,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
食用织纹螺后中毒,有哪些具体症状?
夏季是织纹螺食物中毒高发季节。误食织纹螺中毒的患者,早期表现为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不久即可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便血,进而出现口唇、舌尖及肢端麻木、四肢无力或肌肉 *** 、共济失调等神经 *** 症状。重症者出现瘫痪、言语不清、声嘶、紫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来源: 东南网
宁波一海鲜排挡售卖织纹螺被查,“一颗就可能使人丧命”来源:澎湃新闻
宁波象山县一家海鲜夜排挡被执法人员现场查扣1.83千克“致命”织纹螺,澎湃新闻8月21日从宁波市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该案已移送警方查办。
日前,象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鹤浦所在夜排档开展织纹螺、河豚鱼、圆尾鲎等有毒有害食品专项检查,检查食品摊贩7家,发现1家涉嫌销售织纹螺,现场扣押1.83千克。
织纹螺的外形与普通海螺相似,误食会引发头晕呕吐,口唇、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严重的可能致死。据介绍,织纹螺的毒 *** 主要源于其摄食有毒藻类或其他有毒物质,从而产生 *** *** 贝类 *** 。春夏“赤潮”发生时,织纹螺体内的毒 *** 大增,以“石房蛤 *** ”最为致命,是已知毒 *** 最强的海洋生物 *** 之一。经检测,该 *** 对 *** 的经口致死量为0.54—0.9毫克,且无特效 *** ,一颗织纹螺就有可能致人丧命。据宁波媒体报道,6月,一名从事海产品养殖的女子捕捞织纹螺食用,出现恶心呕吐等,抢救中一度心脏骤停,之后转入ICU治疗,病情改善。
澎湃新闻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织纹螺属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原 *** 2012年的公告禁止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但近年售卖织纹螺的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去年,浙江三门县市场监管局联合警方查获多起非法销售织纹螺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人,查扣织纹螺800多斤。2020年,宁波北仑一海鲜店商户因销售织纹螺被判处 *** 10个月。
千万别碰!女子吃完两大捧,心跳骤停!医生提醒:吃一个就可能致命织纹螺是有毒生物,毒 *** 比 *** 还要高百倍。毒 *** 较强的织纹螺,每克螺肉的毒力可以达到上百个鼠单位,也就是说,成年人约食用10g这样的螺肉就会出现一般的中毒症状,约食用50g至100g就能引起死亡。
大家一定要注意啦
千万别食用织纹螺
来源:新闻晨报
织纹螺和河豚鱼一样
体内积聚了大量 ***
一颗小小的织纹螺有可能致人丧命
至今没有特效 ***
它是国家禁止买卖的有毒海鲜
但一些商贩和饭店业主在利益的驱使下
仍在偷卖织纹螺
1 成功捣毁非法购销织纹螺买卖链
20余人 ***
近日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 *** 局森林 *** 大队
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成功捣毁非法购销织纹螺买卖链
截至5月23日
警方在三门、宁波、象山等地
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人
查扣织纹螺800多斤
4月27日,三门县 *** 局森林 *** 大队接到群众举报,称市场上有人私下 *** 织纹螺,一些饭店老板也在私下向顾客高价卖织纹螺。
接警后, *** 会同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进行暗中调查取证,发现市场上确实有人在 *** 家禁止买卖的织纹螺,一些烧烤摊和饭店也私下 *** 织纹螺,他们为招揽生意还把织纹螺拍成 *** ,分发在社交平台上,以此吸引顾客前来消费。
*** 顺藤摸瓜,找到贩卖织纹螺的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据了解,王某是三门本地人,他一直从事海鲜生意,也经常从外地收购织纹螺运到三门 *** ,很多客户都知道他有织纹螺货源。
“我知道买卖织纹螺是犯法的,但市民爱吃,利润高,畅销……所以在禁渔期前,还囤了大量织纹螺。”在利益面前,王某不惜以身试法,多次前往宁波、象山等码头收购零散的织纹螺进行非法获利。
目前,王某等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被依法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2 如何识别致命织纹螺?
外形特征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它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 *** 螺带, *** 为淡 *** ,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
中毒症状
每年夏季,都是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误食织纹螺中毒的患者,早期表现为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不久即可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便血,进而出现口唇、舌尖及肢端麻木、四肢无力或肌肉 *** 、共济失调等神经 *** 症状。重症者出现瘫痪、言语不清、声嘶、紫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国家 *** 已明令禁止销售经营织纹螺,但近年沿海地区仍频发因食用织纹螺而中毒死亡的事件。
3 警方提醒
1.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2.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在任何季节购买、采捕、食用织纹螺。一旦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 *** 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
3.消费者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应当
及时拨打12345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不是海锥!千万别吃!一颗致命!天气逐渐热起来
小烧烤眼看又要火起来了,
海锥儿可是大排档的美味啊,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
最近还是不要吃了吧!
因为它和有 *** 的织纹螺
长得实在太像了!
织纹螺的毒 *** 有多强?
一颗致命!
(以下是织纹螺本螺了)
??
织纹螺汛期已经到来!!
一颗就可致命!!
紧急提醒
每年4—9月是织纹螺旺汛期
同时也是织纹螺毒 *** 最强的时候
织纹螺味道鲜美,是沿海群众喜爱的“下酒菜”。但有些织纹螺种类体内含有 *** *** 神经 *** ,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 *** ,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少量食用即可致人死亡,是名副其实的“餐桌 *** ”。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 *** 物。
近年来,各地误食织纹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国家明令禁止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为了避免中毒事件发生,建议广大市民朋友不要购买食用不懂识别的螺类产品。不小心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 *** 症状,须立即到医院就诊。
夏季海鲜食用十问
织纹螺到底长啥样?哪些海鲜能够安心食用?记者就此咨询了食 *** 监部门和水产品专家。
Q 织纹螺长什么样?
A 织纹螺俗称海狮螺、麦螺或白螺,尾部较尖,细长,长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
Q 我省出现过织纹螺中毒情况吗?
A 织纹螺在我省营口海域有捕捞,沈阳出现的织纹螺也多是营口出产。沈阳每年 夏季都有误食织纹螺中毒的。
Q 织纹螺体内到底有什么毒害?能否剔除?
A 织纹螺本身无毒,其致命的毒 *** 是在生长环境中获得的。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水和及生活污水等大量排入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夏季赤潮中的藻类有些能够产生 *** ,织纹螺由于摄食有毒藻类等而被毒化,毒 *** 大增。织纹螺的主要 *** 是 *** *** 贝类 *** ,类似于河豚鱼 *** ,中毒病人主要呈神经 *** *** 症状,死亡率较高。
Q 织纹螺中毒后会有什么症状?
A 织纹螺的 *** 对 *** 的经口致死量为0.54~0.9毫克,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很可能致人死命。人食用后会因神经传导中断而中毒,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
Q 海锥能食用吗?
A 有一些海螺无毒可以食用。比如“海锥”,也叫“海瓜子”、“玻璃牛”等,主要分为圆形和长锥形。虽然其在外型上和织纹螺相似,但是却可以食用。您在购买海螺的时候可以根据颜 *** 分织纹螺和海锥,海锥的颜色偏黄,而织纹螺呈灰黑色。
Q 生活中怎样选购海鲜,尤其是易中毒的贝类?
A 市民在选购海鲜是要尽量购买鲜活的,尤其是不要购买已死亡的贝类。购买地点更好到正规的有监管的大型农贸市场或者水产品 *** 市场。
Q 在家怎么加工贝类等海鲜?
A 加工新鲜贝类时要去除中肠腺等内脏,更好不食用蒸煮贝类的汤汁,避免暴食。
Q *** 海鲜时注意什么?
A 不要捕捞、销售有毒赤潮海域的贝类;食品企业加工贝类时,要去除中肠腺等内脏;餐饮业加工贝类时,要弃掉蒸煮贝类的汤汁。
Q 市民到哪些地方吃海鲜安全可靠?
A 要选择具备有效的《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合法有人监管的餐饮单位。
Q 吃海鲜中毒怎么处理?
A 除立即就医外,发生食物中毒的,应向当地食品 *** 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向96151或12331投诉举报,同时注意保留疑似有毒食品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证据。
织纹螺如何识别:
辨识有毒织纹螺
来源:辽沈晚报
天气暖和了,各种小海鲜也开始上市了,可是怎么辨识怎么做却千头万绪的,不妨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小海鲜做法”,你就可以从从容容地外出采购,放放心心的回家烹饪了!下图就是在今日头条APP上方搜索框里搜索出来的“小海鲜的做法”结果,你也来试试吧!
宁波象山县一家海鲜夜排档被执法人员现场查扣1.83千克“致命”织纹螺,澎湃新闻( *** the *** *** )8月21日从宁波市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该案已移送警方查办。
光明网 图
日前,象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鹤浦所在夜排档开展织纹螺、河豚鱼、圆尾鲎等有毒有害食品专项检查,检查食品摊贩7家,发现1家涉嫌销售织纹螺,现场扣押1.83千克。
织纹螺的外形与普通海螺相似,误食会引发头晕呕吐,口唇、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严重的可能致死。据介绍,织纹螺的毒 *** 主要源于其摄食有毒藻类或其他有毒物质,从而产生 *** *** 贝类 *** 。春夏“赤潮”发生时,织纹螺体内的毒 *** 大增,以“石房蛤 *** ”最为致命,是已知毒 *** 最强的海洋生物 *** 之一。经检测,该 *** 对 *** 的经口致死量为0.54—0.9毫克,且无特效 *** ,一颗织纹螺就有可能致人丧命。据宁波媒体报道,6月,一名从事海产品养殖的女子捕捞织纹螺食用,出现恶心呕吐等,抢救中一度心脏骤停,之后转入ICU治疗,病情改善。
光明网 图
澎湃新闻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织纹螺属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原 *** 2012年的公告禁止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但近年售卖织纹螺的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去年,浙江三门县市场监管局联合警方查获多起非法销售织纹螺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人,查扣织纹螺800多斤。2020年,宁波北仑一海鲜店商户因销售织纹螺被判处 *** 10个月。
不要吃!不要吃!不要吃织纹螺
一种国家禁止销售和食用的生物
普通人吃上一颗
就可能致死
但在利益面前
一些不法分子仍在偷卖织纹螺
织纹螺 资料图/人民日报
浙江一地查扣织纹螺800多斤
近日,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 *** 局森林 *** 大队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成功捣毁非法购销织纹螺买卖链。截至5月23日,警方在三门、宁波、象山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人,查扣织纹螺800多斤。
4月27日,三门县 *** 局森林 *** 大队接到群众举报,称市场上有人私下 *** 织纹螺,一些饭店老板也在私下向顾客高价卖织纹螺。
接警后, *** 会同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进行暗中调查取证,发现市场上确实有人在 *** 家禁止买卖的织纹螺,一些烧烤摊和饭店也私下 *** 织纹螺,他们为招揽生意还把织纹螺拍成 *** ,分发在社交平台上,以此吸引顾客前来消费。
*** 顺藤摸瓜,找到贩卖织纹螺的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据了解,王某是三门本地人,他一直从事海鲜生意,也经常从外地收购织纹螺运到三门 *** ,很多客户都知道他有织纹螺货源。
“我知道买卖织纹螺是犯法的,但市民爱吃,利润高,畅销……所以在禁渔期前,还囤了大量织纹螺。”在利益面前,王某不惜以身试法,多次前往宁波、象山等码头收购零散的织纹螺进行非法获利。
目前,王某等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被依法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2021年,宁波市海曙区 *** 以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判处傅某 *** 8个月,并支付销售所得价款10倍的惩罚 *** 赔偿金40万元。
据悉,织纹螺含有河鲀 *** ,加热、盐腌、暴晒等加工方式均无法将毒 *** *** 分解,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就可能致人于死地。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 *** 。
多地提醒:勿食织纹螺!
国家 ***
已明令禁止销售经营织纹螺
但近年我省沿海地区
仍频发因食用织纹螺
而中毒死亡的事件
织纹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近期,广东已有多地发布警示,提醒市民勿食织纹螺。
4月28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醒,其中提到“不食用野蘑菇、鲜黄花菜、河豚鱼、织纹螺以及一些可能具有毒 *** 或有寄生虫风险的产品”。
随后,佛山、韶关等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发布了食品安全消费提醒,其中提到“不食用野蘑菇、鲜黄花菜、河豚鱼、织纹螺以及一些可能具有毒 *** 或有寄生虫风险的产品”。
此外,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也在近日发布提醒,学校食堂要禁用织纹螺等食品。
织纹螺 资料图/健康象山
如何识别致命织纹螺?
外形特征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它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 *** 螺带, *** 为淡 *** ,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
图/健康象山
中毒症状
织纹螺是有毒生物,毒 *** 比 *** 还要高百倍。由于海洋环境受到污染,“赤潮”频发,使织纹螺体内“石房哈 *** ”毒 *** 大增。经检测,该 *** 对 *** 的经口致死量为0.54毫克-0.9毫克,也就是说,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就有可能致人丧命。
误食织纹螺中毒的患者,早期表现为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不久即可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便血,进而出现肢端麻木、四肢无力或肌肉 *** 等神经 *** 症状。重症者出现瘫痪、言语不清、声嘶、紫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转发周知!
综合:极目新闻、羊城晚报、台州 *** 、健康象山、广东市场监管、佛山市场监管、韶关市场监管、深圳特区报
来源: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莆田端午过五天,旧时好吃麦螺,如今万万吃不得端午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莆田人本就爱热闹,要不怎么会有闹一整月的元宵。这过端午,莆田也特有讲究,要过整整五天,如过去民间童谣所唱“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龙船。”从初一到初五,每天都有花样。
央视报道莆田端午习俗
初一吃糕是莆田民间一直有的风俗,以前寓意六月的早稻能有个好的收成,初二吃粽子,初四挂艾草,初五赛龙舟,这些和全国各地都差不多。而“初三螺”就有说法了,这个螺还不是一般的螺,指的是麦螺,也称织纹螺,民间有俗语称“五月初三吸食麦螺,会增长脖子,医治短脖病。”
当然,现在来看,这句俗语问题很大,因为织纹螺是有毒的,每年端午前夕,莆田食 *** 监部门都会发通知,提醒“初三吃螺,切勿吃麦螺”,同时执法人员还会在各个市场明察暗访,严查严惩销售麦螺。
为何部门管得如此严格,因为过去几年,吃麦螺中毒事件频发,民众又觉得过去吃了都没事也不怕,还会冒险买卖食用。据了解,麦螺本身无毒,但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河豚 *** ”,一旦中招没有特效 *** ,非常危险!
当地媒体罗列部分群众食用麦螺中毒事件
过去,大家爱吃麦螺,但因为资讯不发达,即便出现吃麦螺中毒事件,也没有传开,甚至食用者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一回事。所以,并不能说“以前吃麦螺都i没事”,这就好比大家总是讨论谁抽烟一辈子身体也都好好的,那些只能算“ *** 者”,而真正抽烟出问题的大有人在,只是大家不关心而已。
所以,端午安康,远离麦螺!
织纹螺
一种国家禁止销售和食用的生物
普通人吃上一颗
就可能致死
明知织纹螺有 ***
傅某仍自作聪明地
加工销售织纹螺
短短两个月售出400余份
织纹螺。图/健康象山
一次聚会上,浙江宁波的傅某偶然吃到一种鲜美的小螺,朋友说这叫割香螺(织纹螺),因为曾发生过中毒事件,被国家明令禁止销售。朋友感慨道,这种螺又贵又难买,想一饱口福不容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傅某感觉自己抓到了“致富商机”:织纹螺虽说有毒,但自己吃了不也好好的吗?所谓中毒不过是小概率事件,加工时处理得干净些就行了。如果自己能把生意做起来,那还不赚得盆满钵满!
随后,傅某前往码头想方设法搞来货源,还租赁房屋、购置设备、挖掘“秘方”,通过微信开始“生意”。一开始,买者多是朋友,傅某不好意思收钱。随着生意日渐红火,越来越多人添加傅某微信买螺,傅某还雇佣了员工帮他加工送货。
直至被警方查获,短短两个月,傅某以每份120元的 *** 售出400余份织纹螺,销售额达4万多元。经检测,上述织纹螺含有河鲀 *** ,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
被警方查获后,傅某仍心存侥幸。见微信有不知情的客人发来求购信息,他便将订单及 *** *** “教”给妻子马某,在取保候审期间通过妻子又完成了2笔订单。马某因仅参与这2笔订单,犯罪情节轻微,认罪态度良好,检察机关依法对其作出不 *** 决定。而傅某知法犯法又再三试法销售织纹螺的行为,不仅触犯刑法,还侵害了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近日,宁波市海曙区 *** 以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判处傅某 *** 8个月,并支付销售所得价款10倍的惩罚 *** 赔偿金40万元。
检察官提醒:
割香螺学名织纹螺,含有河鲀 *** ,加热、盐腌、暴晒等加工方式均无法将毒 *** *** 分解,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就可能致人于死地。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 *** ,希望大家提高警惕,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新闻多看点
如何识别致命织纹螺?
外形特征: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它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 *** 螺带, *** 为淡 *** ,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
图/健康象山
中毒症状:
织纹螺是有毒生物,毒 *** 比 *** 还要高百倍。由于海洋环境受到污染,“赤潮”频发,使织纹螺体内“石房哈 *** ”毒 *** 大增。经检测,该 *** 对 *** 的经口致死量为0.54毫克-0.9毫克,也就是说,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就有可能致人丧命。
误食织纹螺中毒的患者,早期表现为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不久即可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便血,进而出现肢端麻木、四肢无力或肌肉 *** 等神经 *** 症状。重症者出现瘫痪、言语不清、声嘶、紫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这些东西有毒
严重可能危及生命!
羊城晚报综合浙江法制报、健康象山、@人民日报
来源: 南国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