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骨鱼面,黄骨鱼面条的家常做法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86 0
野钓黄颡鱼,最简单实用的钓法,白天夜钓都好使

黄颡鱼的钓法较多,比如长竿短线七星漂朝天钩钓法,比较适合多窝走钓,尤其适合找水下有障碍物的地方垂钓。还有竖漂钓组,加上夜光棒主要用户夜钓。还有比较简单的 *** 杆钓,就是小竹竿绑上鱼线和鱼钩,挂饵后扔到水中,竹竿 *** 在岸边,这种钓法也叫懒人钓法。黄颡鱼有昼伏夜出的习 *** ,不过春秋两季觅食比较旺盛,是全天都进食的季节,尤其是在春季。如果是夏季垂钓,更好是选择夜钓。

野生的黄颡鱼有个比较典型的习 *** ,那就是有筑巢的习惯,喜欢在水下石缝、水草区域、桥墩附近、树桩附近筑巢,有一定的领地意识,这个习 *** 就造成了野生的黄颡鱼不成群进食。所以野钓黄颡鱼时,走钓才是比较常见的钓法。就算是打窝,因为黄颡鱼的领地意识,往往也不能成群,一个窝点也就能钓2、3条而已。比较简单有效的钓法,其实是串钩钓法,不但适合白天使用,夜钓也是绝佳的选择。

黄颡鱼在春季的开口时间跟鲫鱼差不多,在小水面腥味面饵钓鲫鱼时往往也能碰上几条,可见黄颡鱼也是比较耐寒的一种鱼类。串钩钓黄颡鱼的优势就在于不用怎么照看,所以很多钓友都是正常玩玩手竿,顺便照看1、2根抛竿。这是因为黄颡鱼的进食非常凶猛,很容易把鱼钩吞到肚子里,根本就不用太注意提竿时机,也很少出现跑鱼的情况。钓黄颡鱼的串钩建议自制,子线不用太粗,1号左右就行,子线的数量一般是有 *** 的,更好是3、4根,子线的间距可以稍大一些。因为黄颡鱼被钓到之后挣扎比较厉害,可以减少缠线的情况出现。

鱼钩不用太大,但是必须有倒刺,其实目的并非是为了减少跑鱼,而是饵料方便挂饵料。鱼钩要求锋利而且是宽门的鱼钩,通常来说,凡是抛竿一类的钓法中,都建议使用短柄宽门的鱼钩,因为刺入的角度更大,鱼被勾的更加牢靠一些。对抛竿基本没要求,因为完全不用钓的过于深远。饵料的选择比较多样,蚯蚓、红虫,或者鸡肝切条挂钩,这些都是黄颡鱼比较喜欢饵料。抛竿之后注意把鱼竿在岸边放平,确保鱼钩全部躺底,这也是钓黄颡鱼的关键。

黄颡鱼喜欢小水面,静水,老水,更好是选择野河或者较大水面的小支汊垂钓,里面黄颡鱼的数量会多很多。如果白天钓黄颡鱼,可以选择浑水的湾子,水草周边等位置,抛竿不要过于深远,离岸距离在15米以内就行。因为黄颡鱼是肉食 *** 的鱼类,主要进食水中的小虾、小鱼以及水下的软体动物,在春季时这些食物都在比较暖和的浅水区域,所以反而不要钓得过于深远。如果是选择夜钓黄颡鱼,建议钓明水浅滩就行,或者是找有桥的地方钓桥墩。可以在竿稍上绑上夜光棒(或者铃铛),这样就便于晚上看竿稍了。

钓黄颡鱼的时候更好是不用鱼护,而是带个水桶。干毛巾必备,为主方便抓鱼。摘钩器也是必备的,几乎没有哪条黄颡鱼是能够轻松摘下鱼钩的。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特种水产】黄颡鱼怎么养?从繁育到养殖,饲育管理是关键

说起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有的地方也叫黄骨鱼、嘎牙子、昂刺鱼、黄鳍鱼,这种鱼广泛分布于珠江、长江、松花江、黑龙江等南北水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优质淡水鱼类。黄颡鱼肉质鲜嫩、营养美味、经济价值高,不仅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海外地区也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2018年,我国全国黄颡鱼养殖产量的高达48万吨,占全国淡水鱼养殖总产量的1.65%,在单品产量上成功排进前10名。关于我国黄颡鱼养殖,湖北省一直保持着“龙头”地位,占全国总产量的28.44%,其次是浙江(16.46%)、江西(11.02%)。小小的一条黄颡鱼,近几年掀起了一股又一股养殖热潮,发展势头相当强劲。

那么,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特种水产养殖品种之一,黄颡鱼有哪些养殖特点?如何养殖黄颡鱼才能健康高产呢?

了解黄颡鱼,还是要从生物学特征入手

  • 一、黄颡鱼的外观特征

黄鳝鱼属于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吻部圆钝扁平、胸鳍和背鳍均有硬刺、身体青黄且伴有不规则褐斑,这些都是黄颡鱼的标志 *** 特征。

黄骨鱼面,黄骨鱼面条的家常做法-第1张图片-

神奇的是,黄颡鱼胸鳍部位的硬刺在活动时还能够发出“嘎吱”的声音,如果用手抓住其中一侧的硬刺,另一侧还可以继续发出声音。

▲黄颡鱼的背面观和腹面观

黄颡鱼为什么能发出这种奇怪的声音呢?

通过解剖黄颡鱼的胸鳍骨根部可以发现,胸鳍骨末端与中轴骨相连处是一个半月形的关节,该关节外侧粗糙,内侧光滑,抓住胸鳍稍微向外拉扯就可以发出“嘎吱”的声音。因此,黄颡鱼的“叫声”与口腔或鱼鳔的震动无关,而是因为胸鳍骨末端关节面的相互摩擦产生的。

▲黄颡鱼胸鳍和背鳍前端的硬刺

另外,黄颡鱼还有4对须,属于触觉 *** ,能够帮助它们在浑浊的水中找到食物。黄颡鱼的食 *** 很广,尤其偏爱荤食,幼年时期的黄颡鱼喜欢吃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的幼虫,成年以后则以小型鱼虾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在其他鱼类的繁殖季节,黄颡鱼还经常吞食其它鱼类的鱼卵(可能成为敌害鱼种)。

规格大小不同的黄颡鱼在食 *** 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体长2~4厘米的黄颡鱼,主要以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体长5~8厘米的个体,主要摄食各种水生昆虫和浮游动物;超过10厘米的个体,除了喜欢捕食各种天然的饵料生物外,还喜欢人工配制的荤腥颗粒饲料。

  • 二、黄颡鱼的养殖特点

作为典型的温水 *** 鱼类,黄颡鱼在6~38℃的范围内都能够正常存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28℃。与其他鱼类相比,黄颡鱼耐低氧的能力较差,当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在3mg/L以上时生长体征表现正常,但是低于2mg/L就会出现浮头,低于1mg/L时就会大量窒息死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增氧。

大型黄颡鱼一般在200~300克之间,但在自然条件下这种鱼的生长速度非常慢,长到这么大可不容易。初孵仔鱼生长1年,体长可以长到5.6厘米,体重5.7克;生长2年体长才9.83厘米,体重20.6克;生长3年体长可以达到13.5厘米,体重36.1克;生长5年体长17.7厘米,体重81.3克。以上数据都是在实验中得到的平均值,这种生长速度显然难以满足养殖需求。

但是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饵料充足、营养供应全面、水温控制得当,黄颡鱼基本上在当年就能达到上市规格。

黄颡鱼的人工繁育:高利润、高技术、高门槛

随着黄颡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苗种需求量肯定也会随之升高,因此黄颡鱼的人工繁育也就顺其自然,成为了缺口很大的高利润行业。

  • 1.人工繁育:雌雄鉴别与亲鱼选择是基础

用于繁育的黄颡鱼亲鱼一般来自于良种场或江河、湖泊、水库,也可以在养殖池塘中选育。亲鱼要选择体质健壮、个体硕大、品种纯正、鳍条完整、无病无伤、 *** 腺成熟的2龄以上个体,雌 *** 重量要达到100克以上,雄 *** 个体200克以上。

黄颡鱼的雌雄 *** 状也比较容易区分,雄 *** 黄颡鱼在臀鳍前端有一个突出的0.5~0.8厘米的 *** 突,雌 *** 个体则没有 *** 突。另外,雄鱼形体大又长、腹部紧实,雌鱼形体则短而粗、腹部膨大柔软。

▲▲选用的亲鱼规格要大、体质要好

如果还是感觉难以区分,这里再提供一个简单的 *** :看腹部小孔的数量。雄 *** 黄颡鱼腹部只有一个开孔,即泄殖孔,而雌 *** 黄颡鱼腹部则有两个开孔,分别是 *** 孔和泌尿孔

  • 2.亲鱼的培育

在放养亲鱼前要用3%~4%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分钟,这是为了减少感染,也是提高繁殖成功率的关键。亲鱼的放养密度一般为:每公顷放养1800~2300尾,雌雄比例控制在1:1.2左右。在每年的3月上旬,需要动用一定的人力将雌雄亲鱼分到不同的池塘单独培育。

在亲鱼培育期间,水温高于15℃就可以开始投饵,一般以新鲜的小鱼小虾为主,每天的投喂量是亲鱼体重的3%~4%。到5月份上旬,每天投喂2次即可;5月中旬以后,雌雄亲鱼进入 *** 腺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的投喂次数增加到3次,每餐控制在一个小时内吃完即可。

  • 3.亲鱼的人工催产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催产 *** 物有脑垂体(PG)、绒毛膜 *** (HCG)、排促排卵素(LHRH-A,又叫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的类似物)以及多巴胺(RES)等等。这些 *** 物的作用就是代替雌雄亲鱼在自然状态下所受到的生理及生态 *** ,2~3种催产 *** 物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在注射催产激素时,雌鱼一般采用两次注射法,第1次占注射总量的 10%,第2次注射剩余全部剂量,雄鱼只注射一次就可以了,剂量为雌鱼的50%~60%

注射 *** 有两种:胸鳍基部注射和背部肌肉注射

  • 胸鳍基部注射:这种注射 *** 效果更好,但如果 *** 作不慎,对亲鱼造成的伤害也更大。注射时针头 *** 胸鳍基部2~3毫米,注射方向与体轴腹面呈45度,注射 *** 量控制在0.1~0.2毫升/尾。
  • 背部肌肉注射:这种 *** 对亲鱼造成的伤害较小,但催产效果也略差。注射时针头 *** 背鳍下方肌肉丰满处,顺着鳞片向前刺入肌肉1~2厘米。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并用碘酒涂擦注射口消毒,以防感染。

黄颡鱼鱼卵的人工孵化:脱粘后转入孵化环道

人工 *** 后, *** 卵可自然孵化。成功 *** 的卵为 *** ,表 *** 有粘 *** 。由于卵的比重 *** 大,因此在静水中会沉在水底。为减少死卵,孵化期间应用10毫克每升的亚甲基兰溶液浸泡2~3次,孵化温度控制在22~29℃之间。一般而言,经过56~62个小时的孵化, *** 卵就开始脱膜了。

对于粘 *** 卵,生产上一般采用滑石粉和黄泥浆脱粘,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黄泥浆脱粘法

  • 黄泥浆脱粘法:将黄泥与水按照1:5的比例配制成黄泥浆,20~30万枚 *** 卵用4~5公斤的黄泥浆脱粘。用手不断搅拌,粘土微粒就会自行粘附在 *** 卵表面使之失去粘 *** 。黄泥浆搅拌5~6分钟后,将脱粘后的卵粒按照40~60万/立方水体的密度放入孵化环道中进行流水孵化即可。
  • 孵化环道孵化脱粘后的 *** 卵:环道中的溶解氧含量要达到5mg/L以上,此外池壁要保持光滑,水流速度要保证 *** 卵能够均匀上下翻动。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清洗一次过滤纱窗,以免部分坏卵堵塞网孔。维持孵化条件2~3天后, *** 卵可以孵化出仔鱼了。

接下来就是黄颡鱼鱼苗的培育了(鱼苗标粗与下塘)

  • 1.鱼苗的标粗(中间培育)

刚开始孵化出的仔鱼体质虚弱,往往需要通过一个中间的培育过程来强化体质,增强营养,这个过程被称为暂养、标粗或者中间培育

▲▲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黄颡鱼幼苗

标粗池一般用小水泥池或者40~50目的网片做成小网箱,每立方水体可以放养1.5万-2万尾鱼苗,水深维持在0.6~0.8米即可。为减少敌害生物的侵扰,在入水口要用40目的纱绢过滤,在后期鱼苗下塘后也是如此。

如果选用网箱标苗,那么深度控制在0.3~0.8米均可,每立方米放养0.8万-1.2万尾左右。同时要保证水质清洁,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g/L

  • 2.鱼苗下塘

标粗进行10~15天后,鱼苗的规格已经达到5-8mm左右,这一阶段的鱼苗称为“水花”。

鱼苗下塘前的10天,要用生石灰或者漂 *** 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在清塘 *** 物的毒 *** 消失之后(生石灰 *** *** 失效时间为7~10天,漂 *** 失效时间为4~5天),再将已经发酵腐熟后的有机肥作为基肥,进行肥水工作。

▲黄颡鱼幼龄鱼种

池塘中水色形成、轮虫的繁殖达到高峰期时是鱼苗下塘的更佳时机。鱼苗下塘后食 *** 会发生一系列转变,从原来的幼虫无节幼体到小型枝角类再到大型的桡足类,这些天然的生物饵料完全都是由池塘提供的,因此在养殖前期并不需要投喂人工饲料。

鱼苗下塘10~15天后,基本都能长成1.5~2厘米的稚鱼,被称为“乌仔”;鱼苗下塘20~30天后,长成体长3厘米的“夏花”——这一阶段的鱼苗就可以开始 *** 了。

黄颡鱼的成鱼养殖及管理:决定效益的关键环节

每年的3~4月是放养黄颡鱼鱼种的更佳时间,每公顷水面可以放养20克的鱼种3万-7.5万尾。当然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搭配1500~2300尾团头鲂(体重100克左右)、750~1200尾鳙鱼(体重50克)、3000尾鲢鱼(体重50克)。

注:配养鱼种的放养数量还是以1公顷水面计算,具体放养密度可根据当地的情况灵活确定,以上方案仅供参考。

在以上混养品种中,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鳙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团头鲂则可以消灭底栖生物和部分残饵,因此各个鱼种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充分利用池塘的水层空间以及营养物质,使养殖效益达到更大化。

▲黄鳝鱼的混养品种,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是:团头鲂、鳙、鲢、黄颡鱼。

黄颡鱼的混养也大有学问,并不是所有的水产品种都适合与黄颡鱼混养在一起。由于黄颡鱼本身是肉食 *** 的,因此像淡水沼虾、淡水螯虾、小型鱼类等并不适合与黄颡鱼混养。

此外,在日常的养殖管理中,要坚持“四定”投喂: *** 、定时、定质、定量

  • *** :饲料每次投喂时的位置要固定,更好投在料台上,不要随着鱼群位置的变动而变化,否则摄食效率会大大降低。
  • 定时:每天早上的7-8点,投喂当天饲料总量的1/3,下午的5-6点,再投喂剩余的2/3,每次投喂30分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投料节奏可以按照“先慢-后快-再慢”的规律进行。
  • 定质:每次投喂时,饲料要保证新鲜不变质,根据鱼种实际的生长情况适当加入饲料添加剂、营养强化剂、诱食剂等。
  • 定量:每天的投料量根据水温、天气、鱼苗规格等灵活调整,吃料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如果吃料速度减慢,就要及时检查原因,尤其要注意检查是否发生了细菌 *** 肠炎等病害。

总结

黄颡鱼在我国各大城市有很高的需求量,近年来全国的养殖产量也在不断升高,市场 *** 也一直相对坚挺,总体来说有着很不错的养殖前景。在大宗淡水鱼跌成“白菜价”的当下,黄颡鱼无疑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黄鳝鱼养殖前景广阔。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黄颡鱼的生态养殖及混养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全雄黄颡鱼等优良品种也得到大力推广,苗种培育也因此成为了近年来新兴的暴利行业。在养殖过程中只要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经验,坚持做好科学投喂与管理,想要获得高产能、高效益还是大有希望的!

点击下方 *** ,了解更多~


关于黄颡鱼的养殖前景,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水产养殖# #黄颡鱼# #饲料# #三农# #?我要上头条#

瓠子黄骨鱼汤的做法

前两天买鱼红烧了,现在就换个做法,用这黄骨鱼做个汤吧。看着菜摊上的瓠子绿油油的,想着用它与黄骨鱼炖汤味道肯定不错,就买了根回来。其实做鱼汤很简单,先要用少许油将黄骨鱼煎一下,这样有了油脂就很容易炖煮出奶白色的汤来,再加入瓠子一起煮熟,加盐调味即可。这菜味道鲜美,儿子非常喜欢喝,连吃了三条鱼,喝了三碗汤, 还舍不得放下筷子。。。

By 斯佳丽 【豆果美食官方认证达人】

用料
  • 黄骨鱼 6条
  • 瓠子 1根
  • 姜片 3片
  • 胡椒粉 适量
  • 油盐 适量

做法步骤

1、准备好原材料;

2、热锅凉油, 先将姜片放入里面爆香;

3、再放入黄骨鱼进去煎一下;

4、一面煎好后翻一面;

5、倒入适量的水炖煮;

6、加入瓠子一起煮;

7、 炖煮到汤色奶白,瓠子透明后加入适量的盐和胡椒粉调味,盛入钵中。

8、端上桌了。

小贴士

1. 先爆香姜片; 2. 用少许油将黄骨鱼煎一下味道更香,注意只需翻一次面即可,3. 黄骨鱼比较嫩, 所以煮的时间不宜长,而瓠子不易熟,所以可以一起下锅炖煮, 最后加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

----------

豆果美食,家庭厨房领域更大的美食社区及交易平台;

100万道美食菜谱,任您挑选,可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豆果美食】App查看。

钓鱼回家给媳妇吃系列之黄骨鱼篇

开篇先向不怕晒,不怕饿,不怕黑,不怕困,不怕蚊虫叮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危险的钓鱼人致敬!!

这个周计划主钓黄骨鱼鲶鱼,或许人跟钓鱼的环境有关,钓鲤鱼敞亮,钓鲶鱼昏沉。这个周狼狈的垂钓要从周五晚上说起,先发盆龙虾压压惊!!且听我慢慢说来!

时间周五晚上9:30,地点莱阳沐浴水库,天气阴天时不时下点小雨由于天气预报显示阴天所以判定晚上不会有大雨,果断开车前往沐浴水库,到了沐浴水库之后发现水库附近刚修了路,水泥路没有干透不让车开到库边,所以只能步行先下去库边打探一下情况,从车上拿下帽夹灯, *** 和工兵铲(拿工兵铲纯属壮胆)向水库走去。阴沉的天空,潮湿的空气,漆黑一片,四周一点亮光也没有, *** 也显得如此昏暗,周围虫兽的声音。试着用手电照向水面,什么也看不见,异常的恐怖。这个时候不断的问自己钓还是不钓,一个钓鱼 *** 没有,这么恐怖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但是走又不甘心,大老远开车过来毛没捞到就开车回去也不行呀。好歹水库的水里传来鱼儿闹水的声音,让我犹豫不决的心坚定了下来,还是钓吧!说不定一会不下雨会有人来!抱着这个信念回车上拿下垂钓装备,返回水库边挑了个以前认为好的钓位开始垂钓,由于没开车下来,装备太重又加上时不时下点小雨,所以整个过程没怎么拍照。

快11点了才架完装备披上雨衣。除了我没人,没心情架太多的杆子,整个水面上就这么一根漂,在漆黑的夜里唯一的亮光。今晚主钓黄骨鱼,所以用的线是2.0主线0.8的九编黑色大力马小号甲鱼钩,挂的是蚯蚓。钓到2点多上了4条黄骨鱼一条鲶鱼就没口了。感觉这个时候鲤鱼应该吃食了,就换了1.5子线6号钛合金伊豆钩,撒了两把颗粒,螺鲤九一八面饵开始钓鲤鱼,一直钓到早上4点多上了几条白条快到三点的时候上了一条不到两斤的鳙鱼。五点时候陆续有人到来,而我也收拾装备回去了。一个人拿着沉重的装备也没心情拍照,就不发图了。

到家后6点多,先睡上一觉到十点多,醒来准备做鱼!四条黄骨一条鲶鱼。

去鳃内脏冲洗干净

斩成小段,加点盐料酒入味。

加入葱段,姜丝,蒜末。

装盘,撒上盐,花生油上锅开蒸。

蒸完出锅,撒上香菜,清蒸黄骨鱼出锅。

周六中午吃完鱼,感觉昨晚钓的不近人意,下午又约上静哥,宋哥去沐浴垂钓,下午2:30出发。看过天气预报,下午到晚上无雨,所以把昨晚的雨衣拿了出来,这回跟着静哥去了新的钓点,我之一次去,这也为晚上的悲剧埋下了又一伏笔。

先上图吧,下午阳光晴好,完全被眼前的大好天气 *** 了!所有装备分两次搬运过来全部展开。

钓椅,钓箱,鱼箱,鱼竿包,太阳伞!

这次贪多,除了钓鲤鱼还想钓黄骨鱼,所以带了15副甲鱼钩,四支2.3米短杆。扔了6副甲鱼钩下去,4支2.3米的长线钓组+甲鱼钩,甲鱼钩跟短杆钓组没拍照。白天晴好,手竿上了几条鲫鱼与白条。

这是我们三人的位置分布。黄昏时候感觉无雨我就把伞先送回车上了。为晚上的悲剧划下了重重的一笔。晚上10点左右,西面的天空出现??,感觉离的挺远,最少还有半个小时雨才能到,大约过了十分钟我开始收拾钓具(因为我拿的装备太多,两次才能拿完)。结果刚把黄甲鱼钩和短杆钓组收拾起来,瓢泼的大雨就开始了,稀里哗啦一顿下,所有人都想先收拾完渔具再撤,结果被雨淋得也顾不得收拾跑着找地方避雨。

最 *** 的是停车点到水库的那段路要穿过一片板栗园,中间没有任何一处可以避雨,所以所有人都被淋透了。我拿着钓箱钓椅往回跑,小板栗树又矮又密,靠水库的路边上就是陡坡,仓皇之间,拿着钓箱钓椅没站稳便从坡上滑了下去这可是三米多高呀,裤子划破了,膝盖蹭破皮了(当时感觉不出来), *** 也掉了,幸亏静哥返回用他的手电找到了 *** 才爬了上去,大雨依然稀里哗啦的下,浑身湿的透透的,现在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了,反正已经淋光了,就慢慢的小心翼翼的往停车的地方拿东西,谁知到板栗树被雨一淋全都压弯头了,白天能看清的路晚上下雨积水认不出来了,就在里面转 *** 阵,东一头西一头,帽夹灯根本就照不出去,一关灯想看到点路边的光门都没有,好不容易遇到宋哥一起走出去了,把钓箱鱼箱放到车上。见雨很大,钓椅跟鱼竿包还在水库边担 *** 把鱼竿竿包冲到水库里,就又返回去拿。先找个塑料袋把 *** 装起来,不要进水,从钓箱里拿出 *** ,这个时候看见静哥也回来了,拿着钓椅,我以为是我的,这样就只剩下鱼竿跟竿包了。刚钻进板栗园一会又迷路了,钻到水库边发现全是围栏,进不去,在里面转了半天雨小了,遇到另一波钓鱼的人回去收拾钓具,结伴而行,一起找了一会才找到入口,收拾完后,这帮人不上去了还要钓一会(淋光钓鱼应该很爽,这就是钓鱼人情怀吧。刚下完雨鱼口好一抛竿就上白条鱼)。于是我自己往回返,又 *** 迷路了,这个时候雨不下了,在板栗园里摸索着走,走着走着到围栏了,就是出不去,树上的水鸟被惊的到处飞。好吧,冷静一下,关掉手电和帽夹灯,还是一点点灯光都不见。低头看地寻找人走的痕迹终于找到路出来了。静哥宋哥在等我,以为这下可以走了。再次检查装备的时候,我找不到钓椅,原来静哥拿的是他的钓椅我的落在我滑倒的地方了,这回不敢自己回去了,静哥带路, *** 就是 *** ,没有走错路,很快就到了水库边我也找到了钓椅,回到车上松了一口气。如此狼狈的 *** ,从雨开始到雨结束,一直淋着。等到回了家已经是晚上11:30多了,冲了个澡洗洗睡了其它的东西明天再说吧。

周天睡了一上午,周天下午打扫汽车整理钓具,4.5米的钓竿在仓促拾掇的时候断了竿稍。该擦的擦,该晒的晒,收拾了3小时。整理完毕。边整理边总结教训。野钓夜钓,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大意,每到一个新地方先要认清路,找安全可以避险的地方。发现一点危险的苗头就要赶紧做准备,不要心存侥幸,如果一发现闪电的时候就收拾行李,绝对不会吃亏。越是紧急状况越要冷静,不要着急,身体永远比装备重要必要时就舍弃装备避险,结伴而行绝对不会错。再就是钓鱼的装备一定要买好的,我的帽夹灯跟 *** 是防水的没有坏掉,如果在板栗园里面两个灯都坏了一点光没有,那可真是玩完了,寸步难行。

下午四点多整理完钓具。开车领着 *** 孩逛超市,媳妇说晚上吃个龙虾吧。行呀,正好吃个龙虾压压惊,没鱼吃吃个小龙虾也不错,大厨啥都会做!

小龙虾,刷洗干净去虾线。

切葱姜蒜,做鱼虾永远离不开的老三样。

整理好的龙虾

起锅烧油,油开加花椒爆香,两勺郫县豆瓣酱出红油,加葱姜蒜出香后放入龙虾炒一会至虾发红,加入料酒酱油盐后等片刻加入啤酒跟八角,盖上锅盖焖10分钟,期间翻动两次。大火收下汁。

装盘,一盆小龙虾出锅啦!

媳妇边吃边问,以后钓不钓了,我沉默不语。

春钓黄颡鱼,还是这种钓法最犀利,技巧简单易掌握,收获有保证

黄颡鱼喜暖怕寒,在冬季由于水温低,往往难以钓到。终于到了春季了,随着气温和水温开始回升,黄颡鱼开始慢慢复苏,刚刚复苏的黄颡鱼真的是非常的好钓。黄颡鱼是肉食 *** 鱼类,在刚复苏的时候水中昆虫还非常稀少,所以食物非常稀少,在早春到仲春这段时间,经常会有面饵钓到黄颡鱼的现象,这也说明了春季黄颡鱼是多么的好钓。钓黄颡鱼,尤其是春季钓,钓法还是非常有讲究的。

一、选择钓点

黄颡鱼的习 *** 非常有意思,喜欢弱光的环境不喜欢强光,甚至可以用喜欢幽暗来形容。喜欢静水缓流,不喜欢急流的水域。再结合黄颡鱼喜欢进食小鱼小虾、水中昆虫的习惯,很多钓友就总结了几个字:浅,要选择相对浅的地方,这样的地方食物丰富,钓黄颡鱼永远不用钓深水。暗、静、缓,黄颡鱼喜欢幽暗的环境,安静的环境中。总体来说,钓明水一定要选择浑浊的地方,或者就选择有各种障碍物的地方,水草区域、石碓石缝、桥墩等各种障碍物都是黄颡鱼喜欢伏击猎物的地方。

二、钓组搭配

1、手竿钓黄颡鱼更好的 *** 还是长竿短线,搭配七星漂朝天钩使用。长竿短线的优势就不需要多介绍了,下钩准,方便逗钓,可以极大的提升咬钩量。搭配七星漂,因为黄颡鱼生活的地方要么在浅水要么在比较复杂的地方,都是七星漂比较擅长的钓点。朝天钩是最适合钓黄颡鱼的,原因有2个,一是朝天钩挂活饵,在垂钓的时候活饵如同正在从水底钻出来一般,非常吸引鱼。其次就是黄颡鱼进食过于凶猛,朝天钩诱鱼铅坠的存在,不会被吞太深,比较好下钩。

2、钓组搭配,鱼竿不需要太长7、8米就足够了,毕竟已经到春季了,太长的鱼竿用的会越来越少,春钓浅是常态。七星漂搭配5-7颗,多搭配几颗主要是方便走钓,自然水域中的黄颡鱼不成群,一个窝点不会有多少,走钓更适合钓黄颡鱼。朝天钩的重量一定要选择好,一定要大于七星漂的浮力,这样最适合走钓。

三、垂钓技巧

1、调漂

七星漂朝天钩线组的调漂非常简单,牢记鱼钩重量大于七星漂浮力,这样鱼钩就能到底了,调整到水面露出几个七星漂就可以垂钓了。就有点类似台钓的找底,或者跑铅的哪种状态。

2、用饵

春季钓黄颡鱼,腥味面饵都可以钓到,但是效果肯定不是更好的。钓黄颡鱼比较好用的饵料就是蚯蚓和红虫,比较奢侈一些的话就是虾肉。千万不要忽略了虾肉,在鱼口不好的时候虾肉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多数鱼都会进食小虾,这是最常见的食物。

3、技巧

其实手竿钓黄颡鱼,多数的情况是都是兼顾黄颡鱼,很多钓友是专门钓。往往都是钓鲫鱼的时候碰上黄颡鱼,黄颡鱼有非常发达的嗅觉,我们钓鲫鱼的时候使用酒米打窝,使用蚯蚓垂钓,蚯蚓的味道就会吸引到黄颡鱼进窝。所以钓黄颡鱼想要打窝,可以使用切碎的蚯蚓包裹在岸边的泥土中打窝,或者使用动物骨头之类打窝。

以上是春季钓黄颡鱼的一点经验,其实套路都是差不多的,因为黄颡鱼所在的位置、习 *** ,水层春夏秋三个季节几乎没多大差别。喜欢请收藏关注,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冬季滋补,鲜美嫩滑,黄骨鱼闷豆腐,一学就会!

黄骨鱼的肉质是很鲜嫩的,滋补身体的效果特别好,也可以抗疲劳,做法难度也是中等。

俗话说:千滚豆腐万滚鱼,鱼跟豆制品相结合,经过一段时间的焖煮,味道特别的鲜美。

鱼能补充豆制品的鲜味,而豆腐能补充鱼钙含量的不足,而两者所含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相结合也更有利于吸收;吃到口里鱼肉鲜嫩可口,而豆腐吸收了鱼肉的鲜味更加入味,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下面是黄骨鱼焖豆腐的做法,喜欢吃鱼的朋友可以试试。


【黄骨鱼闷豆腐】材料

黄骨鱼2条 豆腐1块 植物油 30克 菜籽油 50克 生姜1小块 大蒜粒5个 小米椒5个

香葱 2根 紫苏 适量 生抽2勺 老抽1勺 剁辣椒 2勺 鸡精 适量 盐 适量


【黄骨鱼闷豆腐】做法

1. 先准备好所有的材料

2. 姜蒜,辣椒,紫苏切好,备用

3. 锅内放植物油,大火烧热

4. 豆腐切小块放入锅中,中火煎

5. 煎至两面金黄微焦,盛出来备用

6. 倒入菜籽油,大火烧热

7. 在放入黄骨鱼,用中火煎至鱼两面微焦

8. 大蒜、姜、辣椒放入锅内爆出香味

9. 豆腐放入锅内

10. 加入适量的清水,和食材齐平的量,大火盖锅盖焖3分钟

11. 然后加剁辣椒,生抽老抽翻拌一下,继续大火煮收汁

12. 汤汁都收差不多,加入香葱,紫苏,稍微翻拌一下,出锅

13. 最后装盘,在撒上葱段,开吃

14.成品


贴士:

豆腐要用油煎到2面微焦,煮的时候才不会散

黄骨鱼尽量选小一点的,煮的时间不要太长,鱼肉会变老

剁椒是提鲜的更好配料,一定不能省

寄语:

感谢阅读文章,喜欢请不要吝啬您的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我在这里等你哦!比心~~~

100亿产值黄颡鱼新契机,众大咖“华山论剑”共商黄颡鱼产业新发展

近年来,特种水产养殖不断兴起,黄颡鱼凭借着在消费者群体中的高认可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养殖热度一直高居不下。随着“黄优1号”的问世,传统的养殖模式已被 *** 。4月27日,为探求“黄优1号”高校养殖技术,共享时代发展新机遇,搭建黄颡鱼“产销研”合作平台,由湖北黄优源渔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办,大北农神爽科技集团、湖北天佳饲料有限公司、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越群海洋生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武汉科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协办的“华山论剑”之黄颡鱼产业研讨会,在武汉鲁湖垂钓酒店召开,涉及科研、种苗、饲料、养殖、流通等众多环节黄颡鱼产业从业者汇聚一堂,为华中黄颡鱼产业未来养殖模式以及产业模式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参会人员大合影


2019年4月4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公告水产新品种“黄优1号”,该种是以2011年从梁子湖水域采捕并经连续3代选育的黄颡鱼为母本,以2011年从长江岳阳段至武汉段采捕并经连续2代选育的瓦氏黄颡鱼为父本,经人工杂交获得的F1代,即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母本黄颡鱼相比,1龄鱼生长速度平均提高143.4% ;与父本瓦氏黄颡鱼相比,品质和市场接受度提高;与普通养殖黄颡鱼相比,1龄鱼生长速度平均提高31.1%,成活率平均提高30. 9%。适宜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华中地区(湖南、湖北、江西)黄颡鱼的养殖规模近年以迅猛的姿态不断扩增,至今已经翻了四倍有余,但整体养殖模式依旧落后,产量在每亩1500-4000斤参差不齐。华中地区无论从养殖主体就业经验,抑或养殖资源、地理位置,都极具产业优势,相比更为成熟的华南、华东市场,依旧具有较大潜力。随着近几年的推广,“黄优1号”新品种优越 *** 状在养殖终端得到验证,加上消费终端对特种水产品的认可正逐步加深,黄颡鱼的养殖潜力正逐步被挖掘出来。

与会者精彩发言

黄颡鱼市场分析及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探讨

广州市诚一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李家庆


李家庆表示,近三年,杂交黄颡鱼事业发展如春笋,但传统的苗种越长越像鮰鱼,2两后长不动,体色“淡”,“黄优1号”多吃快长,体修长,耐低氧能力强,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华中区黄颡鱼鱼价全年波动不大, *** 相对平稳,只要做好养殖成本控制在6~7元/斤,养殖盈利面很大,据不完全统计,全行业盈利率达90%以上。一般黄颡鱼养殖亏钱多数由于天气突变池塘泛池导致的黄颡鱼缺氧死亡或者鱼病防治不到位导致的鱼病爆发大量死鱼。对于华中水产养品种选择而言,依旧是前景可观。对比华南、华东市场养殖条件而言,华中市场将成为未来黄颡鱼养殖的主产区。

黄颡鱼蛋白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淡水鱼体系岗位专家 朱晓鸣


朱晓鸣说道,黄颡鱼对蛋白质的需求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幼鱼阶段,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来看,获得种规格(35g)杂交黄颡鱼蛋白质需求量在40.95%,不同蛋白来源的应用在饲料中的应用数据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在替代蛋白源应用上,饲料黄粉虫添加对黄颡鱼的在免疫 *** 能的SOD、C3、MDA等多项指标,以及在攻毒24小时后对 *** 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上有明显效果。另外螺旋藻粉替代一定鱼粉蛋白(小于80%),黄颡鱼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饲料效果与鱼粉使用无明显差异。

大北农黄优微产业链打造实践与思考

李香平表示,传统的粗放型水产品已经入淘汰阶段,低质量、低 *** 、低认知等三低产品进入零增长或负增长节奏。消费端的食品安全危机爆发时大概率事件,可追溯、标准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将成为精致产业链锻造的关键。流通渠道与商超渠道的转型升级正在深入。一大批传统的流通巨头将解体或倒下,商超渠道的海鲜品类,将更多的直采直供。品类将重新被定义,品质将成为水产业发展的核心主题。物联网方面,互联网+,精准营销,应用大数据的物联网等用户识别技术将成为产业、企业成长的核心动力。同时,水产苗种业必须朝着规模化工厂化发展,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育繁推—科工贸一体化的种业发展新思路。

天佳功能 *** 饲料在黄颡鱼养殖中的应用

荆州市天佳饲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江汉元


江汉元说道,黄颡鱼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黄优1号”味道鲜美、无肌间刺、种源可控、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规格整齐、饵料系数低。但黄颡鱼养殖也存在其痛点问题,由于越冬停料、鱼体体质差、代谢差与不合理投喂导致的开春鱼病发病严重、死亡率高、中途翻糖等问题。以及饲料产品组合不当,功能 *** 产品使用有效天数不能保障,不合理的养殖密度、不能及时卖鱼等问题,结合天佳饲料、动保给出有效解决方案。

聚焦水产产业链,共生共赢共发展

汉川恒兴技术服务经理 胡武祥


胡武祥表示,由于黄颡鱼主产区大面积的转产和本地市场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湖北的黄颡鱼养殖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湖北属于黄颡鱼养殖新兴市场,但大多区域养殖模式、养殖技术落后,存在产量低、效益差的现状。

近几年湖北本地养殖面积逐年增加、产量逐步提高,近两年市场对售鱼规格要求越来越大,对养殖户的养殖模式和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越群饲料研发理念与产品分享,黄颡鱼苗开口料养殖案例

广东越群海洋生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淡水鱼板块技术总监 李罗新


李罗新说道,建议投放未开口鱼花密度平均在5-8万/立方,根据鱼池设计,换水率,水质状况调整。鱼池更好是室内水泥池或者玻璃纤维钢养殖池。水温22-26摄氏度。

黄颡鱼疾病防控

武汉市科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汉水产学会会长 阮宜兵


阮宜兵表示,水生动物疾病及防治是有共 *** 的,特异 *** 少,有些种有自己的特异 *** 害,甚至对特异 *** 品具有极端的敏感 *** ;由于黄颡鱼喜集群生活,其胸鳍和背鳍长有硬棘,在生产 *** 作和运输过程中易造成鱼体皮肤擦伤,裂鳍等机械 *** 损伤,继发细菌感染和霉菌感染并以烂鳍和生长水霉为主要症状。防治病害要精确,而不是模糊用 *** ,想当然的理论正确。

高手论道-黄颡鱼养殖心得体会

宗克金-黄颡鱼养殖的一些心得


宗克金说道,影响养殖效益的因素有池塘成本、养殖品种、产量、饵料系数、市场行情,目前农业落后于其它行业,水产行业落后于其它农业行业。“黄优1号“是雄 *** 黄颡鱼与雌 *** 瓦氏黄颡鱼杂交得来,具有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体形优雅、免疫力强、经济 *** 好等一系列优点。

湖北天佳饲料副总经理李成林向大家讲述了“我的黄优缘”的故事。


曾智向大家说明了“选好苗,用好料”的重要 *** 。


华中农业大学 樊启学教授-分享机遇,养好“黄优1号”


樊启学表示,水产行业充满机会,水产品需求会不断提升,品质要求也会不断提高。水产规模养殖品种有缩减的趋势,养殖门槛的提高,对水产养殖利好。2018年水产饲料产量2211万吨,预计未来水产饲料需求量7000万吨,水产大有可为。当下改变传统落后养殖模式极为迫切,“黄优1号”的养殖模式应因地制宜。周年养成模式,亩产2000-3000斤是主要模式,另外周年两季模式很值得推荐:6-7月下塘,当年养成;年底放养大规格鱼种,6-7月即可上市。就生长特 *** 来说,黄优一号的生长速度比全雄黄颡鱼快20%以上。

湖北黄优源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 明宣布“黄优1号”苗种预售


花絮:

前排嘉宾





黄优沙龙-来自全国各地的黄颡鱼养殖、种苗、饲料、养殖、流通等的从业人齐聚一堂分享、交流










黄优源渔业基地








这份攻略请收好!不出远门,来一场“家门口的旅行”吧!【沙洋篇】

<

江河钓黄颡鱼:选钓位的关键,在于了解它的特征和习 ***

俗话说“三分钓技,七分钓位”,钓鱼先要找到鱼,知道它会在哪里出现,才能谈怎么钓获它,这说明钓位很重要。不同的鱼有不同的特点和习 *** ,钓位选择自然不一样。

江河钓黄颡鱼怎么选钓位?至于为什么选一些地方做钓位,而不选其他的地方,是否能从黄颡鱼的特征和习 *** 上找到佐证? *** 是肯定的,黄颡鱼的特征和习 *** 就决定了钓位的选择。江河钓黄颡鱼的钓位有:水草边、主河道急流沙砾水底、洄水湾、树荫处、夜晚近岸细沙石底等。下面和大家一起来了解黄颡鱼,了解它的特征、习 *** 和钓位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

黄颡鱼


黄颡鱼的特征:身体低矮扁平;下颌骨坚实,和左右胸鳍构成三角形;无鳞片,身体布满湿滑的粘液;颌齿细小,呈牙刷般密集毛绒状;上下左右共有四对触须;有侧线。


主河道急流砂砾水底、洄水湾作为钓位与黄颡鱼的特征高度吻合

江河钓黄颡鱼选择急流砂砾水底和洄水湾作为钓位,不是胡乱选择的,是黄颡鱼趋食 *** 的必然选择,哪里有食物,哪里就是钓它的钓点!经过长期的进化,黄颡鱼进化出了一套符合钓点环境的身体特征。

黄颡鱼的特征


江河急流砂砾水底钓位特点:水底多沙、鹅卵石及石块,水生昆虫幼虫多藏于石头缝隙及石块下;水流急;多位于河流的主道,水深多超过5米,能见度差。

针对主河道急流水底钓位,黄颡鱼具有哪些特征及能力

因为急流水底石头缝隙中藏着石蚕、若虫等食物,所以黄颡鱼要来这里觅食,这样的江河水底一般深达5米以上,江底能见度差,视力无法帮助它有效觅食,黄颡鱼进化出了触须,触须具有碰触感受物体和品尝味道的作用,侧线能感受水流的速度。

江河水底水流急,黄颡鱼有随时被水流冲走的可能,于是它的胸鳍硬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依托坚硬的下颌骨和胸鳍构成稳定三角形,保证身体不被水流冲侧翻,背鳍刺还可自卫。胸鳍硬刺展开呈“一”字,便于黄颡鱼调整姿态卡在鹅卵石中不被水流冲走。前倾、低矮扁平的腹部和身姿有助于减缓水流的冲击。

黄颡鱼的背鳍硬刺在抗水流和横向移动时作用很大,朝后斜倾的之一根背鳍刺受力面非常小,起到划破水流的作用,鳍展柔软,可以左右随水流飘动,帮助它在急流中横向移动时保持平衡,其作用类似于飞机机翼上的整流翼刀,帮助飞机横向转弯时保持平衡。

无鳞片,身体布满湿滑的粘液在急流河底起到什么作用呢?

江河急流河底布满鹅卵石或是锋利的石头,在此贴地穿梭,黄颡鱼假如有鳞片,难免被石头划伤鳞片,引起感染,这也是一些鱼类掉鳞或者刮伤鳞片后容易死去的原因。粘乎乎的身体外液也能帮助黄颡鱼减少和石头摩擦造成的伤害。

颌齿细小,呈牙刷般密集毛绒状也是为了应对急流而进化出来的。鱼类的牙齿没有咀嚼功能,只起到咬住猎物的作用,细小毛绒状的颌齿宽而厚,类似于马路上的减速带,可有效防止咬在口中的猎物被水流冲走,或者因挣扎而逃走。

主河道石头底下有黄颡鱼喜欢吃的水生虫子


洄水湾钓位特点:水流缓;水底淤泥较厚,营养物质多,微生物丰富,吸引小鱼小虾觅食,淤泥里多滋生红虫、线虫及其他昆虫的幼虫。

针对江河洄水湾钓位,黄颡鱼具备了哪些相应的特征及能力

江河洄水湾水边多水草,吸引小鱼虾 *** ,淤泥较厚,滋生红虫、线虫。吸引黄颡鱼到此觅食。下颌骨和左右胸鳍构成的三角形具有扩大张力面,作用像沿海渔民 *** 的竹爬犁在泥滩涂滑行一样,利于黄颡鱼在淤泥上游动,翻泥觅食。湿润的粘液起到减少阻力的作用,便于猎食淤泥中的幼虫,具有体表粘液的还有泥鳅、鳝鱼等,都是为了减少阻力和摩擦力。

江河洄水湾钓位


黄颡鱼的习 *** :喜弱光,属于夜行鱼类。

夜晚近岸细沙石底、水草边、树荫处作为钓位与黄颡鱼的习 *** 相吻合

选择水草边、树荫处、夜晚近岸砂砾底作为钓位,就是因为黄颡鱼有喜欢弱光、夜行的习 *** 。反过来讲,黄颡鱼之所以具有这些习 *** 是因为这些钓位有它要找的食物。

小鱼小虾米入夜后会躲在水草边,尤其是小虾米喜欢呆在近岸浅滩的细沙石间,这些小鱼小虾需要睡觉休息,这也是为什么夜钓小鱼不太闹钩的原因。夜晚正是黄颡鱼利用小鱼的弱点觅食的时候。而早晨、黄昏时的水草边和树荫处等钓位,满足了黄颡鱼喜弱光的习 *** 。


写在后面:

你钓获的黄颡鱼是不是以下几种?要分清楚才行

很多钓友都钓过黄颡鱼,有的是从江河中钓上来的,有的是水库、池塘钓上来的,你钓的黄颡鱼你认识,大部分钓友钓获的黄颡鱼叫瓦氏黄颡鱼。有可能别人钓起来的不是黄颡鱼,只是外观像黄颡鱼。作为一个钓鱼人,对鱼种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钓好鱼,特别是不同鱼种的不同习 *** ,更要深入地去了解。

下图左边为江黄颡鱼;右边为白缘?,钝头鮠科?属鱼类,只分布在金沙江水系,像蜜蜂蜇人一样痛,被当地人叫“水蜂子”,头部呈圆球状,没有侧线,小鳍。

左边是江黄颡鱼,右边是白缘?


下图这种鱼叫鮰鱼,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长得像黄颡鱼,颜色偏灰或者浅粉红。

长江鮰鱼


这是拟鲿,和黄颡鱼不是同一种鱼哦。

拟鲿(chang)


-- END --

图钓客 原创

黄骨鱼炖豆腐的烹饪 ***


准备食材清单:准备5个黄骨鱼,生姜一块,料酒少许,生抽少许,一块豆腐,葱少许,清水适量,鸡精少许等等。

*** 之一步:先将黄骨鱼去掉内脏,将黄骨鱼表面的黏液洗干净,沥干后将黄骨鱼用生姜,食盐和生抽腌制12分钟,等待入味。

*** 第二步:将生姜切成薄片,葱切成段,将豆腐改刀切成方块,将豆腐在热水烫几分钟,这样可以去掉原本豆腥味。

*** 第三步:将生姜切成薄片,锅中加上油少许,将黄骨鱼下锅煎至金黄,将黄骨鱼煎至2面金黄。

*** 第四步:加上生姜片,葱少许,加上几碗清水大火煮一煮,等黄骨鱼煮至入味。

*** 第五步:加上一些豆腐块,少许一些生抽,料酒少许,食盐和鸡精入味,转小火煮一煮,加上一些葱花或者香葱。这道鲜味十足,肉质细腻的豆腐炖黄骨鱼做好了,冬季少吃牛肉多吃它。

推荐语:豆腐炖黄骨鱼是比鸡汤更鲜,营养比牛肉还高的搭配,里面含有优质蛋白质和钙质,钙质很容易被吸收,促进个头快速增长,而且里面富含矿物质,对于大脑健康很有利,冬季喝此汤,滋补养胃,调理身体,还可以搭配几粒枸杞一起煮,滋补身体,女 *** 吃了肌肤更加水嫩,越来越年轻。

你们学会这道鲜爽可口的豆腐炖黄骨鱼?

来源:JO知道吃

标签: 黄骨 面条 家常 做法 鱼面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