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毒蘑菇种类大全(图),野生毒蘑菇种类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28 0
70种毒蘑菇!2019年食物中毒重要“元凶”现原形

昨日,新近创刊的公共卫生专业学术期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China CDC Weekly,以下简称《周报》)发布了“2019年中国蘑菇中毒事件报告”。报告了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牵头处理了来自全国17个省份的276起蘑菇中毒事件,共计769人中毒,造成22人死亡。

事件涉及的70种毒蘑菇,有7种为新发现的毒蘑菇种类(Entolo *** strictius, Gymnopilus lepidotus,Inocybe serotina, I. squarrosolutea, Lactarius atrobrunneus, Lactifluus vellereus 和Psilocybe thaiaerugineo *** culans,其中Inocybe serotina 和Psilocybe thaiaerugineo *** culans为中国新记录种),可造成6种临床伤害类型。最终死亡的22例病例中有20例是由造成急 *** 肝损害型(含鹅膏肽类 *** )的毒蘑菇引起的,在涉及的7种 *** 鹅膏中,致命鹅膏(A *** nita exitialis)共导致13人死亡,成为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毒蘑菇。

我国蘑菇中毒发病集中在每年6~10月份,全年均有发生。西南地区和华中地区是我国毒蘑菇中毒的重灾区,其次为华南、华东地区,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最少。2019年浙江、福建和江苏等地蘑菇中毒发病增加明显。中毒主要原因为误食自采野生毒蘑菇,因食用购买的野生蘑菇共导致9起中毒事件,涉及26人中毒并造成1人死亡!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颜色朴素的蘑菇没有毒?不可信!这十几种蘑菇都有毒,要认清

每年6月-9月是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中毒的高发期。今天,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浙江大学和浙江华丹农业微生物资源应用研究院开展了现场科普,带大家一起认清野生毒蘑菇!

毒蘑菇难以辨认,网传辨认 *** 不可信!

在我国食源 *** 疾病的病死率统计中,毒蘑菇牢牢占据着头把交椅。一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毒蘑菇所含 *** 较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据专家介绍,网传“鲜艳的蘑菇都是有毒的,无毒蘑菇颜色朴素”这样的传言就很不靠谱,比如长得白白净净的鳞柄白毒鹅膏就属于 *** 蘑菇。还有一个传言“毒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是无毒的”很容易让人相信,实际上这个传言也是错误的,比如对人有毒的豹斑鹅膏,蛞蝓食用该蘑菇不会中毒。

野生毒蘑菇种类大全(图),野生毒蘑菇种类-第1张图片-

不采、不买、不吃野生蘑菇是预防和控 *** 蘑菇中毒的关键。大家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 *** ;不要轻易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不要轻易购买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若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视力模糊等症状,须马上就医,争取更佳治疗期,及时抢救。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警示各类餐饮单位、食堂等食品经营者,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关,进货渠道要正规,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账。各类单位食堂,尤其是学校食堂严禁采摘、采购野生蘑菇,严禁使用野生蘑菇作为食品原料。

这些杭州常见的毒蘑菇认清啦!

杭州的森林和生态保护很好,因此,野生菌类非常丰富,其中最常见和分布比较广的毒蘑菇有:白橙黄盖鹅膏菌、斑纹丝盖伞、块鳞灰毒鹅膏菌、肥脚白 *** 伞、纯黄白 *** 伞、鳞柄白毒鹅膏菌、角鳞白鹅膏菌、毒鹅膏菌、土红鹅膏菌、苦粉孢牛肝菌、拟卵盖鹅膏菌、亚稀褶红菇、黄斑蘑菇、细褐鳞蘑菇、赭红拟口蘑、污白鳞鹅膏菌等。

专家介绍说,这类毒蘑菇大多生长在野外的树林里、杂草丛中或城市公园、校园的树下、草丛中,杭州五云山、小和山、玉皇山、孤山等靠近山岭的区域都可能有,误食后毒 *** 很大。

下面带大家认识一些毒蘑菇,一定要远离!

白橙黄盖鹅膏菌

A *** nita citrina (Schaeff. ) Pers. Var.alba

子实体较小。菌盖初期卵圆形至钟形,后渐平展,中间稍凸起,白色。菌褶 *** ,菌柄圆柱形,内部松软至空心。菌托大、苞状、白色,有时破裂而成片附着在菌盖表面。夏秋季于林中地上散生或单生。

斑纹丝盖伞

Inocybe *** culata Boud.

子实体小菌盖直径2-6厘米,扁半球形、钟形至斗笠形,顶部凸起,黄褐棕色纤毛状长条纹幼时有白色纤毛,边缘开裂。菌肉污白色。菌褶浅灰褐至褐 *** ,边缘白色,直生。菌柄长3-8厘米,粗0.5-1.2厘米,污白至浅黄褐色,有纵条纹,弯生,基部稍膨大且色浅内部实心。秋季生林地上。

块鳞灰毒鹅膏菌

A *** nita s *** a (Fr.)Quel.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呈灰色。菌盖扁半球形,灰色,具深灰色易脱落的鳞片,边缘无条棱。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菌柄污白色,基部膨大呈球形,菌托由灰色环带组成。夏秋季于针叶、阔叶林中散生或群生。

肥脚白 *** 伞

Leucocoprinus cepaestipes(Sow: .Fr.) Part.

子实体小,白色。菌盖直径2-5厘米,扁半球形,开伞后 *** 凸起,具有细小、松软易脱落的污白色鳞片。菌褶白色,菌柄细长白色,空心,基部膨大呈球形。菌环生菌柄之中部。无菌托。常在园中地上或稀疏的林地上群生或近丛生。

纯黄白 *** 伞

Leucocoprinus birnbaumii (Corda) Sing.

子实体较小,柠檬 *** ,菌盖直径2-5厘米初期钟形或半笠形,后期稍扁平,表面有一层柠檬 *** 粉末,边缘有长条棱。菌肉黄白色。菌褶淡 *** 至白 *** ,菌柄细长。菌环膜质,薄而脆,生菌柄之上部。夏秋季于林地上散生或群生。

鳞柄白毒鹅膏菌

A *** nita virosa Lam.:Fr.

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菌盖中部凸起略带 *** ,边缘无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菌柄细长圆柱形,有显著的纤毛状鳞片,基部膨大呈球形。菌环生菌柄之上部或顶部。菌托苞状。夏秋季于阔叶林地上单生或散生。其毒 *** 很强,含有毒肽及毒伞肽 *** 。与栗、高山栎以及松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

角鳞白鹅膏菌

A *** nita solitaria(Bull.: Fr. )Karst.

子实体较大,白色。菌盖初期近半球形,开伞后布满角状鳞片。菌肉白色。菌褶离生,较密。菌柄圆柱形,较粗壮,基部膨大,有时向下延伸似假根,内部实心。菌环生靠菌柄顶部。菌托由呈片状至近似角状鳞片组成。夏秋季常常于阔叶林地上单生。

毒鹅膏菌

A *** nita phalloides(Vaill. :Fr. )Secr.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4-13厘米,初期近卵圆形至钟形,开伞后 *** 展,灰褐绿色,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表面光滑,边缘无条纹,往往有放射状内生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菌柄细长,长5-18厘米,粗0.6-2厘米,圆柱形,白色,表面光滑或稍有纤毛状鳞片及花纹,基部膨大呈球形,内部松软至空心。菌托白色,苞状,较大而厚。菌环白色生菌柄之上部。极毒。

土红鹅膏菌

A *** nita rufoferruginea Hongo

子实体小至中等。菌盖初期半球形,开伞渐平展或边缘翻起,具明显长条棱。密被土红色、锈红色粉末,老后渐脱落。菌肉白色,具清香气味。菌褶白色。菌柄细长,柱状,基部稍膨大。菌环生菌柄之上部。有几圈粉粒状鳞片组成的菌托。

苦粉孢牛肝菌

Tylopilus felleus(Bull.: Fr. )Karst

子实体较大。菌盖直径3-15厘米,扁半球形,后平展,褐色为主、豆沙色、浅褐色、朽叶色或灰紫褐色,幼时具绒毛,老后近光滑。菌肉白色,伤变不明显,味很苦。菌柄较粗壮,长3-10厘米,粗1.5-2厘米,基部略膨大,上部色浅,下部深褐色有明显或不很明显的网纹,内部实心孢子印肉粉色。孢子近无色或带肉色,平滑,长椭圆形或近纺锤形。

拟卵盖鹅膏菌

A *** nita neoovoidea Hongo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幼时半球形或扁半球形,后期扁平,污白色,有粉末状物,往往覆盖 *** 浅土 *** 菌托残片,边缘无条纹,表皮延伸撕裂成附属物。菌肉白色,伤后稍暗且带红色。菌柄呈棒状,基部延伸后近纺锤状,白色至污白色,表面似粉状或棉毛状鳞片。菌托浅土 *** (同菌盖鳞片),苞状,内部实心或松软近白色。

亚稀褶红菇

Russula subnigricans Hongo

菌盖直径5-12厘米,初扁半球形,后 *** 展至中部下凹呈浅漏斗形,浅灰色、灰褐色至灰黑褐色,有时边缘色浅,表面干燥,有微细绒毛,无条纹。菌肉白色,伤后变红色。菌褶直生或近延生,近白色至浅黄白色,伤后变红色,稍稀疏,不等长,厚而脆,不分叉,往往有横脉。菌柄长36厘米,直径1-3厘米,圆柱形,灰色,较菌盖色浅。夏秋季散生或群生于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中地上。 *** 。

黄斑蘑菇

Agaricus xanthodermus Genev.

菌盖直径4-8厘米,初时凸镜形或近方形,后渐平展;表面污白色, *** 带淡棕色,光滑;边缘内卷,浅 *** 。菌肉白色。菌褶淡粉色至黑褐色,较密,菌柄长5-15厘米,直径1-2厘米,圆柱形,近基部膨大,白色光滑,幼时实心,成熟后空心,基部球形膨大处 *** 。

细褐鳞蘑菇

Agaricus praeclaresquamosus Free *** n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5-10厘米,初期半球形,后期 *** 展,表面污白色,具有带褐色、黑褐色纤毛状小鳞片,中部鳞片灰褐色,边缘有少量菌幕残物。菌肉白色。菌褶初期灰白至粉红色,最后变黑褐色,菌柄污白色,基部膨大,伤处变 *** 。菌环白色,薄膜质,双层。

赭红拟口蘑

Tricholomopsis rutilans(Schaeff.: Fr.) Sing.

子实体中等或较大。菌盖直径4-15厘米,有短绒毛组成的鳞片,浅砖红色或紫红色。菌褶带 *** ,弯生或近直生,褶缘锯齿状。菌肉白色带黄。菌柄基部稍膨大。

污白鳞鹅膏菌

A *** nita castanopsis Hongo

子实体小至中等。菌盖直径3-8厘米,半球形至扁平,表面白色至污白色,被角锥状鳞片且中部密而大,边缘鱗片少而其顶端灰褐色。菌肉白色,菌褶离生,边缘有粉粒状,不等长菌柄长6.5-8厘米,粗1-1.5厘米,白色有粉粒状或棉絮状鳞片,基部膨大呈纺锤状且有数圈角锥状菌托残片。菌环膜质,易破碎,附着在菌柄或盖缘。

资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山东7岁男童误食毒蘑菇致多 *** 衰竭,这份常见毒蘑菇图鉴请收藏

【山东7岁男童误食毒蘑菇致多 *** 衰竭,这份常见毒蘑菇图鉴请收藏】近日,山东7岁男童误食毒蘑菇中毒,正在医院重症监护抢救。夏秋季节是野生蘑菇生长采摘旺季,也是毒蘑菇中毒多发季。如何辨别毒蘑菇?这份“常见毒蘑菇”图鉴,请收藏全国常见毒蘑菇分布地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这24种云南常见毒蘑菇,不采不买不吃

今年云南的野生菌上市似乎比往年要来得早些,刚进入4月份,部分野生菌已经进入市场。

为了让大家避免误食有毒蘑菇,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省真菌多样 *** 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联合对云南常见毒菌挂图进行了更新。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和近几年云南有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统计,本次对之前图版的物种进行了部分更新,并将图版中照片放大以便大家看得更清楚。

本次更新图版包括两张,共计24种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云南省各单位因公益活动或公益宣传需要印制和分发的可以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办公室联系, *** 《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原图。为尊重知识保护版权,印制时不得修改、截取图版中的 *** 、文字等信息另作他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常见毒蘑菇的名称与特点

小心!野生毒蘑菇来袭!?

亲爱的小伙伴们,我今天要和大家聊一聊野生毒蘑菇的分辨 *** ,希望能帮助大家远离食物中的危险!?♀

你知道吗?野生蘑菇的世界充满了美味和危险。虽然有很多种蘑菇是可以食用的,但也有一些看起来很 *** 的蘑菇却是致命的毒物。所以,我们在野外采摘蘑菇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贪图一时的美味而忽视了健康。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常见的野生毒蘑菇,以便我们能够分辨它们,远离风险!

*** 菌: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毒 *** 的蘑菇,食用后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它的外观特点是有很多尖角,形状像麦穗一样,非常独特。

红蓝菇:这种蘑菇看起来非常美丽,但却隐藏着 *** 。它的外观通常是红色和蓝色相间,非常醒目,但千万不要被它的外表所迷惑。

银耳菇:这种蘑菇外观类似可食用的银耳,但含有致命的 *** 。要注意的是,银耳菇的边缘通常会有一些黑色的斑点,这是它的一个特征。

记住,这只是一小部分常见的毒蘑菇,还有很多其他的危险品种。如果你不确定蘑菇的种类,千万不要尝试食用,以免发生意外。如果你对野生蘑菇感兴趣,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购买可靠的野生菌产品。

让我们一起保护自己的健康,同时也帮助身边的人远离风险。如果你觉得这些信息有趣有用,请务必分享给你的家人和朋友们,让大家都能够安全地享受美味的蘑菇!

这些蘑菇不要吃!重庆疾控发布“川渝版毒蘑菇图鉴”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连肖)又到雨水丰沛、野生蘑菇茂盛的季节。6月23日,重庆市疾控中心发布一组“川渝版毒蘑菇图鉴”,并总结出识别毒蘑菇容易犯的十种常识 *** 错误。

川渝版毒蘑菇图鉴

重庆市疾控中心称,我国毒蘑菇约有500种,以草原、树林地带最为多见。蘑菇一年四季都可生长,6至9月最茂盛,雨后天晴最多见。

专家称,毒蘑菇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无明显区别,即使是真菌专家,也很难仅靠其外形特征轻易分辨。

*** 来源:重庆市疾控中心

*** 来源:重庆市疾控中心

识别毒蘑菇 易犯十种错

据重庆市疾控中心专家总结,毒蘑菇识别有以下十个误区:

1. 鲜艳的毒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

错!

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是毒蘑菇。

2. 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错!

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可以生在松林中。

3. 毒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错!

“银针验毒”是小说和电视情节,可以验砷化物(比如 *** 、硫化物,但蘑菇 *** 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不能产生颜色变化。

神经精神型常见毒蘑菇——热带紫褐 *** 伞。 *** 来源:重庆市疾控中心

4. 有分泌物或 *** 变色的蘑菇有毒。

错!

有不少毒蘑菇 *** 后,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而有的食用菌,像松乳菇、红汁乳菇 *** 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却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5. 被虫叮咬过的蘑菇没有毒。

错!

著名毒菌——豹斑毒伞却常常被蛞蝓摄食,许多 *** 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6. 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环或有菌托的是有毒的。

错!

许多毒蘑菇看起来很普通,比如 *** 的毒粉褶蕈。

7. 毒蘑菇水一泡就变浑,无毒的泡在水里是清澈的。

错!

变浑是因为蘑菇含有浆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以是无毒的。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会变浑。

8. 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错!

蘑菇的气味不仅和品种有关,也和生长的环境有关,毒蘑菇和无毒蘑菇的气味无法分辨。

9. 毒蘑菇做熟就没有毒了。

错!

毒蘑菇 *** 毒 *** 稳定且耐热,一般烹调 *** 根本无法 *** ,加入其它的作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 *** *** 。

10. 年年在同一棵树上采蘑菇都没有毒。

错!

蘑菇生长受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自然因素影响,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蘑菇生长就会发生变化,产出含有 *** 的品种。

肝脏损伤型常见毒蘑菇——致命鹅膏。 *** 来源:重庆市疾控中心

听专家的话:不要吃!

专家建议,野生蘑菇是否能吃需要专业判断,在没有专业人士在场时,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不要吃!

误食毒蘑菇中毒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 *** 皮炎型”6个类型。

临床上的治疗 *** ,包括催吐、导泻、洗胃、 *** 、输液和利尿等。神经精神症状、胃肠炎症状等需要对症治疗。

专家强调,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尽早排除 *** 对治疗效果非常重要,因此,如不幸误食毒蘑菇,一定要尽快送医。

(本文来自新重庆客户端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千万不要采摘误食!云南有毒野生菌种类最全识别

进入6月

云南又到了一年一度野生菌大量采摘上市的季节

根据云南省统计数据显示,

近5年来,云南已有近千人因为食用野生菌中毒,其中132人死亡。

云南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大家:

下面这些野生菌千万不要采摘和食用

有毒!有毒!

云南省疾控中心再次提醒:

1、不要采集和食用不熟悉的菌类。

2、不论是哪种菌子,都不要凉拌吃,一定要炒熟煮透;吃菌时不喝酒。

3、吃完菌后如有不适,如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治疗。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等供图

四川常见这几种蘑菇, *** !注意分辨,千万别误食!

最近的天气潮湿多雨,正适合野生菌生长,泸州叙永县胡某吃了野生菌在一小时后出现中毒症状,经过救护脱离危险。现在正是野生菌生长期,有的味道鲜美,有的含有 *** ,大家更好不要自己采摘食用野生菌,认识的蘑菇也应该彻底煮熟再吃。

四川有哪些常见野生毒蘑菇,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黄盖鹅膏又名黄盖伞、 *** 死亡帽, *** 。子实体伞状,中等大。菌盖初期近球形或半球形,后期 *** 展,直径3~10cm, *** 或污 *** ,表面光滑或附有污白色不规则的小鳞片,湿润时黏,边缘具条纹。

毒红菇又名呕吐红菇、小红脸菌(四川),味麻辣,是一种分布比较广泛的毒菌。外观与红菇相近,但其子实体一般较小。菌盖5—9厘米,扁半球形,后变平展,老时下凹,粘,光滑,浅粉红至珊瑚红色,边缘色较淡。

灰花纹鹅膏,误食这种蘑菇50克,就可使一个成年人死亡。菌盖直径3-6cm,幼时近卵圆形,开展后中部下凹而 *** 往往有一小凸起,暗灰色, *** 近黑色,表面有比较明显的纤维状花纹。

黄盖鹅膏白色变种担子果小型至中等,偶大型。菌类初期近钟形至扁半球形,后扁平至平展,有时边缘稍翻卷,白色,有时 *** 米 *** 至很淡的浅 *** ,稍粘,光滑,菌肉白色,不变色。

拟卵盖鹅膏菌盖直径5-13cm,幼时半球形或扁半球形,后期扁平,污白色,湿时表面稍粘,有粉末状物,往往覆盖 *** 浅土 *** 菌托残片,菌盖边缘无条纹,表皮延伸撕裂呈附属物。菌肉白色,稍厚,伤后稍暗色且带红色。

*** 野生菌不止红伞伞白杆杆,这份毒菌指南请收好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又是一季吃菌时,为让大家进一步正确认识野生菌,吃菌吃得放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省真菌多样 *** 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联合对云南常见毒菌挂图进行了更新。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和近几年云南有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统计,本次对之前图版的物种进行了部分更新。本次更新图版包括两张,共计24个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

千万小心!这24种云南常见毒蘑菇,不采不买不吃

又到一年吃菌时!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今年云南省野生菌上市似乎比往年来得早,刚进入四月,红葱菌已悄然出现在云南的野生菌市场。

4月24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云南省真菌多样 *** 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联合发布了《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对云南常见毒菌挂图进行了更新。

《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

本次更新图版共两张,包含24种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新版挂图主要根据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近几年云南蘑菇中毒事件的统计,对旧图版的物种进行了部分更新,同时将图版中的照片进行了放大,以便于更清楚地识别查看。

蘑菇中毒严重的致死率高达80%

不同类型的野生菌中毒有很多不同的症状。其中引起神经-精神型反应的 *** 有多种,有些 *** 可引起类似 *** 的致幻作用。

如俗名“红见手”的褐黄牛肝菌,吃了以后会先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症状,然后有烦躁、幻听、幻觉、妄语等怪异行为,少数人还有 *** 妄想,出现类似精神 *** 症的症状,甚至出现自伤及伤害他人的行为。

此外,蘑菇中毒还表现为:

  • 急 *** 恶心、呕吐等的胃肠炎型,严重者会出现 *** 、 *** 以及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 急 *** 贫血、血红蛋白尿、肝大及脾大等的溶血型,严重者脉弱、抽搐、幻觉及嗜睡,可能因肝脏、 *** 严重受损及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

肝脏损害型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可高达60%—80%。

这些民间鉴“毒”不靠谱

很多人对于“野生”有着迷一般的追求,尤其是野生蘑菇。但是民间流传的一些“分辨蘑菇是否有毒”的 *** 其实并不靠谱。

误区1:颜色鲜艳的有毒,白蘑菇都可以食用?

并非所有颜色鲜艳的蘑菇都有毒,更不是白色的蘑菇就无毒。比如被称为“ *** 天使”的蘑菇,看起来“文雅恬静、人畜无害”,但从人们给它的名字可见其威力。

误区2:彻底煮熟,就能安全食用?

这个原则对于细菌、 *** 和寄生虫是有效的。蘑菇中的 *** 会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加热 *** ,但有一部分极为顽强的能够“熬过”高温酷刑,依然保持毒 ***

误区3:有毒蘑菇会让银勺和大蒜变黑?

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民间传说。所谓“银针试毒”只是因为古代所用的毒 *** 不够纯,含有一些硫化物杂质,能跟银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蘑菇 *** 不跟银反应,也就不会变色。

误区4:有虫吃的蘑菇就是无毒的?

虫跟人的生理特征相差很大,对虫有毒的对人不见得有毒,对虫无毒的对 *** 可能有毒。比如一种被称为“死亡帽”的蘑菇,就可能藏有一些昆虫和它们的幼虫。

科普延伸

野生菌食用需谨慎

不熟悉的不乱吃

没煮熟的不乱吃

更不能为了好玩猎奇而以身试毒

别拿生命开玩笑


来源:据国家应急广播网、 *** 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新华网综合整理

标签: 蘑菇 野生 种类 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