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尊老敬老内容,重阳节尊老敬老日记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70 0
绘学习丨尊老敬老 ***

绘学习“古人讲,‘夫孝,德之本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从写拜寿信表达对 *** 的崇敬之情到考察时亲手将餐盘递到老人手里,再到殷切关怀老年人群体, *** *** 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倡导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践行尊老敬老理念。

重阳节到来之际,央视网《绘学习》通过几个温暖故事,与您一同感受 *** 的尊老敬老之情。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王卓婕

视 觉丨张紫曦

校 对丨刘禛 李英卓 闫田田 范立君

出 品丨 *** 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支 持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 *** 传播专项基金

幸福重阳节

10月4日,福州市金山公园内老人们在跳舞休闲。

当日是重阳节。重阳节已成为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助老传统的象征。自古以来,社会广泛形成登高远眺、秋游观景、佩 *** 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10月4日,福州市金山公园休闲长廊内,老人们在即兴演唱。

10月4日,老人牵着孩子在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登山。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10月4日,老人在上海田园公园拍照留影。

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10月4日,一名儿童为老人在上海田园公园“秋意篱下菊花黄”菊花展前拍照。

来源: 新华网

光明网:重阳,传承尊老敬老的中华美德

光明网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自古以来,中国人对重阳节就有着特殊的情感。从“遍 *** 茱萸少一人”的唐诗中,我们品到了思乡之情;从“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宋词中,我们感受到易安的忧伤;从“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的元曲中,我们体会到挥之不去的哀愁……

文化如河流,所经之处,温润人心。今天,我们拥抱重阳节,少了些许幽冷,多了几分热烈,也更具有时代意义。无论登高、赏菊,吃重阳糕还是 *** 茱萸,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节日里,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生发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恭敬之外多了几分自豪。“荒岩寂寞无俗情,老菊独得秋气清。登高一笑作重九,挹赤城露餐落英。”数 *** 来,中国人既有即景生情的传统,也有见物赋意的自觉,“九”与“久”谐音,“糕”与“高”谐音,而菊花则被赋予傲霜、高洁等意……故此,在温习重阳节的习俗中,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重阳节的一大主题是“尊老敬老”,早在 *** ,中国就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老人节,顾名思义,是属于老年人的节日,更是弘扬尊老敬老这一传统美德的节日。“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 *** 曾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尊重老 *** 、爱护老 *** 、学习老 *** 的良好社会氛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既是传统,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我们需要用心、用力以及更严密的 *** ,来进一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老年 *** 益保障法》的修订实施,意味着重阳节是不折不扣的法定老人节,为全社会尊老敬老奠定了坚实的法律支撑。

尊老敬老,首先要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已然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推进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使老年生活毫无后顾之忧。尊老敬老,其实最为重要的,在于“陪伴”。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现代人虽已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然而抽空多陪陪老人,常回家看看,却是容易做到的。尊重、孝敬、关爱,都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之中。

90年前, *** 在《采桑子·重阳》一词中写道: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 *** 。胜似 *** ,寥廓江天 *** 霜。90年天翻地覆,今天的中国是“富强中国、安乐中国”,是“青春中国”,也是“可爱的中国”,但我们仍需奋勇向前,仍需充满斗志,激发豪迈情怀。

夕阳无限好,犹如旭日升。重阳节,一个熔铸了民族情感的节日,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节日,在新时代不断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王石川)

人民领袖丨敬老孝亲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九九重阳。因“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之意,重阳节至今也就成了颇具“尊老”意义的节日——老年节。

“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一直是 *** *** 心中的牵挂。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他一直身体力行,为全社会作出了“敬老孝亲”的表率。

“天下之本在家”,尊敬老人、孝敬父母,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深植根在 *** 心中。

*** 的母亲齐心在《忆仲勋》一文中曾回忆过这样一段往事。2001年10月15日,家人为 *** 举办88岁寿宴,欢聚一堂,唯独时任福建省 *** 的 *** 缺席。由于公务繁忙,难以脱身, *** 抱愧地给 *** 写了一封拜寿信。在信中,他深情地写道:“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久而弥深”,“从 *** 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

一封家书,饱 *** *** 对 *** 深深的歉意和崇敬。

*** 孝敬父母,尽管公务繁忙,每当有时间他都会拉着母亲的手散步、聊天,春节不能和父母团聚,会用 *** 诉说愧疚、表达孝心。他的书架上摆着两张照片:一张是他与家人陪坐在轮椅上的 *** 散步,另一张是他牵着母亲的手在院子里漫步。孝亲、敬老,体现在细微之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是 *** 一以贯之的品格。 *** 特别尊重老 *** 、关心老干部。1984年12月7日,刚刚履新河北正定县委 *** 一年的 *** 发表题为《中青年干部要“尊老”》的署名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中青年干部唯有实心实意地尊重老干部,才能在新老干部之间建立起一种真诚融洽的团结合作关系,从而携手并肩,共同把 *** 的事业推向前进。”

*** 在正定任职时,经常骑着一辆“二八”式自行车下乡调研,却把正定县委仅有的一辆212吉普车配给老干部使用。老干部没有活动场所,他就把县委和县 *** 合用的大会议室腾出来,改成老干部娱乐室。为照顾好老干部的身体,在 *** 的主导下,正定实施了老干部看病优先就诊、开设老干部病房、老干部医 *** 费及时报销等一系列措施,解决了老干部生活中的诸多困难。

*** 担任福建省福州市委 *** 时,当地基层干部就对他尊老敬老印象深刻。有基层干部回忆:“有一次,部队老干部说夏天绿豆脱销, *** 立刻让市双拥办给每位老干部送去5斤绿豆;很多老干部是北方人,喜欢包饺子,还给他们每人送去一包优质面粉。”

1993年元旦,福州长乐机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一些部队老 *** 应邀参加。动工前夜9点多, *** 特意让秘书通知基层干部,第二天风大、天冷,务必挨个打 *** 通知老 *** ,多带衣服、注意保暖。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尊老敬贤, *** 一直身体力行。2013年9月26日,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 *** *** 把目光投向坐在之一排左边的一位老人。他饱含深情地说,这位老阿姨,她就是我们的老将军甘祖昌的夫人龚全珍,她今年90多岁了,我看到她以后心里一阵阵的感动。

*** 介绍,甘祖昌是我们 *** 国的开国将军,新中国成立后,他当了将军,但是他坚持回家当农民。半个世纪过去了,龚全珍老人仍然弘扬着这种精神,她几十年扎根基层,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

*** 提倡要弘扬这种艰苦奋斗精神,在他心中,“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

2014年10月15日, *** *** 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媒体捕捉到这样一个现场细节。当文艺界 *** 们发言结束, *** 准备发表讲话时,他望了望90岁高龄的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冯其庸先生,随后对大家说:“今天出席座谈会的不少老艺术家年事已高,大家如果累了,就到休息室休息或者走动走动。”

细微之处见真情。一句话打动了现场的所有文艺工作者,大家深感 *** 的言行“从细微处体现了对大家的尊重与关爱”。

2017年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有一幕感人场景。当 *** *** 准备同 *** 合影时,看到93岁的黄旭华和82岁的黄大发两位道德模范 *** 站在 *** 们中间, *** 微笑问候:“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

*** 拉着他们的手,请两位老人坐到自己身边来,两人执意推辞, *** 一再邀请:“来!挤挤就行了,就这样。”自然而然的举动,正是 *** 尊老敬贤的真情流露。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如何让老人们“老有所养”,始终是 *** *** 挂念的“国之大者”。

在山东省临沂市83岁的“老支前” *** 昌家中,他挨个房间察看,关切询问家里还有什么困难。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红山根东路街边的一家虚拟养老院餐厅,他为老人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在上海市虹口区的托老所,他要求把政策落实到位,惠及更多老年人;在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他叮嘱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 *** 委和 *** 的重要责任……

暖心举动践行的是“尊老敬老”的人伦常情,声声关切传递的是“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深情牵挂。在 *** 心中,“敬老孝亲”之情久而弥深。

( *** 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来源: 央视网

九九重阳老人节 尊老敬老世代传

*** ,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重阳节成了一个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节日。老人节的制定顺应了我国的伦理传统,对那些长寿的老人表示了尊重和庆贺。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伦理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在商汤的时候,帝王也很注重尊老。在西周之后,敬老开始作为一种 *** 而存在。许多王朝都颁布了一些具体规定,用以实施敬老养老的 *** 。像在汉文帝时,每月供给80岁以上老人1石大米、20斤肉、5斗酒。当时还规定,凡是孝敬亲人的人都可以得到5匹帛。

到了唐代,享受福利待遇的老人年龄下调,要求有一个儿子专门服侍。唐宋时期还将敬老写进法律,凡是 *** 祖父母、父母的属于“不孝”,并将“不孝”列在“十恶”之中。明代的政策对老 *** 十分有利,只是待遇不如汉文帝那时候。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他69岁生日那天,举办了“千叟宴”,邀请全国70岁以上老人到京参宴,规模达到2400多人。这都说明,我国自古就有尊重老人的传统。

在古代的重阳节里,民间就有登高的习俗。可春夏时节忙于耕种,冬天又过于寒冷,只有秋季合适,那时秋高气爽。文人墨客喜欢登高游览,农民农事闲暇,登山釆摘各种野果、 *** 材,搞个“小秋收”。

古人把登山视为一种神圣的事物。楚人选在了夏历九月九日,先影响到长江流域,再逐步扩展演化成重阳节。

有一首民谣,形容重阳节较贴切:

九月里,

九月九,

爬山登高饮菊酒,

戴上茱萸避 *** ,

吃了花糕多长寿。

在重阳节里,有些地方还有吃柿子的风俗。说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访,碰巧这一天是重阳节。他又饿又渴,在一个村里发现一棵树,上面结滿了柿子。他就摘了几个,吃完后便离开了。后来,故地重游,见柿树尤在。他触景生情,当即降旨:“封柿树为凌霜候,令天下人在重阳节均吃柿子,以示纪念。”于是,就形成了九月九吃柿子的习惯。

在重阳节里,还有把茱萸 *** 在头上或佩戴在手臂上的习惯。戴茱萸是重阳节里重要的驱邪活动。

在重阳节里,古人有将菊花酒视为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在山东等地的民谣十分形象的说:

九月九,九重阳,

菊花做酒满街香。

九九意为“久久”,重阳有宜于长久之义。把九九与活得长久联系到一起,在重阳节中增添了祈求健康与长寿的期望。

习言道|“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

*** 以来, *** *** 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一直牵挂关爱老年人。时值重阳佳节,让我们一起重温 *** 关于尊老敬老的重要论述。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九九重阳节的由来,习俗和禁忌你知道吗

#重阳节的“那些事儿”你了解多少#?

#重阳节习俗知多少?#?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是中 *** 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禁忌

1,不能说节日快乐

为什么重阳节不能说节日快乐呢?因为重阳节是个辟邪日子,重阳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这类的节日一般忌说“节日快乐”,更好说些祝福的话语。比如全家安康或身体健康等。

2,不能送菊花

重阳节可以赏菊,饮菊花酒,但却不可以送菊花,若送人一束菊花,很可能让人家误解你送花的意思。

3,忌煮饭

*** 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这天要让 *** 休息,不能因做饭而劳累。

4,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

鲁西南地区的滕县一带有这样的忌讳,嫁出去三年之内的闺女,重阳节不能回娘家,三年以后就可以回。当然这只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其他地区不一定有此禁忌。

重阳节为何是老人节?

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九九”重阳与“久久”谐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更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因此,重阳节寓意深远,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重阳节怀有特殊的感情。


久久情长,岁岁安康


久久情长,岁岁安康

九九重阳习俗知多少?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 *** 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1、登高

登高是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登高不仅仅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是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据说,东汉时期有个叫桓景的术士,他认为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平安安。后来,便成为一种习俗流传下来。


2、佩茱萸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佩戴茱萸可避邪驱虫,祛风散寒。

古代还风行九九 *** 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又叫做茱萸节。 *** 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3、赏菊饮菊花酒

菊花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4、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另有说法,重阳时放纸鸢是为了“放晦气”,纸鸢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

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至于人们为何要在重阳时放纸鸢(风筝),除了重阳天高云淡,风轻日明,纸鸢可轻松乘风而上的气候原因外,还有些介于巫蓍之间的说法,于不经中颇为有趣。传说,重阳时放纸鸢是为了"放晦气",纸鸢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更有甚者,还要专门将线弄断,让风筝消失于云天之外。另有一种解释则说重阳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放纸鸢者不仅不能弄断丝线,还要千方百计保护之,因为若是丝线断了,则"吉祥"、"福气"也随之飘向远方。

5、吃重阳糕

由于“高”与“糕”谐音,所以人们就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希望吃了重阳糕之后,能够步步高升,甚至还可以祛病健身。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 *** 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重阳节各地风俗习惯

上海豫园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

海南过重阳节,有登高望远 *** 茱萸,送“重阳糕”“赶山猫”洗艾叶水等习俗

广东吴川地过重阳节,享宴高会,摆敬老宴。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众人围观。

福建相传九月初九是 *** 羽化 *** 之日,乡民多到湄洲 *** 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江苏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 *** 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作“骆驼蹄”的面食

…………………………………………………………………

绘学习丨尊老敬老 ***

绘学习“古人讲,‘夫孝,德之本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从写拜寿信表达对 *** 的崇敬之情到考察时亲手将餐盘递到老人手里,再到殷切关怀老年人群体, *** *** 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倡导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践行尊老敬老理念。

重阳节到来之际,央视网《绘学习》通过几个温暖故事,与您一同感受 *** 的尊老敬老之情。

栏目主编:秦红 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杨蓉

来源:作者:央视网

「 *** 中国节·重阳」重阳尊老敬老 多些贴心务实之举

来源:吉网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重阳节来临之际,为使老年人更加合理健康消费,安享晚年,10月12日,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

重阳节的一大主题是“尊老敬老”。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更大的国家之一,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已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可见,尊老敬老,既是传统,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重阳节来临之际,针对老年人合理健康消费发布消费提示,让尊老敬老更具体、更贴心、更务实。

尊老敬老,源于道德情感。千百年来,我国人民以尊亲为光荣,以敬老为己任, “养亲必敬”“人之行莫大于孝”“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至理名言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成为引导人们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宝贵精神财富。重阳节尊老敬老,就是要传承传统美德与伦理,把尊敬、孝顺、关爱老人当作基本责任。

尊老敬老,更要放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大背景下思考。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18.7%,按照占比10%-20%之间属于轻度老龄化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人均寿命提高、独生子女成年、人口流动 *** 激增这“三碰头”的社会背景,让老龄化的社会难题更复杂。

尊老敬老,要给老年人一个健康的“夕阳红”。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在大多数老人不愁吃不愁穿,更多的是在健康和精神文化上追求晚年美好生活。而社会上某些商家看准了这一情形,将保健食品说成灵丹妙 *** 搞虚假宣传,变着法儿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已经成为社会一大公害。重阳节到来之际,此类宣传恐怕也不甘寂寞,消费者协会及时发布消费提示,揭穿保健品虚假宣传 *** ,明确提醒老年人:保健用品不是 *** ,身体不适需就医,既是一次科普,更是一种更具体的 *** ,其社会价值更加凸显。

重阳尊老敬老,多些贴心务实之举。其实,有关老年消费的陷阱还有很多,比如,报团旅游超低团费叫卖,高额回报金融产品推销,等等,都是日常时有发生的重点领域,在我们身边时常发生这类案例。究其原因,不是骗术多么高明,而是老年消费者对骗术的识别能力不高,极易经不住 *** ,自觉不自觉地上当受骗。消协“揭穿+引导”式提示,为老年人更加合理健康消费教授了 *** ,指明了方向,老年消费者应该举一反三,在提高识别力中远离消费 *** 。

由此让人联想到,如何把尊老敬老的传统一贯至今,如何拓展改善社会养老、助老事业,不仅仅关乎道德与伦理,更涉及经济与社会的良 *** 发展。从 *** 、社会到家庭,都要与时俱进地结合当下的时代条件和内容,不断丰富尊老敬老的内涵,既要从道德层面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又要研究更加具体、贴心、务实的办法和途径,多方发力、呼应,不断增强老人的晚年幸福感,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全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久泰平)

编辑:罗丹吉网新闻 *** :0

本文来自【吉网】,仅 *** 作者观点。全国 *** 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九九重阳节,多陪陪家人,给他们最温暖的爱与陪伴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10月4日是农历九月初九

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与 *** 假期上演“喜相逢”

天文年历显示

21世纪这100年里

重阳、 *** “喜相逢”的情况

重阳节尊老敬老内容,重阳节尊老敬老日记-第1张图片-

共发生19次

其中,之一次发生在2003年

重阳节对应的公历日期是10月4日

最后一次发生在2098年

重阳节对应的公历日期是10月3日

重阳节

又称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登高节

自从唐代被定为正式的民间节日以来

已成为中华民族

尊老、敬老、助老传统的象征

此时节已入深秋,天气渐凉,草木凋零

重阳节的习俗有很多

迎霜宴、放纸鸢、吃重阳糕……

不少民俗延续至今

如今,跟随时代的发展

重阳节又被定为“老年节”

父母在身边

就是人生更大的幸福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我们都曾见过父母之爱的模样

它是孟郊诗中的“慈母线”

是朱自清文里的“背影”

是无数作家笔下一次次的“牵衣送”和“倚阁望”

父母老去

我们又可以做点什么?

今年的重阳节恰逢 *** 假期

有时间可以多多陪伴在家人身旁

为长辈做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

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

给予一个拥抱

对他们道一声感谢

拍一张合影

……

尊老敬老,陪伴尽孝

我们最美好的心愿是

我已长大,您尚未老

我有力报答,您仍然健康

今日重阳

向家中父母长辈

道一声问候

祝老人健康长寿

愿家人幸福安康

在留言区写下你最想对长辈说的话,

为老人送上节日的祝福和问候吧~

青橙融媒综合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标签: 尊老敬老 重阳节 日记 内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