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古诗大全,芒种古筝演奏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25 0
芒种时雨古诗三首赏读:时雨如膏沐,村村逐芒种

#夏日生活打卡季#芒种雨水古诗三首赏读:节序届芒种,风吹雨过山

公历的六月初,农历的五月前后,迎来节气芒种。

芒种节气,是太阳逐渐靠近北回归线的时段,以芒种节气为时间节点,季节进入仲夏。气温显著升高,伴随充沛的降水。在农业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段。因为以小麦为重要粮食作物的北方,进入了小麦的成熟收获期,而南方,则是最适合水稻分秧成活的时段。

高温高湿,固然让 *** 感觉炎暑潮湿难耐,但是对于农作物和植物来讲,这是它们利用阳光,水,疯狂生长的时段。

尤其以水稻为主要种植的长江流域以及南方,洋流暖气团深入腹地,带来丰富的降水,农民们宁可忍受晴朗时阳光的酷热,下雨时,泥土的湿冷,也要赶紧下地种植水稻以及其他的农作物,因为抢的此时天时,会事半功倍,奠定秋天的收获。

芒种时段的雨,至少在长江流域以及以南地方,被称之为对应农时的好雨,称为时雨。而芒种节气之间,以芒种节气中的壬日,在古代作为梅雨季的开始。虽然梅雨连绵潮湿,但是对于健康的植物来讲,这是更好的吸收水分,壮大成长的时期。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 *** 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南宋 · 陆游 《时雨》

南宋陆游,写了家乡浙江芒种时节家家在雨中抢着移种水稻秧苗的火热场景。

哪怕下着雨,田野里到处是临风沐浴,手把秧苗 *** 秧的农民。

劳作环境如此艰苦,但是抵挡不了农民的耕耘栽种的热情。在宋朝,乡村也组织互助 *** 秧,全体乡民,能够下地的都下地,在田埂上,专门准备锣鼓,大家一起 *** 秧,用最饱满的热情,将秧苗 *** 遍水田,保障此地的水稻在芒种节气期间,完全种上。这种集约化管理,提高了效率,也保障了丰收。

劳累的 *** 秧之后,自然是犒劳 *** 秧辛苦的人们,除开村落组织的饭菜,家家也会用刚刚收获的新麦,煮饭犒劳辛苦的劳力和男人们。

而除了水稻 *** 秧,江南水塘,此时也是菱藕鲜美,采菱挖藕的时节。在劳作中有辛苦也有快乐和希望,劳动的歌声此起彼伏。

陆游是个身体力行,热爱农村的人,他回到家乡隐居,并没有因为自己是 *** 而享受清福,相反,他买了土地,带着儿女亲自耕作,直到七十多身体不允许劳作,才停止。

但是他的心,是和土地,农民在一起的。

芒种节气的雨,是自然的馈赠,是天降好雨,陆游哪怕待在家里,也为这样的雨能兆丰年而开心。他躺在竹床上,听着雨声摧打庭院的树木,藤蔓在雨中开花,散播宜人的芬芳而高兴。

他能够想象这风调雨顺的原野,到处是辛勤耕作的农人,虽然辛苦,但是必有收获。虽然南宋一直在金国和蒙古的军事高压下,但是长年无战,受惠的也是百姓。

正是期待这样的富庶太平能够持久,陆游才发自内心地想保家卫国,老迈之年,梦中还在铁马冰河,为家国而战。


“时雨如膏沐,能添竹树鲜。

石桥分野望,云日澹川烟。

僧笠归花外,渔舟系柳边。

村村逐芒种,播谷满菑田。” 明 · 汤珍《石桥》

芒种节气的雨,就像最美最营养的脂肪,给了草木以滋润。

芒种节气的雨,让竹子增添的新叶和翠色,拔节生长,竹子在此时最为新翠鲜艳。

我站在石桥上,这座石桥正在原野村落的中间,看得见四面良田,视野开阔。

此时时晴时雨,烟雨 *** ,远处的河流山峦笼罩流淌着夏日云烟。

一个行脚僧带着斗笠走过了桥,他的身影被重叠的水泽边上的蔷薇送远。

一条船,系在石桥下的柳树边。

而我站在石桥上,看着辽阔的烟雨中原野。

村村都重视这好雨的芒种时节,田野里到处是冒雨 *** 秧的农民,他们珍惜着这好雨好时节啊。

这首诗,有江南水乡的画面淡雅,也有芒种节气的劳作热闹。好个如诗轻夏,如画人间。


“枣花落靡靡,一犬护柴关。

节序届芒种,何人得幽闲。

蛙鸣池水满,细草生阶间。

刈麦欲终亩,风吹雨过山。

大儿早未饭,叹息农事艰。

豪贵本天命,悠悠不可攀。

不闻无盐女,丑黑非美颜。” 明 · 樊阜《田间杂咏八首 其八》

这首诗写得是北方芒种节气,农民的辛苦。

因为北方此时,正是小麦成熟,进行收割的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所以往往要抢在下雨前,收割小麦,以防止小麦遇雨,难以晒干收获,又天气高温高湿,不及时收获的小麦极容易就在已经成熟的枝头发芽,这样的小麦是难以储存的。

当枣花落在地上的时候,就是芒种节气到了。

家里的人都下地收麦子了,只留下一只狗看门。

水塘里塘水满溢,蛙声鸣叫,显示这段时间多雨且高温,细小的草类疯长。

再不收获麦子,麦子可能会烂在田野里。

那么在山间的田地收麦子的一家人,面临什么呢?

砍下的麦子堆在天边,已经快打捆回家的时候,一片乌云从山那边夹雨而来,瞬间就淋湿了这辛苦一天的一家人和他们尚未运走的麦穗。

大儿子还没有吃早饭,忙碌了大半天,劳动成果泡汤,指望者这麦子能够带来温饱,换两个钱,结果眼睁睁看见梦想化为泥泞和 *** ,一阵沮丧之后,还是得打起精神,要将这些麦子送回家。

农民的命运靠天吃饭,和富贵无缘,就算是有,和他们不相关。

他们困在劳累贫寒里,风吹日晒,丑陋黧黑,终生和幸福安逸白净无缘。

这首诗,写了芒种节气农民的辛苦艰难。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致敬中国从古到今所有辛苦在土地上的农民。

随着农业的进步,芒种节气,收获小麦和水稻 *** 秧,在南北地区都同时进行,那么在这个节气时段,既要做好抢收,又要做好抢种,才能保障夏粮入仓,秋粮在望。

芒种依然是重要的农业生产时段。

粮食关系到 *** ,关系到中国人的饭碗。

祝愿我的国,风调雨顺,农民幸福,粮食满满!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芒种#

芒种节气花事古诗五首,兼谈《红楼梦》芒种之“饯花神”的含义

最美8首 芒种诗词,芒种至,盛夏始,有收有种,自在从容

夏初,年半,北方麦黄,江南梅熟,时光匆匆,节气更替。

芒种,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仲夏正式开始。

从这一天开始,气温逐渐升高,盛夏的大幕开启。

芒种,是夏收的时节,田野收获了飘香的麦子,盛夏收获了满目的苍翠。

芒种,也是夏播的时节,手把青秧,栽种希望。

愿所有汗水都不被辜负,每一个梦想,都闪耀光芒!


01

芒种到了,北方麦黄,风里夹着收获的味道,人们也开始忙起来,愿每一分播种皆有收获。


《咏廿四气诗 芒种五月节》

【唐.元稹】


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芒种暑热,螳螂初生,鸟鸣莺啼,到处都是炎热的夏风,池塘的莲花也早已绽放,在乡间小路上,大家见了面就会问家里的蚕和麦子怎么样了,句里句外都透露出一种芒种收获时的喜悦。

02

芒种,是收麦的时节,高温高湿,汗流浃背,空气中弥漫着麦子的香味,农民们都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一年的收获就从这里开始!

《刈麦》

【宋.范成大】


麦头熟颗已如珠,小厄惟忧积雨余。

丐我一晴天易耳,十分终惠莫乘除!


麦子熟了,老乡们都在收割麦子,金灿灿的田地里,辛勤的人民,炎炎夏日,顶着烈日、挥洒汗水,丰收的季节里,农忙的每个人脸上都挂着丰收的喜悦,虽然辛苦,但是幸福。

03

芒种,忙种,一收,一种,收了就种,种了再收。农忙之季勤耕种,秋来丰收稻花香。


《耕图二十一首·拔秧》

【宋.楼璹(shú)】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着畦东西。

水稻的秧苗像青葱一样的繁茂,移植分秧在水田里,会让秧苗更加茁壮。芒种节气高温多雨,最适合水稻秧苗的成长,要赶紧将秧苗移植到位,农事紧迫,辛苦一时,收获一秋。

04

芒种,江南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天幕低垂,濛濛细雨,梅天风雨凉。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正值黄梅时节,家家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上,青蛙处处鸣叫。时间已经过了午夜,朋友还没来,诗人百无聊赖地敲着棋子,震落了一旁的灯花。



05

风吹穗色盈,蝉鸣夏始忙。风吹金色麦浪时,听蝉鸣、蛙声,是夏天的奏鸣曲。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清风明月,万物和谐,蝉鸣与蛙声,点缀着这个寂静的乡村夜晚,这阵阵扑鼻而来的稻花香,让人忍不住期待即将来到的丰收场面。山间田野的自然生态环境极佳,抬头便能见到天空挂着闪烁的星星。

06

芒种时节,江南梅熟。“梅子欲黄时”,青梅,可以尝鲜也可以煮酒。青梅煮酒,以酒迎夏,细细赏,细细品。盛夏种收皆奔忙,青梅煮酒话时光。


《初夏闲居》

【宋·陆游】


煮酒青梅次第尝,啼莺乳燕占年光。

蚕收户户缫丝白,麦熟村村捣麦香。

民有裤襦知岁乐,亭无桴鼓喜时康。

未尝一事横胸次,但曲吾肱梦自长。

07

芒种时节,栀子飘香。栀子花芳香素雅,绿叶白花,清丽可爱,为炎炎夏日带来无尽的清凉和芬芳。

《信州水亭》

【唐·张祜】


南檐架短廊,沙路白茫茫。

尽日不归处,一庭栀子香。

南边屋檐下架起了短廊,满院的栀子花,洁白如雪,迎风绽放,馨香萦绕,淡雅脱俗,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08

芒种时节,十里风荷,荷花简直称得上夏天的标志,有了荷花的点缀,夏天变得清凉怡人,风情万种。

《荷花》

【宋·苏泂】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

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 *** 。


荷花就像是刚刚上了妆的美人,娇艳无比,荷叶就像是碧绿的衣裙,随风飘飘,它宛然在水 *** ,美而芳洁,清静无扰。

芒种节气来了,赏析韩淲的《芒种》

《芒种》

【宋】韩淲

愧我粗官耗太仓,及瓜而代合耕桑。

蚕筐阁了修秧马,老稚时时亦酒浆。

译文

惭愧啊我一个不干农活的官员一天到晚只干吃粮仓的稻米,等到明年瓜熟时派人接替我,百姓应当更好的耕种与养蚕。

盛放蚕儿的竹筐已经放置妥当,拔秧时的坐器秧马也已经修好,老人和孩子时常把酒水舀出来。

注释

粗官:指武官。

太仓:大粮仓。

及瓜:等到明年瓜熟时派人接替。又 指任职期满由他人继任。

耕桑:种田与养蚕。亦泛指从事农业。

蚕筐:盛蚕的竹筐。

阁了:放置。

秧马:古代农民拔秧时所坐的器具。

老稚:老幼。老人和小孩。

亦:通“挹”,舀,把液体盛出来。《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酒浆:酒水,泛指酒类。


赏析

这是宋代诗人韩淲的一首芒种诗。

《农历书》中说:“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民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农谚云“芒种忙、忙着种”。

芒种诗,韩淲一共写了四首,这是其中第四首,反应的正是芒种时节乡村忙碌的景象。他在《芒种·其一》里就提到了农事:田家一雨 *** 秧时,成把担禾水拍泥。分段排行到畦岸,背蓬浑不管归迟。

在这首诗中,我们同样感受到芒种时节的忙碌气息。

一、二句,愧我粗官耗太仓,及瓜而代合耕桑。是说,惭愧啊我一个不干农活的官员一天到晚只干吃粮仓的稻米,等到明年瓜熟时派人接替我,百姓应当更好的耕种与养蚕。

这两句交代了芒种时诗人的心理,即大家忙碌,而诗人却不能亲自躬耕,感到惭愧。有白居易《观刈麦》诗中所说的“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的意思。

三、四句,蚕筐阁了修秧马,老稚时时亦酒浆。是说,盛放蚕儿的竹筐已经放置妥当,拔秧时的坐器秧马也已经修好,老人和孩子时常把酒水舀出来。

这两句交代了芒种时节百姓准备忙碌的情景,为收割蚕麦做好准备,正如一幅乡村田园风景图。

这首诗表达自然,充满了田家的味道,让人感受到芒种时节扑面而来,是一首写实的芒种佳作。


作者:严勇,文学硕士。 *** 学习平台“每日鉴赏”专栏作家。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散文集《读书旅行》、随笔集《风韵泰州》。

关于芒种的诗词谚语 与芒种有关的诗句发朋友圈句子 ***

<闽南网>

关于芒种的诗词谚语 与芒种有关的诗句发朋友圈句子 ***

今天是6月6日,农历戊戌年四月二十三,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简单地说,芒种时节就是收割麦子,播种稻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芒种来了,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芒种诗词

北固晚眺 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白居易

啧啧雀引雏,稍稍笋成竹。

时物感人情,忆我故乡曲。

故园渭水上,十载事樵牧。

手种榆柳成,阴阴覆墙屋。

兔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

前年当此时,与尔同游瞩。

诗书课弟侄,农圃资童仆。

日暮麦登场,天晴蚕坼簇。

弄泉南涧坐,待月东亭宿。

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

一朝忽分散, *** 仍羁束。

井鲋思反泉,笼莺悔出谷。

九江地卑湿,四月天炎燠。

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

泥秧水畦稻,灰种畬田粟。

已讶殊岁时,仍嗟异风俗。

闲登郡楼望,日落 *** 绿。

归雁拂乡心,平湖断人目。

殊方我漂泊,旧里君幽独。

何时同一瓢,饮水心亦足。

浣溪沙 苏轼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摧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题双楠轩苏轼

南轩前头两佳木,先生抚翫常不足。

尤爱薰风五月初,白银花开光照屋。

望江南/忆江南王琪

江南雨,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朝与暮,长在楚峰前。寒夜愁欹金带枕,暮江深闭木兰船。烟浪远相连。

谪居黔南十首 黄庭坚

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

泥秧水畦稻,灰种畲田粟。

临安久雨曹勋

初夏连朝雨,土人云入梅。

但闻檐溜密,不见晓光开。

衣润疑沾汗,阶空任长苔。

地车无住著,只拟上层台。

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 秦观

洛水沄沄天上动,道人隋渠下梁宋。

宋都堤上十二亭,一一飞惊若鸾凤。

光华远继周王雅,宴喜还归鲁侯颂。

玉觞严令肃衣冠,金缕哀音绕梁栋。

娟娟残月照波翻,习习暖风吃鸟哢。

何处高帆落文鷁,谁家骏马嘶征鞚。

柳枝芳草恨连天,暮雨朝云同昨梦。

借问亭名制者谁,留守王公才望重。

胸中云梦吞 *** ,日解千牛节皆中。

祥符相公实曾祖,庭列三槐多伯仲。

承明厌直出荆州,转守此都行大用。

此都去天才尺五,交广荆扬归引控。

兔园事迹化黄埃,清泠文雅堪长恸。

舳舻衔尾车挂轊,昨日出迎今日送。

送故迎新无已时,古往今来相戏弄。

亭下嶔崎淮海客,末路逢公诗酒共。

一樽明日难重持,岂恤官期後芒种。

今年气候颇云早,夭矫梅花春欲纵。

行见亭中祖帐开,千乘送公归法从。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 范成大

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

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 *** 秧寒。

梅雨五绝 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 秧先 *** 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定海甲寅口号七首陈造

连宵飞雨喜滂流,已入梅天过麦秋。

二十年前如此晚,金城地抱却全收。

书事十首 刘克庄

幼作淳熙版籍民,老逢景定改元新。

残年且尽杯中物,他日谁浇柏下人。

长镵谷中忙斸雪,小车花外遍寻春。

吾评子美饥寒态,不似尧夫快活身。

罪已纶言遍九州,桑榆虽晚尚堪收。

下山东诏争扶听,读奉天书有泪流。

加霍嫖姚冠军号,拜车丞相当民侯。

崆峒麦熟无人刈,何 *** 师且少休。

题登瀛图陆文圭

世傅阎公学士图,意象旷雅难形模。

山僧临本持索句,展卷复掩空长吁。

秦王功高塞宇宙,搜揽豪伉供驰驱。

内怀矛甲伺同气,外示间暇耽文儒。

临城开馆构杰阁,坐见瀛海移西都。

分番夕宿无厌倦,珍膳日给何岂腴。

天光下照天策府,煌煌星象经天衢。

房乔夜半进危计,平明一矢惊临湖。

群贤崛起辅贞观,亦有淹滞如颜苏。

惜哉燕翼谋未善,祥计接武客妖狐。

殿陛置笏怒未解,田舍收麦言可唐。

策名书府真有观,空与老姥扶天枢。

贵人一代骨已朽,史笔千载心独诛。

阎公绝艺今无亦,长安落日明榛芜。

端午帖子·皇帝阁 周必大

揽衣切切念丝棼,当馈孜孜恤暑耘。

今岁麦收蚕又熟,万方何以答吾君。

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方回

今年春夏极穷忙,日检医书校 *** 方。

甫得木瓜治膝肿,又须荆芥沐头疡。

一生辛苦身多病,四至平和脉尚强。

寿及龟堂老睦守,不难万首富诗囊。

五月初四日浴阁成舒岳祥

罢农亦易中,麦黄秧已绿。

早蝉发高林,晚莺隔修竹。

壶觞休倦劬,草阁一开浴。

翛然非吾故,佳眠恣清熟。

鹤冲天·梅雨霁周邦彦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眼儿媚·西溪回合小青苍韩淲

西溪回合小青苍。梅雨弄残阳。意行陇亩,景分庭院,乳燕春长。酒深不用人歌啸,锄圃试商量。细晞菜甲,旋寻蔬笋,一梦黄粱。

五月初二日苦熟杨 ***

人言长江无六月,我言六月无长江。

只今五月已如许,六月更来何可当!

船仓周围各五尺,且道此中底宽窄!

上下东西与南北,一面是水五面日。

日光煮水复成汤,此外何处能清凉?

掀篷更无风半点,挥扇只有汗如浆。

吾曹避暑自无处,飞蝇投吾求避暑;

吾不解飞且此住,飞蝇解飞不飞去。

菩萨蛮·包中香黍分边角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荷茶入梅阴中钱时

老梅临沼绿阴阴,一朵荷花透入林。

不比世间红粉面,结交真有岁寒心。

时雨 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 *** 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芒种后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 陆游

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

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

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

入梅陆游

今年入梅日,云脚垂到地。

芬香小麦面,展转北窗睡。

甲夜闻雨声,起拜造物赐。

三登于此卜,一饱可坐致。

语儿高尔囷,戒妇丰尔馈。

击壤歌太平,门无督租吏。

杜宇行陆游

去年杜宇号阡陌,家家聚有忧蚕麦;

岂惟比屋衣食忧,县家亦负催科责。

今年略不闻杜宇,蚕收麦熟人歌舞;

岂惟襦新汤饼宽,邻里相约先输官。

喜雨陆游

幽人睡觉夜未央,四檐悬溜声浪浪。

乐哉甘澍及时至,九衢一洗尘沙黄。

明朝邻曲各驩喜,赛庙沽酒刲猪羊。

不劳轣辘蹋龙骨,转盼白水盈陂塘。

呼儿扫地设菅席,与汝一醉歌时康。

岂惟磨鎌待收麦,小甑已觉吴粳香。

*** 衰病相仍过芒种始健戏作 陆游

*** 里关心百不知,可怜笔砚锁蛛丝。

倒壶犹有暮春酒,开卷遂无初夏诗。

户外逢人惊隔阔,灯前顾影叹支离。

痴顽未伏常愁卧,鼓缶长谣乐圣时。

致仕後即事陆游

山村处处晴收麦,邻曲家家什晒丝。

正用此时身得谢,十分寿酒不须辞。

芒种的谚语 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

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

芒种夏至,芒果落蒂。

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

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

芒种火烧鸡,夏至烂草鞋

。 种豆不怕早,麦后有雨赶快搞。

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芒种忙两头,忙收又忙种。

过了芒种不种稻,过了夏至不栽田。

芒种有雨,芒种后日日雨

雨打芒,臼打糠

芒种打雷年成好

芒种无雷是丰年

芒种南风起火,北风送芒种雷雨多

芒种热得很,八月冷得早

芒种前扁豆开花,主水

芒种端午前,处处有荒田

芒种遇雨,年丰物美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古诗五首,节序届芒种,何人得幽闲?


精选芒种节气田园古诗五首,看过之后,你会更加珍惜粮食和光阴

虽然汉朝太初历,就已经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入历法,距今2100多年,实际芒种最初的文字记录,是在西周的《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至少距今3000多年。但实际我们知道,经验先于文字,尤其是以稻麦为主要粮食的农业文明,“芒种”的出现远在周朝之前,应该是伴随着谷物种植不久就出现了。

“芒种”,是有芒的作物,要种下。这是古代人区分麦子稻子和其他杂草的区别。那带着特殊芒刺的谷类,就算是人类的甄别和找寻,但谦逊的古人仍旧感恩上天的馈赠。那 *** 丰收和喜悦的尖锐的草尖,同时赋予天上的星光,所以“芒”是个郑重的字。

周朝已经有完备的农业知识,知道带芒的粮食必要种植于湿润的水边。而汉朝有完备的农业体系,那太阳光与水最茂盛的夏天,自然是将谷物种下,可收获太阳与星光凝结的珍贵的粮食。

于是当太阳行经黄经75度,盛夏已至,这热烈而丰沛的光与雨的季节,定名为“芒种”,仿佛一声号角,将最期待大丰收的 *** 洒向无边的田野。让它和太阳星光同长。

有人说这个季节不止是播种 *** ,还有麦子的收获啊,那冬小麦,春小麦不也进入了最美的丰收?是,芒种是古代产麦区的丰收季,但更大的收获还需要抓紧时间继续耕耘不是?有芒的麦子快快收起,有芒的稻谷,还要虔诚播撒呀!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唐朝元稹《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时期,疆域辽阔,稳定期长,出现了很多新的灌溉工具和农具,开垦了大量荒田,那么对农民最有利的在于,粮食产量提高,劳动强度稍微减少,而劳动的乐趣增加。人们在芒种时节,一方面辛勤劳作,也一方面感受自然,分享着喜悦,有更大的动力投入辛勤的夏耕。对自然的礼赞和喜悦更多,更饱满。

来,让我们感受芒种,那螳螂已经开始出现在田间了呀,有了它们,那田间的稻谷会更安全,因为它们专吃害虫。

来,让我们看看天上的云彩,那随时可以带来丰沛降水的云垂着云脚,在阳光里镶着金边。就算是下雨,不怕,那是土地最解渴的甘泉。

听见鹌鹑和伯劳鸟的声音没有?它们这么快乐,因为山林和田野提供足够的吃的呀,它们吃林间的野果,也会吃田里的害虫。让它们用飞翔的姿态守护这片田野吧。

来,让我们去看看水里,那大小的池塘水域,荷花盛放,那温暖的风带着温暖的雨,那荷塘是无尽的宝藏呀,除了荷花和藕的丰收,还有无尽的鱼虾。

为什么这里的人勤劳而带着笑脸,在田间陇头拿着锄头相见,带着笑声地说,那蚕茧已经收上来,那麦子也打好了,前期的丰收让人更有底气,但还是要继续努力,下田耕作。

有人说,这首芒种,没看到忙着种什么呀。但是你看看这首诗的场景在哪里?在农村,在户外,在田野的边上,那青青的田野里有螳螂和穿梭的鸟,你看见农民的笑,难道没有发现那背景是青色的稻田吗?

“昌谷五月稻,细青满平水。

遥峦相压叠,颓绿愁堕地

芒麦平百井,闲乘列千肆。

刺促成纪人,好学鸱夷子。”李贺《昌谷诗》节录

这是唐朝李贺描写自己家乡昌谷,五月的农田夏景。昌谷在今天河南,自古重要的中原麦稻产区。

你看看五月的稻苗,刚刚 *** 在田里,那清新美丽的禾苗,站在水田里。细青满平水,将水稻初种,禾苗初长的样子写得清新而美。

在禾苗的水面,有山峦倒影,重重叠叠压下来,最美的湖光山色都比过水田里看山,那山仿佛绿得掉进了水田呀!

来看看麦田吧,那成熟的麦子麦芒摇曳,已经平行到了阡陌田埂,这是丰收的景象啊!

这忙碌的本乡的乡民,个个都是范蠡,不爱人间功名利禄,而愿意隐居在这里,山水耕田作伴,辛勤而快乐呀!

这是对家乡五月的赞美。芒种节气,麦子成熟,水稻成秧,水田山色,虽然忙碌却天真自足,何以羡慕封侯?

有一说一,在唐朝,人口不多,土地又广,如果不是必须当兵,做个农民的确辛劳但是还相对安逸。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著畦东西。”宋楼璹《耕图二十一首·拔秧》

这首诗的好,虽然是题的图画,但很显然,作者是懂得农事的,非常写实和接地气。

芒种时节正适合水稻的分秧。但很多人不清楚,水稻是怎么种植才能丰产,并不是芒种时节,往地里播下 *** 就算了。

要种出丰产好吃的稻谷,首先要育种。将 *** 先撒在农田里,控温控湿,让它发芽,长成小苗。但是这样的种法,如果不管理,只会出现稻子生长互相争夺水分的状态。任由它这么疯长,只会收获一堆稻草。

这种密集生长的稻秧,要在清晨小心抜出来,用水洗干净,然后按照一定的间距,把它们分 *** 已经整理好的大水田里。这样才能保证每棵禾苗都有足够的水分和空间,茁壮成长。

而芒种最辛苦的就是,要抢时间,将秧苗 *** 水田里,要快,要准。

这里父子两个人合作,将秧苗从培育田里拔除,既要保证不伤害幼苗的根和叶,又要抓紧时间。过去粮食亩产受到各种 *** ,如果想丰收,就是种植大面积水田,弯腰在水田上 *** 秧,心细手准,速度快,考验的是农民的身体和耐力。

在有限的时间种满水田,才是丰收的之一小步。正是因为有丰收的期待,所以农民才在水田里辛苦,所谓泥腿子,就是这个来历。

这其中的艰辛,种植过稻谷的人都知道滋味,那收获真的是汗水加勤奋,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也证明了宋朝的水稻种植精耕细作,向土地要粮食,考验着栽培技术和体力。种稻也是技术活啊!

“门前流水野桥断,不过车马唯通船。

秧风初凉近芒种,戴胜晓鸣桑头颠。

短衣行陇自课作,儿子馌后妻耘前。

白头虽复劳四体,若比我辈宁非贤。

旅游三十不称意,年登未具粥与灊。

便投笔砚把耒耜,从子共赋豳风篇。”明朝高启《练圻老人农隐》节录

高启是元末明初人,经历了元朝末年的大 *** 。但是他非常聪慧,16岁就被张士诚看中,做了幕僚。23岁隐居乡间,对农民和土地有很深的感情。这是他30来岁的作品,因为他看到了一个曾经为官的老人,辞官归隐,做着最辛苦的农活。

他说现在种地,官府的税收高,老人你何以做这么辛苦的事?这里和外界没有通车,只有偶尔有船来。这是水稻种植的芒种季节临近,有戴胜鸟在桑树间。

我看见你穿着短衣裳在田间劳作,儿子送饭,妻子陪你耕田。你虽然白头,但是这农活可以劳动筋骨,和我这晚辈比起来,可谓圣贤。

我自己在外漂泊也快三十岁了,过年的时候依旧清贫,我愿意放下手中的笔和你一起拿农具,我随从你去田园归隐。

这首诗并不是有钱人的田园乐。老人归隐还在务农,其实和高启的状态差不多,没有吃的,乱世读书无用,而且做官的风险也非常大。尤其这个老人,可能是做过元朝的官,虽然有学问,但是乱世之中,就可能是被杀戮的对象。

而高启曾经是张士诚的幕僚,成王败寇,等待他的出路并不多。

但是这首诗仍旧让人感动,那老者为了生存妻子儿女,白发劳作。高启也坚定了隐居田园的心。只是高启的命运并不好,在明朝朱元璋时,他 *** 入朝,编修元史,也无意功名,推辞了户部右侍郎的 *** ,回乡种地隐居,被朱元璋嫉恨。最终被朱元璋找个理由腰斩。

这真是旷古奇冤。后世之人为之落泪。

“枣花落靡靡,一犬护柴关。

节序届芒种,何人得幽闲。

蛙鸣池水满,细草生阶间。

刈麦欲终亩,风吹雨过山。

大儿早未饭,叹息农事艰。

豪贵本天命,悠悠不可攀。”明朝樊阜《田间杂咏(六首)》节录

芒种节气是夏忙时节,让我们看看明朝太平时节的农村。

那院子里的枣花簌簌落下,但农家院子里已经没有人,只有一条狗在看门。那人到哪里去了呢?人都下地了呀!

因为节气正是芒种,要收要种,哪里有人能够享受夏日幽闲?

风景自然是美的,因为池塘水满,蛙声鸣叫,此时温暖湿润,连石阶缝隙都长了草,这是个洒下 *** 就发芽的好季节。

田间正在收麦子,麦子快收割完时,结果一阵风雨就从山那边过来。这意味着收下的麦子被雨淋湿,如果想晒 *** 必须要另外花费体力和时间,而收割已经很辛苦了。如果天气有几天不开晴,很可能麦子会潮湿发芽,这半年的收获就泡汤了呀,怎么不让人心焦?

忙了大半天,大儿子还没有吃上早饭,这是因为所有人都在田里抢收,本指望快点收,但现在一场雨,全家都泄气了。大儿子摇着头,叹息这农活靠天吃饭,真是实在艰辛啊。

但是一个农民谈何富贵,富贵就像天上的云彩,不被它羞辱成落汤鸡就已经是万幸,难道还有什么办法攀上云彩不成?

在泄气劳累之后,依然是继续手上的农活啊!

这首诗写了农民的艰辛,也写出了农民的坚韧。最忙的芒种,就是风一阵雨一阵风鞭打着劳碌的人们。

这五首芒种诗都提到的是农村,忙碌,辛苦,小小的快乐,丰收的期待支撑着人们穿过岁月,构筑中华历史文明。

那么我们读到这些诗会有什么感想呢?农民如此艰辛,爱惜着农时光阴,以勤为本,耕作不息,我们更要以他们为榜样,珍惜光阴和人生啊!不要沉醉在自己的小安逸里,要对得住每颗粮食,每寸光阴!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七律 芒种(外六首)

#夏日生活打卡季#

作者:金登仁/梁文君/田明山/杜华/熊超/极目楚天舒

七律 芒种

金登仁(鄱阳)

夏迎暖日麦金黄,遍野禾盈稻浪彰。

阵阵高温催晓梦,绵绵细雨润荷塘。

施肥补水辛甜乐,抗旱排洪苦累香。

抢种争收齐发力,你追我赶共繁忙。

七律 荔枝

梁文君(山东莱阳)

麻皮白肉蜜浆鲜,剥壳瑶珠小核圆。

入口精淳迷啜汁,萦香质嫩诱垂涎。

当初古昔长奔继,发达今朝快递传。

露颗轻尝津味美,调脾益胃润心田。

麦收时节雨频频

田明山(山西临汾)

雁来汾岸故栖翔,常客河滩奏乐章。

焉觉雨频时肆意,那堪麦熟最情伤。

稼禾一季不容易,饱食三餐怎可忘。

光景有望思淡淡,阴晴无奈泪行行。

七绝 听松

杜华( *** 包头)

峡远风长山月清,赤松林暗卷涛声。

龙吟碧涧猿相唳,虎啸苍崖马蓦惊。

七绝 划龙舟寄语

熊超(湖南汉寿)

紧锣密鼓猛冲锋,四水三湘啸彩龙。

习俗民风招屈远,忠魂世代染心胸。

天仙子 撩人四月天(外一首)

极目楚天舒(湖北)

处处绿荫岚气漫,树树百灵歌舞燕。

撩人四月够风光,地暖暖,天嫣嫣。

初夏佳期当可赞。

简出轻装华丽现。打造青春风景线。

不寒不热百情宜,趁身健。加油干。

凡事逢祥行得远。

七绝 感慨而已

精神缺失实糟糕,资本从来忒虐饕。

屈死屈原今若在,兴能又会赴环涛。

编辑:徐文合/常显云/吴军《青烟威文学》编辑部

芒种丨古诗词里的芒种时节,愿你每一分付出,都不被辜负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 *** 秧!芒种至,仲夏始。芒种,一个收获的时节。芒种节气,正值初夏,此时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一切郁郁葱葱美好风景。芒种忙种,可收可种,预示着播种希望,收获喜悦。芒种时节,正是 *** 秧收麦时。 *** 秧收麦两头忙,古诗词里的芒种时节,愿你每一分付出,都不被辜负!

芒种

宋-韩淲


田家一雨 *** 秧时,成把担禾水拍泥。

分段排行到畦岸,背蓬浑不管归迟。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

宋-范成大


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

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 *** 秧寒。

途中

宋-曾几


鹁鸠晴雨报人知,更问农家底事宜。

村落泥干收麦地,稻田水满 *** 秧时。

赴金陵舟过霅川偶作

宋-李光


孤村远浦接微茫,处处经行看 *** 秧。

却忆年时住家处,藕花无数绕林塘。

晓出

宋-洪咨夔


一双杜宇青天月,两点乌犊白水陂。

不为好山 *** 出,那知已是 *** 秧时。

山家

宋-周南


小麦连湖熟,黄梅作弹飞。

穿林青犊过,触柁白鱼肥。

子男输绢急,姑妇 *** 秧归。

枳花茶似雪,留客共湘瓷。

*** 秧

宋-楼璹


晨雨麦秋润,午风槐夏凉。

谿南与谿北,啸歌 *** 新秧。

抛掷不停手,左右无乱行。

我将教秧马,代劳民莫忘。

*** 杂诗之物产

清-纪昀


收麦初完收谷忙,三春却不入官仓。

可怜粒粒珍珠滑,人道多输饼饵香。

*** 秧

清-范承谟


螺黛平看万斛围,农人遥唱稻秧肥。

声从谷出连山应,掠起长空白鹭飞。

鹧鸪天-杭县康家桥舟中作

现代-俞平伯


学作新诗句未平。卧听柔橹汨波声。

软红尘土成遥想,新绿畦塍快远情。


收麦穗, *** 秧针。早中迟稻待秋登。

不须明日愁泥足,却为田家问玉晴。

七律 芒种时节(外七首)

#夏日生活打卡季#

作者:舟子/韩俊清/毛峰/张增民/金登仁/左德纯

七律 芒种时节

舟子(新疆库尔勒)

夏时芒种绿丝带,六月宜人农甫忙。

划桨荡舟芦荻茂,采茶闻蕊芰荷香。

诗词浅句压平仄,笔墨清新画雾霜。

碧水千潺垂柳翠,白云万卷暖风扬。

七律 芒种

韩俊清( *** 武川县)

芒种桑麻爱绿田,金风草树白云翩。

圆荷万朵繁花映,翠果千株嫩叶连。

满目嘉禾呈五色,惊人秀麦九霄边。

黄蜂倍近随心赏,播谷争收富贵牵。

勺湖夏雨(外一首)

毛峰(江苏淮安)

夏日湖塘偏作客,松风着意润蝉歌。

凉生柳岸烟如织,目送池鱼影似棱。

观看汀莲开一朵,争随虹彩恋层波。

曲桥不贱三湖雨,却领馨香到运河。

忆江南 农村夏日

荷花艳,丽日照农村。

蝉噪蛙鸣杨树岸,鱼翔鸟唱藕塘边。万类竞欢颜。

大雨后,漫步菜园边。

紫茄黄瓜扁豆嫩,青椒白菜苦瓜鲜。何时惹馋诞?

古风 山村沸腾

张增民(南山翁)

炮声乐声笑声,花骄大马车队。

山村沸 *** 如潮,欢呼四峰九回。

红门红堂红烛,祖翁爷长父辈。

宴席举杯谢高朋,恭喜晚生婚配。

七律 贺东方雅韵文学社成立一周年

金登仁(鄱阳)

东方雅韵美名传,出彩诗坛翰墨篇。

巧借文章歌盛世,弘扬正气颂高贤。

春风得意微群秀,周岁辉煌 *** 巅。

绿水长流流四海,青山叠翠翠 *** 。

棣棠花(外一首)

左德纯(河南商丘)

黄花冠顶闪金光,翠叶芊枝蕊溢香。

绿化良材中 *** 草,游人观赏蝶蜂翔。

夕阳观感

岁到夕阳不自哀,百花盛绽笑言开。

驱车游览观名胜,作赋吟诗惬意来。

2023年6月5日

编辑:李勋修/徐文合/宋现檩《青烟威文学》编辑部

二十四节气芒种古诗六首:时雨及芒种,四野皆 *** 秧


芒种节气古诗六首:芒种及时,秧青麦熟

芒种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

这传统夏天的五月的节气,何以用芒种命名?

芒种是什么含义呢?有人说,这是“忙种”,这是芒种时节的一种客观谐音描叙,比如这段时间,农民都很忙,不是在收割麦子,就是下田 *** 秧,还要忙着采摘水果,祭祀太阳神龙神水神雨神之类,万分忙碌。但是这不是古代定义芒种节气的原因。

古代节气的命名,和天象雨水农业物候相关。

“芒种”在文字记录的出现,是在周朝的《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周礼中写了周朝的 *** 官职,其中有掌管稻谷生产的农业官职,有官吏十人,下面分司的官员有一百来人,专门管稻谷的种植推广教授。他们下到民间,指导农民种植水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储蓄水,将普通的田地变成适合水稻种植的稻田。凡是改造后的地方,都形成水泽,将水泽中的杂草拔去,种植“芒种”,就是水稻以及适合生长的带芒的农业植物。如果遇到干旱,他们要共同祈雨,如果遇到丧事,他们要协助当地的丧礼。

那么水稻的种植,在中国历史悠久,大禹时期,都是帝王和高级官员,教授人们种植水稻,到了周朝,也是如此,实际周朝已经掌握了很多水稻种植的技术,在改造后的水田里,种植芒种,芒种就是稻子。

周朝的麦子和稻子是不同地方种植,还没有形成后来的,在麦子收获之后,抢 *** 稻秧的精耕细作。这里的芒种,主要是适合水稻生长地方的水稻。水稻带芒,称之芒种,或者也包含适合这样土地种植的带芒的其它农作物。

二十四节气起源先秦,定型于汉朝,“芒种”之前,有“谷雨”,意味着谷雨时节是适合稻谷的孵化,而到了芒种节气,则是要将这些孵化成秧的稻苗,正式移植到水田,进行正式的培植。芒种的正确含义,就是有芒的稻谷必须进行分秧种植的时期,这是关系古代国家农业丰收的一个重要时段。

古代也有大量的小麦种植,但是让人愿意费心的,还是水稻,虽然人工管理相当复杂,但是收获是令人惊喜的。所以芒种,主要指的是水稻。

到了南北朝时期,农业比前朝更为发达,农历五月,既是水稻 *** 秧,又是麦田成熟之时,芒种的含义更加广泛,有芒的麦子此刻必须收割,有芒的稻子的秧苗,此时必须赶紧种植,否则过了这一阶段,农事荒芜,一年的收成都会泡汤。

谈了芒种的含义起源,来看看芒种节气的气候特征。

芒种时节,随着太阳持续北移,接近了北回归线,这是一年中光照时间最长的时段,气温飙升,而海洋暖湿气流带来大量降雨,深入北半球内陆,提供了夏季作物需要的大量热量和水,作物生长迅速旺盛,此一阶段,晴朗的时候,高温烈阳,下雨的时候,磅礴大雨。

有麦田的地方,要赶紧趁着晴天打麦,而多雨的时段,正适合水稻生长,这也是芒种忙碌的原因,因为麦子不收,极有可能在雨水的浸泡下发芽不能食用,而稻子不及时分秧 *** 秧,意味着错过稻苗更好生长期,秋天的丰收无望。

这个道理,普通农民知道,懂得农事的官员知道,明君和有土地经验的官僚地主都知道。

不仅农民忙,有为的皇帝和官员也忙。

看看周朝的皇帝这个月做哪些事,皇帝穿红色的衣裳去祭祀太阳神和火神祝融,责成巫师或者管祭祀的官员祭祀山川水神,要举行盛大的祈雨仪式,要责成有土地的县城举行祈雨,祭祀水神,祈祷谷物收成,用麦子和樱桃祭祀祖先,求得保佑。

反正这就是一个边干边祈祷的忙碌的月份,从上忙到下。

那么芒种节气往往在农历五月,和端午节前后,那么我们这里应该明白,端午节的龙舟,起源于对水神雨神的祭祀。

这是忙碌并快乐着的热火朝天的时段。


“长嬴开序,炎上为德。

执礼司萌,持衡御国。

重离得位,芒种在时。

含樱荐实,木槿垂蕤。

庆赏既行,高明可处。

顺时立祭,事昭福举。”隋 · 牛弘等《奉诏作五郊歌五首 其二 赤帝歌徵音 》

这是隋朝皇帝和官员祭祀夏神,且是专门的仲夏祭祀。

这已经是隋朝。隋朝主要亏欠在国运不久,但是和秦帝国一样,这是一个结束 *** ,开启大一统的伟大时段,隋朝的很多 *** 实物,直接被唐朝运用,开启盛唐,只不过唐朝为了强调自己的伟大,将隋朝贬得一无是处。但是唐朝的科举 *** 来源于隋朝,唐朝的运河大交通也是站在隋朝的肩膀上。

来谈这首诗,是因为隋朝在精神上是很重视农业和帝国的关系的。

按道理赤帝的祭祀,应该是在夏至,但是,这首诗显然表达的是立夏前的芒种节气或者端午时段。这或者也表明,因为夏天关系到农业,越提前越好。

所以这首诗里,明确表达了是在芒种节气, *** 秧季节,用樱桃和木槿花祭祀夏神太阳神,希望保佑风调雨顺。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中唐 · 窦常《北固晚眺 》

这是镇江北固山的芒种节气之后,江南处处是秧田,而此时又进入多雨的梅雨期,对于水稻的生长极为有力。 *** 此时好风好雨。

江南地区,也到了桑蚕结茧的季节,由于桑蚕太多,居然有的地方没有足够的蚕房,就在露天里,让蚕在麦秸上结茧。不作蚕农肯定是有经验的,要不就是预料了这几天没有大雨,要不,就是有简易的防雨设施,让这些蚕茧不被损坏。

这是南方特有的仲夏的丰收的场景,连燕子也多了起来,此时正是燕子繁殖的好时节。

北固山是三国时期著名古迹,唐朝人太平时期来此,昔年王谢堂前燕,现在处处飞秧田,倒是另一种如梦慨然。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 *** 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南宋 · 陆游《节录》

宋朝是农业发达时期,江南讲究稻麦两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芒种节气之前,趁着天晴赶紧收割麦子,及时翻耕成水田,抢种水稻。

而芒种节气左右的好雨降临,正好滋润农田,农民哪怕此时有雨,都烟蓑雨笠下地 *** 秧。这秧是稻子秧苗哦,是芒种节气最该种的谷物。

所以芒种到, *** 秧忙。又赶上天上好雨,那稻苗无需额外补水,就自在存活。农民虽然辛苦一时,但是比起天旱不雨,用人力维持水田的水分,可要轻松得多。所以雨水和汗水齐落,忙碌在田野。

那么新打的麦子也安慰着辛苦的农人,家家用新麦做成食品,送到田间,供田里的丈夫劳力食用。其中此时也有端午节的粽子,当作更好的冷食熟食送到田间吧,只是我不清楚,那粽子里是否也包上了新麦呢?

陆游晚年一直参加农业劳作,直到自己的确动弹不了,才将农活交给儿孙,这是陆游的伟大。但是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愿意为农民歌唱,赞美农民的辛苦,赞美芒种的风调雨顺,赞美战争之前,南宋此时的太平。


“布谷布谷,饱牛饭犊。

芒种及时,秧青麦熟。

高田罢亚,低田穜稑。

官府不饶,催租责禄。

汝农汝田,布谷布谷。”明 · 沈明臣《 禽言七首 其一》

这是一首借布谷鸟催耕的诗。

布谷鸟叫着,快点让牛儿吃饱,让大小的牛儿下地。

芒种节气,要及时务农,才能让水稻青青,麦子成熟。

在高的田里种上早稻,在低的田里种上晚稻,

要勤劳啊,否则官府要下来催收租子和利息了呀。

你的田,快点耕作吧。

那么这里芒种及时,是有收有种,催促农民珍惜时令。但是这首诗也饱含过去农民的辛苦,因为丰收年会有盈余,但是农业靠天吃饭,收成并非因人力辛苦而有所保障。

“青葱刺水满平川,移植西畴更勃然。

节序惊心芒种迫,分秧须及夏初天。”清 · 玄烨《题耕图二十三首 其九 第九图(拔秧)》

不得不说,康熙皇帝还是对农业的认识,比较精道。

那稻秧,出水如刺,布满了谷地,将它们移植到更广袤的水田,会长得更加茁壮。

这芒种节看着就要到来了,分秧不能等到芒种节来,要在芒种之前的初夏完成是更好的。

因为在芒种时节,这些已经 *** 好的秧苗,直接可以沐浴芒种的好雨,茁壮成长。

这就是把握农时。芒种是一个大的节气标志,但是农民应该及时掌握天气情况,早点分秧,让分好的禾苗,接受仲夏利于成长的雨,而不是拘泥在字面的节气里。

难得这个皇帝如此踏实仔细。

这也说明,很多地方的 *** 秧,因地制宜,掌握当地气候,应该是早于芒种的。

“令序当芒种,农家 *** 莳天。

倏分行整整,停看影芊芊。

力合闻歌发,栽齐听鼓前。

一朝千顷遍,长日正如年。”清 · 胤禛《耕图二十三首 其十 *** 秧 》

清朝的雍正皇帝也不错,经常微服私访,下到民间。

他的这首诗,留下了关于芒种节气集体 *** 秧的那种壮美。

时令到了芒种节气,正是农民 *** 秧的时候。

那秧田横平竖直,齐齐整整,平看,秧苗纤纤,好是壮美。

我看到 *** 秧的人是在水田里,竞赛 *** 秧,一起唱歌,一起 *** 种秧田,鼓声相伴,劳动壮美。

一早上可以 *** 无数亩,那太阳照在水田里,沐浴禾苗,好个壮丽的田园景色啊。

那么从这些古诗中可以看到,芒种节气,主要是稻苗的 *** 秧时段,至少是从汉朝延续下来,有着两千多年历史。不要小看这些重复和平凡的劳作,正是这样的劳作,延续着中华几 *** 悠久的文明,人们也在实践中不断改良水稻和土地,托起一个又一个盛世。

又是芒种节气,致敬为粮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致敬普通的农民,致敬我们的文明。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七律·芒种

文/钱塘雨蕉

芒种古诗大全,芒种古筝演奏-第1张图片-

麦田稻野两厢忙,四海农家汗湿裳。

夺食争收人马叫, *** 秧抢种雨风狂。

闲来对饮桑麻话,事罢邀杯苦累量。

天下谁堪尧舜子,五千岁酿五粮汤。

(王雨艽诗词原创2023.6.5.)

#夏日生活打卡季#?





标签: 芒种 古筝 古诗 演奏 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