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旅游的时候,对那里的小笼汤包念念不忘,尤其是蟹汤包,金黄的蟹肉和猪肉馅的混合,碰撞出鲜甜的美味。
以前在偶尔在勒泰庄里街二层有家叫弄堂小笼包的店吃,后来发现负一层也有一家做蟹黄汤包的店,味道更好,目前应该在我心目中排之一了。
从优衣库对面的扶梯下到负一层,往 *** 方向走就能看到了,叫蟹满笼。
万达和万象城也有店。
刚到的时候,看见大门紧闭,写着店面升级中,正在疑惑:团购网站上写着正在营业中啊?再向胡同里看了一眼,原来店面在这里正在营业,我刚才看到的店面是以前卖饮料和烤梨的,叫膳梨堂,装修好以后蟹满笼会搬到这里,相当于店面扩充了,看来生意不错。
店内面积很小,一半是就餐区,只有这两条靠墙的桌子,目测挤挤坐下不超过十个人,另一半是厨房。
我坐在对着厨房的这一面,里面两个大姐正在包包子。
桌子上摆着四种醋,都说吃蟹肉要配好醋,店家配的都是市面上有名的老牌子。
度娘了一下,中国四大名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阆中保宁醋。
想起了在太原东湖醋园参观的时候获得的知识点:
真正的好醋是粮食发酵的,配料表里一般只标注粮食和水,顶多加上糖、食盐,因为粮食发酵成本高,周期长,很多厂家用醋酸来勾兑。
另外,就像酒一样,醋的酸度也有指数,一般总酸大于4%是好醋。
好醋如酒,没有严格的保质期,是可以长期存放的。
回顾着我的知识点,一瓶瓶拿起来看,这四种醋的配料表里都没有添加 *** 和山梨酸,福建永春老醋总酸更高,达到6.5%,老恒和玫瑰米醋总酸更低,3.5%,其他两种是4%。
哈哈,先在醋碟里倒点永春老醋,等着上汤包。
就凭着店家给配的四种醋,好感倍增。
接着看包装,永春老醋还是福建一道名菜猪脚姜的重要配料,这道菜我是相当爱吃啊,特别适合女人吃,养颜补气又驱寒,我也自己做过,炖好以后,可以反复加热,越热越好吃,特喜欢吃里面的鸡蛋,不过永春老醋在石家庄不常见,当时称霸石家庄超市的是珍极米醋,只好用它炖了。
点的是团购套餐,
拌海草,四喜烤麸、咖喱牛肉粉丝汤,小馄饨。
两份主食都是南方菜的典型特点,没有什么油水,味道清淡,吃着肠胃无负担。
烧麦,是糯米香菇肉馅的,面皮包糯米,糯米软糯的,香菇和肉的香味与糯米融合在一起,非常好吃。
蟹黄汤包最后才上,一笼六个,皮薄薄的,金黄的蟹膏颜色和油脂能通过面皮透过来。
蘸上永春老醋咬一口,先吸溜一口汤水,好鲜啊,
再咬一口,蟹肉给的不少,咀嚼后是猪肉的鲜美和蟹肉的鲜甜的组合,太好吃了。
不差钱的话还有全蟹肉馅的,48元一笼,这个得多鲜美啊。
蟹黄汤包要趁热吃,凉着吃会腻,不过就这几个,我们两个人是不会等到它凉的。
负一层的KIKI进口商品超市饮料打折,买几瓶乳酸菌饮料来搭配这一餐,清清爽爽。
总结一下:
优点
蟹黄汤包很好吃,蟹肉量给的也足,虽然是家小店,在做蟹黄汤包这方面的,石家庄里绝对能排上前三名了。
其他的也不错,没有踩雷的。
我们吃的是团购双人餐,66元,从价位上来说也过得去。
槽点
上菜慢,得多等会。
整个店厨房就占一半面积,又没有开空调,所以吃饭的时候会感觉非常闷热,有点透不过气来,就是那种巴不得赶紧吃完快点走人的感觉。
这么小的面积墙角还有杂物堆放。
看在东西吃着还不错的优点上,打分可以给★★☆,可以去尝一尝。
我是糖晓甜,分享好吃好玩的,欢迎关注分享点赞~
“秋风起,螃蟹肥”,入秋后吃这3种螃蟹,满膏满黄,吃着过瘾利益披露:自己花钱自己吃,表达我的真实感受,与点评主体没有利益关联。
“秋风起,螃蟹肥”,入秋后吃这3种螃蟹,满膏满黄,吃着过瘾
俗话说:秋风起,螃蟹肥,入秋后,螃蟹都要为了入冬做准备,体内存满了蟹黄和蟹膏,所以这个时候螃蟹最肥美了。螃蟹的营养非常丰富,所以秋天“贴秋膘”,建议吃点螃蟹补补。
常见的螃蟹,比如大闸蟹、梭子蟹、青蟹等,这3种是最常见的了,入秋后别错过了,入秋后吃这3种螃蟹,满膏满黄,吃着过瘾。
1、大闸蟹
临近中秋,大闸蟹越来越肥美了,公蟹满黄,母蟹满膏,各有各的好。大闸蟹属于淡水蟹,全国各地都有,在以前,大闸蟹还是别人拿来充饥的食物,所以也没必要非得买那些号称 “正宗”的大闸蟹了。
推荐食谱【大闸蟹蒸蛋】
食材:大闸蟹、鸡蛋、豆腐、葱、味极鲜、食用油。
步骤1
大闸蟹洗刷干净,一切2半。
步骤2
豆腐切片放盘中,倒入适量鸡蛋液,然后把大闸蟹放入盘中。
步骤3
上锅蒸,大火烧开蒸15分钟就可以了,出锅后淋上味极鲜,撒些葱花,再浇上热油就可以了。
2、青蟹
青蟹属于海水蟹,它的个头比较大,蟹钳子也很大,蟹肉饱满,也被称之为“肉蟹”、“膏蟹”。青蟹还有一个变种,也就是“黄油蟹”,是青蟹发育过程中突发异变的过程,蟹黄过于饱满,所以才变成了黄油蟹。
推荐食谱【蟹炒年糕】
食材:小青蟹、洋葱、葱姜蒜、干虾、年糕、酱油、料酒、食用油。
步骤1
青蟹清洗干净,然后切块备用。
步骤2
起锅烧油,放入葱姜蒜和洋葱翻炒,再加蟹和虾一起翻炒片刻。再加年糕一起翻炒,加点酱油、料酒和清水,烧煮片刻,撒些葱段,大火收汁就可以出锅了。
3、梭子蟹
禁渔期结束之后,梭子蟹 *** 也比较便宜。不过想吃肥美的梭子蟹, *** 一定不便宜,因为越贵的梭子蟹,通常都是越肥美的,要学会挑选才行。
推荐食谱【姜葱梭子蟹】
食材:梭子蟹、姜葱、酱油、料酒、食用油、鸡蛋、淀粉。
步骤1
梭子蟹清洗干净,然后切成2半。
步骤2
接着把螃蟹蘸一点鸡蛋液,再蘸一点淀粉。
步骤3
起锅烧油,放入螃蟹煎一煎,煎至定型,然后加葱姜,再加适量酱油和料酒。
步骤4
加点水,盖上盖子小火煮5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品酒笔记‖更适合吃大闸蟹的黄酒:丹阳封缸酒丹阳封缸酒:
甜型;总糖>100g/L;酒精度14.5%vol
现在北方人吃大闸蟹也都知道搭配黄酒,但在北方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搭配以绍兴花雕酒,难以买到其他类型的黄酒。我的印象中,在江苏吃大闸蟹,喝的多半不是绍兴黄酒,而是江苏本地产的酒——比如无锡老酒、沙洲优黄,等等。
2022年又进入吃大闸蟹的季节,江苏丹阳一位酒友徐弘毅先生给我寄了两瓶丹阳优质的封缸酒,是金丹阳酒业生产的。这款酒我在书上看过,以前没喝过,于是把徐先生寄来的丹阳封缸酒和我自己手头存的绍兴花雕酒15年共同拿来吃大闸蟹,作以对比。
先介绍一下丹阳封缸酒的简要情况。从酒盒上可以看到这款酒的简介:以丹阳地产粒大、均匀、洁白、 *** 粘、味香的优质糯米为原料,配以特制酒 *** ,经封缸低温发酵,再经陶坛贮存而成,酒色泽棕红、明亮,醇香浓郁,口味鲜甜醇厚。它是传统型黄酒,甜型,原料糯米,糖度大于100克每升,酒精度不低,为14.5%vol。
丹阳,古称曲阿,自古以来酿好酒。丹阳封缸酒的工艺是有自己特点的,主要工艺环节是:将米蒸熟后入坛发酵,发酵时用两种酒曲,一种是所谓的“酒 *** ”——可能是根霉 *** 的小曲;另一种是麦曲——由小麦制成,在发酵72小时之后放入麦曲继续发酵,放入麦曲后再发酵20多天才能完全发酵成熟。发酵的时候要控制糖度,保持糖度在100克每升以上。当然可能更多是靠感官在控制,此时酒精度大概在5、6度左右。之后开始压榨、澄清、煎酒,煎酒之后的酒放到缸内澄清10天以上,然后按发酵醪量计算,配入50度以上的小曲白酒。其成品酒的酒精度高达14.5%vol,很大一部分含量应该是后来加的白酒。加了白酒使酒精度提高到14.5%vol之后,酒里微生物基本上停止活动,不再继续发酵,不会再去消耗里面的糖,有利于甜度比较稳定地保持下来,但酒的保质期按照现在最新国家卫生标准的规定,可以不再标注,相当于无限期保质。
添加18202991745邀请加入李寻品酒群
这款酒的颜色为深褐色,比绍兴花雕酒要深。酒盒上声明没有加焦糖色,我相信它是自然演变的。因为这款酒的工艺有点像绍兴的香雪酒,而香雪酒我亲自观察过,比较新的香雪酒颜色淡,但在瓶中放一段时间之后颜色也就变深了,像丹阳封缸酒的颜色那样。故而我推测丹阳封缸酒的颜色是自然发酵形成的。
酒的香气有明显的酱油那种香气,也有米酒的香气。口感偏甜,但这种甜是一种清甜,这种清甜是加入小曲白酒、酒精度得到提高之后同原酒里的糖分综合而形成的。这种甜感觉很好,它和纯粹糖的甜是不一样的。我甚至在想,如果用这种酒作为一种调料用于 *** 夏天的冰饮,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能实现那种“和纯粹糖的甜感觉不一样”的效果。
就配大闸蟹来讲,经过反复比较,我觉得丹阳封缸酒比绍兴花雕要合适得多。之所以说“合适”,最主要一个原因还是因为它的甜。优质大闸蟹的蟹肉本身就有鲜甜的口感,而绍兴花雕酒是半干型的,偏苦,吃大闸蟹喝绍兴花雕酒,苦和甜的反差比较明显,有些不太协调。而丹阳封缸酒甜得恰到好处,比蟹肉甜度大,但又不是达到齁甜的程度,可以顺势延续大闸蟹鲜甜的滋味,且激发大闸蟹蟹黄的香气,相得益彰。以绍兴花雕酒来佐大闸蟹的话,总感觉中间有些不顺,有停顿的感觉,因为吃了蟹肉再喝花雕酒,酒中的苦迅速中断了鲜甜感,再吃的时候好半天才能把蟹肉的鲜甜感找回来。丹阳封缸酒就没有这个感觉,非常顺畅,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它的甜度像缓缓的水波或者湖面上轻微的涟漪一样,协调,微微起伏,既有节奏又有连续 *** ,感觉是吃大闸蟹的上好配酒。
卖大闸蟹的一个专卖店“蟹太太”还专门配有一款蟹醋,蟹醋里面加了白砂糖和甜味剂,也比较甜。在跟大闸蟹搭菜的时候,蟹醋也非常匹配,这款蟹醋也产自于丹阳,是镇江丹和醋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看来不仅“一方水土一方酒”,而且“一方美酒配一方美食”,它们都是成体系的。
中国黄酒的品种很多,仅就我所知的应该有个30多种,分布居南北方不同地区。由于原料环境的不同,又发展出来不同的工艺,所以各地区黄酒的风格其实也是千姿百态,各成异彩的。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黄酒,和当地的一些特色美食有着水 *** 融的协调关系,这是一个迷人的、值得探索的领域。
从酒杯上可以看出来,颜色深的是丹阳封缸酒,颜色浅的是绍兴花雕酒
丹阳封缸酒的酒盒说明文字特写
蟹太太蟹醋(上图及下图)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 *** 作者本人 |作者:美食家庭季
秋天正值螃蟹大量上市的季节,这个时候的螃蟹鲜美无比,让人百吃不腻,所以很多朋友爱吃螃蟹的朋友基本上每周都要去水产市场溜达一圈,看看螃蟹的 *** 是否便宜了!说起买螃蟹,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听一位做水产的朋友讲,这螃蟹里边的水深着呢,稍不留神就容易被套路,白花冤枉钱,还吃不到好的螃蟹!
关于买螃蟹的一些问题,我专门咨询了一位在阳澄湖搞养殖的朋友,这位朋友可是一位资深的蟹农,对于螃蟹里边的门道那可是门儿清,这里就总结了一些常见的问题,给大家分享一下蟹农的经验,爱吃螃蟹的朋友了一定要牢记,省的以后买螃蟹总是被忽悠了!
公蟹和母蟹怎么选
买螃蟹最常见的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人都比较纠结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遇到公蟹和母蟹怎么选择?关于公蟹和母蟹如何选择的问题,很多水产市场的小贩会强烈推荐买母蟹,并且告知消费者母蟹蟹黄充足,吃起来更加鲜美。但实际原因却是母蟹销售的 *** 比较高,利润空间也更大!
那么,我们在购买螃蟹的时候,面对母蟹和公蟹应该如何选择呢?蟹农给大家支招,我们要分清楚时间节点!在蟹农的口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九月团脐,十月尖”!简简单单的七个字就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了,农历九月正是母蟹蟹黄丰满的时候,而这个时候公蟹的蟹膏尚未形成,所以农历九月吃螃蟹首选母蟹。等到农历十月份的时候,母蟹已经产卵了,蟹黄已经消失殆尽了,而这个时候的公蟹正是蟹膏肥美的时候,所以农历十月首选公蟹!
判断公蟹和母蟹的 *** 也特别简单,公蟹的肚脐呈现尖尖的三角形,而母蟹的肚脐呈现圆形,还有一种“二母蟹”,肚脐的形状介于两者之间,大家根据螃蟹的肚脐形状就能轻松辨别!
辨别螃蟹好坏5个 ***
搞清楚了公蟹和母蟹的购买时间,掌握一些辨别螃蟹好坏的 *** 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里蟹农给大家分享了5个实用的 *** ,到水产市场老板一看就是行家来了,不敢瞎忽悠!
1、买大避小
挑选螃蟹的之一个要点就是买大避小,因为螃蟹可食用的部分不多,所以我们在购买的时候要选择个头大的螃蟹,这样的螃蟹不仅肉多,吃起来也更加省事!
2、买青不买黄
大家都知道,随着螃蟹的不断生长,原本的螃蟹壳会不断地脱落,伴随着螃蟹壳的不断脱落,新长出来的螃蟹壳颜色也会越来越深,呈现青色,这一类的螃蟹成熟度高,无论是蟹膏还是蟹黄都更加丰满,吃起来更好吃!而黄壳的螃蟹,成熟度普遍不高,吃起来也不好吃!
3、看眼睛
为了防止螃蟹乱跑,所以市场上卖的螃蟹很多都是 *** 好的,所以我们很难判断螃蟹的鲜活程度,所以我们需要借助螃蟹的眼睛来判断,当我们用手触碰螃蟹眼睛的时候,如果蟹眼能够快速转动,就说明螃蟹鲜活程度非常高,可以放心购买,反之则说明螃蟹可能已经不新鲜了!
4、闻气味
买螃蟹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闻气味的办法判断好坏,鲜活的螃蟹通常会有淡淡的土腥味儿,而变质的螃蟹也会有异味儿或者臭味儿,坚决不能购买!
5、看腹部
螃蟹好吃与否,主要是看螃蟹的蟹膏和蟹黄是否充足,但是这些东 *** 在蟹壳之下,我们很难观察到。我们可以通过螃蟹的腹部来判断,通常情况下螃蟹的腹部纹路清晰,而且腹部看起来鼓鼓的,则说明里边的蟹黄和蟹膏十分丰富。
买螃蟹时,遇到公蟹和母蟹怎么选?蟹农解析:分清时间节点很重要!看完了蟹农分析的买螃蟹技巧,大家都知道如何判断了吧?关于螃蟹,你还知道哪些实用小技巧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关于螃蟹的小知识就分享到这里了,我是小刘,一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90后吃货,如果您对家庭美食感兴趣,欢迎留言、转发、分享、关注哦!
阳澄湖大闸蟹系列|公蟹和母蟹哪个更好吃?又到一年“大闸蟹季”,今年苏州阳澄湖大闸蟹产量有所下降,但品质依旧处于全国领先的高水平。对于吃货来说,大闸蟹就要吃阳澄湖的。但有很多小白会问:“到底是吃公蟹好还是吃母蟹好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公蟹、母蟹有什么不一样?
公蟹食蟹膏,母蟹食蟹黄
什么是蟹膏?剥开公蟹的壳,蟹壳和蟹坨中间白白粘粘的东西就是啦,它主要是公蟹的副 *** 腺及其分泌物。
公蟹蟹膏自然状态下是青白色半透明果冻状的液体,煮熟之后是半透明、粘腻的胶质,吃起来口感糯腻,回味鲜甜。
什么是蟹黄?剥开蟹壳看到的一团 *** 黏 *** 物便是生蟹黄,煮熟之后蟹黄会变成红色,颜色越深说明蟹越壮实。
蟹黄是母蟹的卵巢和消化腺,蟹黄中还含有没排出体外的卵细胞,整体呈现橘 *** ,吃起来有沙沙的咀嚼感,类似咸蛋黄的味道,但比咸蛋黄更鲜美,味道更醇厚。
对于吃货来说,公蟹和母蟹的更佳赏味时间是不一样的,民间一直流传着“九雌十雄”的说法,即农历九月前后,母螃蟹 *** 腺成熟,是吃蟹肉、蟹黄的更好时机。农历十月之后,雄蟹 *** 腺成熟,蟹膏煮熟后不会变硬,吃起来香滑爽口,甘甜酥软。
冷知识:公蟹也有蟹黄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大闸蟹的蟹黄分为“软黄”和“硬黄”两种,硬黄只存在于母蟹体内,但软黄是公蟹、母蟹都有的。软黄是大闸蟹的肝胰脏,常常储存大量脂肪,蒸熟之后我们看到的蟹油一般就来自肝胰脏。
公蟹和母蟹的肝胰腺都是可以吃的,但是在螃蟹成长不充分、身形不肥壮的情况下,煮熟后的“软黄”不易结成块,就会变成 *** 的稀状液体,吃起来也是偏苦的味道。因此,在选购的时候建议大家在正规渠道购买茁壮成长的大闸蟹,阳澄湖大闸蟹就是品质的代言人。
眼下已进入农历十月了,正是吃公蟹的好时机了,没有高胆固醇的蟹黄,更适合肝功能不好的朋友们食用!记得跟摊主说,要阳澄湖的公蟹!
中国哪里的大闸蟹更好吃?!味道不输阳澄湖↓点击进入携程社区查看黄河入海口美景↓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吃螃蟹的季节,对于很多人来说,螃蟹可是无法比拟的人间美味,诗人李白这样赞美它,“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细嫩的蟹肉,金黄的蟹黄,肥美的蟹膏,无一不令人垂涎三尺。
俗话说“九月圆脐十月尖”,九月的雌蟹饱满,蟹黄鲜香细腻,十月的雄蟹有膏,蟹膏丰腴圆润”,中秋节即将来临,相信很多小伙伴也会买上一些螃蟹,和家人分享,共祝佳节。不过想要吃到鲜美的螃蟹,必须仔细挑选,否则不仅口感不好,甚至还有空壳。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个挑选螃蟹的小技巧。
一、看蟹壳
蟹壳是我们购买螃蟹时,更先观察的部位,品质好的螃蟹,蟹壳呈现青灰色,而且透亮有光泽度。这样的螃蟹肉多肥嫩。如果出现颜色发黄,蟹壳不够厚实,那么这只螃蟹品质就很普通。
二、看蟹腹
看完蟹壳,我们就要看看蟹腹,品质好的螃蟹腹部呈现雪白色,不能有黑色,用手摸一摸,质地比较坚硬,而且有种鼓起的感觉,蟹尾部要翘起,这样的螃蟹肯定是蟹黄多,肉肥嫩。相反腹部摸起来比较软,比较干瘪,那么几乎没有蟹黄。
三、看活力
购买螃蟹时,我们要触碰一下它的眼睛,如果能快速转动以及快速躲闪,说明螃蟹的活力比较旺盛,另外可以将螃蟹翻过来,它能迅速的翻过身子,说明这只螃蟹比较优质,属于很新鲜的螃蟹。
四、看蟹腿
螃蟹的腿上会有一些绒毛,有的比较茂盛,有的比较稀疏,这也是判断螃蟹肉质肥腴的重要指标,绒毛越多,螃蟹肉多肥美。除了绒毛之外,我们可以捏一下蟹腿,如果比较软,说明螃蟹里面很空,蟹黄也少。如果蟹腿坚硬,饱满,说明蟹黄多,肉肥美。另外买螃蟹时,蟹腿和蟹钳要完整,缺损尽量不要买。
五、掂重量
同样 *** ,同样品种的螃蟹,我们选择两只差不多大小的,可以掂一掂重量,相对重一些的,肉和蟹黄肯定要多一些,如果有些看起来个头大,但是放在手里分量很轻,那么这个螃蟹一定肉少没黄。
虽然螃蟹的 *** 比较昂贵,但还是值得品尝,毕竟也不是经常吃,过节的时候买一些和家人尝尝鲜,也是可以的。不过螃蟹 *** 寒,吃的时候也有很多禁忌,所以一定要注意,最重要的就是一定不要吃死蟹,会引起身体不适。
秋日必喝!嫩滑可口巨鲜美,全家人都超爱用最简单的 食材做出最美的佳肴,为家人做一顿爱的美食,我是妈咪早早,每天都会您带来一道家常美食。如果喜欢我的话就点个赞,转发关注下哦!
今天分享超适合秋冬的——蟹黄豆腐煲。金黄浓稠的汤汁,配料满满,咕嘟咕嘟煮一锅,用来扣饭能吃得 *** 净净~
By 老板娘微食记
用料- 嫩豆腐 1盒
- 虾仁 10个
- 胡萝卜丁 适量
- 青豆粒 适量
- 玉 *** 适量
- 火腿丁 1根
- 食用油 适量
- 蟹黄酱 30g
- 盐 2g+4g
- 白糖 2g
- 白胡椒粉 1g
- 水淀粉 15g淀粉+75g清水
- 清水 500g
1、锅中烧水,水开加2克盐,下入豆腐块、虾仁、青豆粒、玉 *** ,焯烫1分钟捞出。
2、热油加入蟹黄酱,炒到起细密的小泡。
3、加入清水、4克盐、白糖、白胡椒粉,煮开。
4、加入胡萝卜丁、豆腐、青豆粒、玉 *** 、虾仁和火腿丁,煮开。
5、最后加水淀粉。
6、煮开汤汁至稍稍浓稠即可。
7、做起来不到10分钟,味道却能让你鲜掉眉毛~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比乌镇人少,这座最幸福的早茶之都,蟹黄汤包鲜美,秋天更是美哭秋天的江浙最值得去的城市,苏州?南京?扬州?都不是。
我们推荐一个地方,这里秋蟹鲜美,有全世界更好吃的蟹黄汤包,入秋更是满城黄金甲美到极致。
它从未出现在热门旅行榜单中,常年被人忽略。却屡次入选“中国更具幸福感的城市”。
小城生活在烟雨中2100年,日子慢悠悠过,安逸极了。
@ 私享世界
这里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拥有媲美秦淮的夜景。
江、淮、海三水在此汇合,晚上河流映照一轮明月、鼓楼。戏台上唱着戏,一路听戏,一路品茶,古韵悠悠。
@果小桃
这里是一座「园林」城市,拥有不输苏州的雅致风光。
四大园林没有游客如织,粗狂却又精致,既有江南园林的秀气,又有江北园林的大气,容纳了 *** 韵味。
@白洋-Aries
这里是一座「古意满满」的城市,拥有比乌镇难得的安静。
而且相较于热闹的乌镇,小城的古镇古街更具烟火气,这里的水乡,好似未加“观光”滤镜,走进去都懒洋洋的。
@沈奕铭
这里还是一座「好吃」的城市,与扬州并肩为“淮扬菜发源地”之一。
尤其是一份蟹黄汤包,个大皮薄蟹黄用吸管吸,不愧是汤包之乡,全世界之一好吃。
这里更是「最幸福的早茶之都」,早茶比广州还丰富。
每天早上光是那“一茶三点一面”,满满一桌的早茶也让人心驰神往。¥50就能吃饱,填满你的胃与心。
@小覃一一旅行日记
小城一入秋,满城银杏飘黄,是闻名遐迩的「银杏之乡」。
野生银杏树遍布全城,银杏产量更占据全国的1/3,除了银杏这里还有一个个斑斓的秋色森林公园,宛若金色童话。
@大侠视界
这里就是泰州,一座隐藏在江苏的闲适小城。
有着闻名于世的早茶文化和泡澡文化,“早上皮包水,晚上水 *** ”的慢生活,比扬州还要再慢上好几拍,特别适合十一去逛吃!
@ Dorine熊丢丢
01
藏在江苏的“小九寨”
真应该早点来
泰州的秋天真的很值得去,除了秋蟹肥美不输阳澄湖,更有斑斓的秋色,风景一点都不输扬州、苏州,却只有小部分人才知道。
@白小白BEATRICE
/ 李中水上森林公园 /
很少有人知道,在泰州藏着一个“苏中小九寨”, *** 的水杉树在秋天慢慢染上红色,像是油画中才有的森林。
@白小白BEATRICE
在这里你能与秋天撞个满怀,游船走在森林深处,两旁高大的杉树迎着温暖的阳光,满目皆是热烈的火红。
@白小白BEATRICE
10万株水杉齐刷刷地扎根在水中,浮萍细密地铺在水面,金黄火红的树叶共同编织一场童话世界。
@大侠视界
这里还会定时喷洒雾气,迷蒙的雾,让这里仿佛仙气缭绕,就像是来到了仙境一般,比江南更江南。
乘坐竹筏穿梭林间,时不时便会邂逅几只轻盈的野鸟低空盘旋,这里不愧是“华东鸟天堂”。
@ Dorine熊丢丢
空旷的森林回响着鸟儿叽叽喳喳的多重奏曲,抚平了浮躁,也治愈了心灵,一下子心都跟着安静下来。
@ Dorine熊丢丢
/ 溱湖湿地公园 /
“溱湖美呀,溱湖美,美就美在溱湖水。水上船儿飘哪,水下有红菱,水边有芦苇,水底鱼虾肥。”
当地的童谣歌颂着溱湖的美,尤其是秋天比油画更美。
@大侠视界
这里被誉为“水乡明珠”,更是泰州人私藏的吸氧胜地。作为泰州唯一的5 *** 别景区,美到了极致。
@大侠视界
这里最美的时候就是在秋天,湖泊、森林、河道交错纵横,来往船只点缀其间,岸边树木金黄,绚烂无比。
@大侠视界
溱湖一直仿佛如世外桃源一般,人不多景色足够美好,漫步在木栈道,或者游船,层林尽染,五彩斑斓。
@大侠视界
乘坐一只摇橹船,百无聊赖地随船摇晃在湿地间。
摇船姑娘悦耳明朗、婉转悠扬的淮阳小曲悠扬美妙,比江南更江南。
@ 吴人少白
深吸一口氧静静望着蓝天,时间好像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幸运时还会遇上一群麋鹿枕水而眠。
@ 吴人少白
/ 古银杏森林公园 /
在泰州市泰兴市有一座绝美的古银杏森林公园。
这里是隐藏的银杏之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里每年的银杏产量就占据了全国的三分之一。
@大侠视界
古银杏森林公园,里面的银杏树大多都是野生银杏树,是国家重点一级保护的濒危物种。
@大侠视界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不敢想原来在江浙沪还藏着这么美,这么大的一片银杏森 *** 洋。
@大侠视界
13800多棵银杏树,其中还有3棵 *** 古银杏树,到了深秋,每走一步都是金黄的,宛若金色的海洋。
@大侠视界
坐在古银杏树下的木质的石凳上,仿佛是穿越到了 *** 的古人,有一种禅意在身边流转,细细看每一棵银杏都很不同。
@大侠视界
/ 泰山公园 /
深秋的泰山公园,小巧而精致,秋水碧绿,两旁的树木金黄一片,像是掉入了调色盘中。
*** *** 的金黄的梧桐叶,遮住了湛蓝的天空,又洒满了土地,让天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
走在桥上,吹着舒服的秋风,像是温柔的手掌在耳边抚摸,如果累了在这里待一会儿真的很舒服。
/ 凤城河 /
泰州是一座水做的城市。凤城河总是氤氲着水汽,虽不是江南却有着与江南一般的柔情,温婉动人。
@大侠视界
凤城河的夜是最吸引人的。
作为江苏境内为数不多完整的古城河,深夜降临时,会有一种瞬间穿越回古代的错觉。
河水两岸灯火辉煌, *** 的灯光照耀着两岸的建筑,旁边郁郁葱葱的大树。
建筑分成了两个,一个在河水旁,一个在河水里。
@大侠V5
当你经过梅园戏台,咿咿呀呀的悠扬的戏曲里,时光在这里交错,仿佛我们成了不知多少年前的坐下客。
@白洋-Aries
昆曲表演细腻委婉,悠扬的戏曲萦绕耳畔,不光游河,还可以去找个茶馆坐着。
听听曲看看夜景,真的很悠闲,而这却是泰州的寻常生活... ...
@果小桃
/ 望海楼 /
望海楼的秋天真的很美,格外的有韵味,像是穿越了 *** 之前,无数古诗词在眼前掠过。
@大侠视界
始建于宋代的望海楼,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珍贵的墨宝,白云苍狗,沧桑岁月。
@大侠视界
十月正好能赶上银杏树变黄,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显得格外耀眼,尤其是登上了望海楼的高处俯瞰,真的美极了。
@大侠视界
日落时分,望海楼的秋色更加的柔和,仿佛是一幅画,美的让人不想要离开。
@大侠视界
/ 日涉园 /
在低调的泰州小城,藏着一个苏北地区最古老的园林——日涉园,又名乔园。有着“淮左之一园”的美誉。
“取其精华”就是对乔园的之一印象。
这里有着江北园林的大气宽阔,却又有着江南园林的精致秀美,还带着难得一寻的生活气息。
@ 小浪出去浪
松吹阁、蕉雨轩、皆绿山房、山响草堂等等,不仅美极了,还处处体现着中国的诗意,每一步都是风光。
@SpongeMel是曹老师呀
比起苏杭的园林,这里人少的多,换上一身汉服,很容易就能独享整个园子,随手一拍都是 *** 。
@ 你笑个菠萝啊
一条小径,一处石门,一座假山,一群锦鲤旁,每一帧都是美景。有时你还能听见从二楼传来的古琴声,仿佛真的穿越回了古代。
@SpongeMel是曹老师呀
02
小桥流水的底蕴古镇
自带诗意柔情
泰州的古镇和古街比乌镇人少,比南浔更有烟火气,一砖一瓦都透露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来到泰州才发现,它的古韵气质早已刻在了骨子里。
@舒秀儿
/ 溱潼古镇 /
你印象中的“完美古镇”,这里都有。
没有一丁点的商业气息,笔直的街道,狭窄的青石小巷,上了年纪的街头小店,还有那 *** 的古树。
@ 南京活猪子
上 *** 的历史,一砖一瓦都有着古早的味道。长长的街道一眼望不到尽头,秋日和煦的阳光照在街上,留下细碎的阳光。
@四月的麦田
来来往往基本都是当地人,你可以慢慢悠悠的逛着古镇的八大景观。里面的一砖一瓦,一门一房全都是岁月的痕迹。
@ zzyzy
不经意间随处一个角落,就能遇上盛开的小花,虽然不盛大,不热烈,却有着一种别样的寂静之美,随处都是诗意。
@ 指尖的阳光
古镇深处还有超级多的美食,烟火气勾的人哈喇子都已经流出来了。在商贩的热情吆喝声中,一次次下单。
@咩咩Rinko
黄桥烧饼、靖江肉脯、鱼圆鱼饼、臭干子、桂花米糕,即使不饿,也忍不住想要尝一尝,过一日慢生活。
@咩咩Rinko
古镇里还藏着一棵800年多年的山茶树。
每年3、4月份,就会一树树的开。红艳艳的不知绽放了多少年华,见证了多少岁月。
@ 私享世界
/ 钟鼓巷井 /
上海有田子坊,北京有南锣鼓巷,而泰州有一条文艺十足的钟楼古巷。
@南京活猪子
这里复古又文艺,既保留了一些老建筑原始味道的小巷子,还保留了一些洋气十足的巷子。
@ Yang
你可以看到沧桑岁月,只有斑驳的老屋,在岁月里独守着曾经的故事。
@ yulou1006
巷子不大仅需要10几分钟就能走完,还有很多宝藏的小店铺和咖啡店,拿杯咖啡在这里逛逛。
@ Yang
/ 兴化金东门老街 /
逛完古镇,你还可以去老街转转,已经 *** 之久的老街上面依旧没有什么游客,全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
@自价吧
随便逛一逛,你能看到从雍正就建立繁荣的老字号 *** 房,到现在还在,不断的飘着 *** 香味。
@ 咩咩Rinko
你还能清晰地感受到明清的风采,完整的古建筑和和鱼骨状街巷,不知藏着多少人温柔的旧时光。
@咩咩 Rinko
沐浴着阳光在老街乱逛,百无聊赖的走着,消磨着时光。逛着好吃的小吃店,还有各种特色作坊,真的很幸福。
@ 咩咩Rinko
/ 泰州老街 /
除了金东门老街,泰州老街也很值得一去。600米的距离,不长,却总是让人舍不得离开。
@ 七月木木
老街上的小吃真的太多了,走走停停。逛完了老街,整个人的肚子都圆鼓鼓的,打个饱嗝特别幸福。
@ 咩咩Rinko
这里老字号店铺和传统小吃全都有,在这儿还有一个戏台。偶尔你能听到里面的戏曲声,那是有人来这演出了。
@ 七月木木
04
最幸福的早茶之都
秋天来吃蟹咯
泰州真的太太太好吃了,光早茶就可以吃一个月不重样,秋天更有鲜活的螃蟹,还有宇宙更好吃的蟹黄汤包。
@Fanny范尼
在这座水乡,吸一口蟹黄,吃一口鱼鲜,喝一次早茶,走走停停幸福的打着饱嗝,悠然又美好。
/ 蟹黄汤包 /
泰州的汤包好吃到被称为汤包的家乡,作为必备的早餐,秋天时一份蟹黄汤包更让无数人专程驱车前来品尝。
@ 斯喀克克斯
泰州的蟹黄汤包,比起吃,更像是拿来喝的。皮薄多汁,走一步三晃,忍不住就想戳一戳。
筷子轻轻一用力,蟹黄就如泉水般涌了出来,一下子充斥在整个盘子里。直接就拿吸管吸,蟹黄的鲜味瞬间爆在口腔里。
@ 噜啦啦噜啦
吃泰州的蟹黄汤包,醋先倒在大大的汤包上,端起盘子,挑破皮,嘴巴慢慢去 *** 里面的汤汁,用舌尖去打探蟹黄的鲜味。
@噜啦啦噜啦
然后咬汤包,蟹肉和蟹黄在里面齐齐高歌,那香味一股脑钻进去,仿佛是在喝一碗海鲜粥。
/ 烫干丝 /
泰州人“早茶三宝”,一笼蟹黄包,还有一盘烫干丝。汪曾祺老先生曾说过:“干丝不是下饭的,是佐茶的。”
@果小桃
确实,夹起来一大簇烫干丝,混着酱汁一起入口,再喝上一杯茶水,嘎斯的细腻便中和了茶的苦涩。饶是你再不喜欢喝茶,也爱上了。
@肉圆仙女爱吃肉
泰州的烫干丝跟江苏其他地方,略有不同。
不是百叶,而是用豆腐干为原料,这种豆腐干是泰州独有的。干丝切成一定要提碱。“提碱”也是泰州祖传秘方。
@胡噜胡噜毛
洁白细腻的干丝,夹杂着黄澄澄的姜丝,上面撒上一小撮虾米,再淋上黄豆酱油、麻油。吃起来素雅软嫩。
@ 泰州逛吃小乖乖
/ 鱼汤面/
“早茶三宝”最后一个便是鱼汤面,在早茶店这几乎是必点的。
在泰州民间有一句俗语,“吃完鱼汤面,赛过老寿星。”足以可见泰州人对鱼汤面的喜爱。
@是阿娇啊~
早茶店里,你会看到有的人只喝汤,却不怎么吃面。
那是因为这汤便是所有的精华,经过三次入锅熬制而成的汤,用的是鲫鱼、鳝鱼骨、猪骨一起熬制的。
@咩咩Rinko
长时间慢熬出来的汤,粘稠、色白,闻起来有一股乳香味,喝起来鲜而不腥。
@張不胖の手工铺
如果你怕腥,更好跟老板要上一点白胡椒粉。
初入嘴,厚的狠,汤浓味鲜。等滑入胃内,又觉得滋润了胃肠。
/ 金刚脐 /
正宗的金刚脐似乎很少能够找到了。一定是要放在炉膛里“炕”出来的。
面里加上一点点碱,外表再刷上一层糖霜。吃起来时,甜甜的,还有一点点碱味儿,嚼起来很有韧劲。
@吃心不改
/ 宣堡小馄饨 /
宣堡小馄饨,已经被列入非遗项目保护起来,距今已逾百年历史。
从外地过来,除了要吃“早茶三宝”,也可以尝一尝宣堡小馄饨。
宣堡小馄饨的皮非常薄,如纸一般,一点点火就可以点燃。选用更好的猪前肉,皮薄馅大,玲珑剔透。
一碗好的小馄饨它的汤汁有秘诀,一定要放上油渣和蟹黄,这样才能成就它的终极美味。
@郑滴滴儿
一个个 *** 嫩的馄饨,像个鱼泡泡似的,鼓鼓胀胀。入口即化,吃上一口唇齿留香,特别鲜。
一碗馄饨下肚,回味刚才的那番热气腾腾的享受,内心充满了满足感。
@萤火
/ 长江三鲜 /
禁渔十年,如今的长江三鲜不知是否还是当年。
长江三鲜之一便是,刀鱼。之后是鲥鱼,最后便是河豚。刀鱼的肉质滑嫩细腻,清蒸最为合适,这样才能保留它原汁原味的味道。
/ 溱湖簖蟹、兴化大闸蟹 /
来泰州,吃海鲜,一定不能忘了大闸蟹。溱湖簖蟹、兴化大闸蟹都是螃蟹中的上上之选。
那溱湖簖蟹,肉很嫩,青色的壳,白色的肚子,金爪黄毛,蟹肉饱满。
@小肥肉
而兴化大闸蟹更不用多说,也许你只知道阳澄湖大闸蟹,但泰州才是全国更大的螃蟹原产地。
而兴化红蟹膏更是在蟹这个 *** 上颇有名气。
@沈小叶
泰州人吃蟹,喜欢清蒸,但也有“蟹八吃”八种吃法,如今随着社会发展也早已不止八种。
秋风起,菊花黄,蟹香便缭绕着古城泰州。不管是蟹黄汤包、蟹黄粉皮、蟹黄狮子头、蟹黄点心、蟹黄汪豆腐等等都好吃的不得了。
@沈小叶
蟹黄汪豆腐
洁白的豆腐,光滑的龙香芋,碧绿的青蒜花,蟹黄油汪汪的,腴香糯滑,色泽亮丽,味美鲜香,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曾经推介过的淮扬菜——蟹黄汪豆腐。
@大仙啦
清炖蟹黄狮子头
清炖蟹黄狮子头,兼得猪肉肥嫩、蟹黄鲜香,入口即化。 *** 时将蟹黄狮子头生坯直接入汤锅中炖制。吃狮子头要用小汤勺吃,因为其嫩有如豆腐。
@咩咩Rinko
蟹黄粉皮
最地道的蟹黄粉皮,要精选泰州特有的绿豆鲜粉皮为食材。 *** 完成的蟹黄粉皮,不仅口感爽口,蟹味扑鼻,而且颜色黄白相应,看着就十分 *** 。
@心岚
/ 臭干 /
还有沿街的臭干,它跟长沙的不太一样,颜色是金黄金黄的。
一老远边便能闻到臭干的香气,点上一份,吃上一口外酥里嫩。再配上秘制的辣椒汁,蘸一蘸,辣的开胃。
@是可爱的太阳吖
泰州旅行小贴士
1、游玩建议:建议时长3-5天,2天赏景,2天美食,再加上一天可以 *** 活动。慢生活、慢节奏,岂不美哉。目前泰州交通方便,从上海2个小时就可以到达。
2、关于美食:泰州美食很多,会宾楼、文润阁、古月楼、郑家大厨房,都是很有名的泰州本帮菜菜馆。
3、关于住宿:可以在万达广场住一晚,周边美食很多,交通方便。
小尾巴
秋天如果不想人挤人
那就来趟泰州吧
这里的秋色很诗意也很悠闲
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古城
抬眼是悠悠碧水,低头是岁月如诗
这里还有更好吃的早茶和螃蟹
别看小城不大,这里却处处都是幸福
旬味至鲜,当属蟹美刘嘉郦
要说秋季里的鲜味,那可是多种多样,尤其是开海之后,充满着海水独特的咸鲜矿物味的食材更是频频亮相餐桌,真真叫人吃得鲜掉了眉毛,尤其是应季的、八爪横行的螃蟹,更是体态肥美而肉质饱满,顶顶美味。
螃蟹到底是何时爬上我们的餐桌的,这可真不好说。但至少在《周礼·天官·庖人》里,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到“蟹胥”的记载了——换句话说,至少在当时,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吃蟹了。
等到了再近一些的时候,比如宋,那吃蟹就成了一件风雅的事情。南宋鼎鼎大名的蟹菜当属“蟹酿橙”。将湖蟹细细拆分,之后酿入橙子里、装入小甑,用酒、水和醋蒸制而成,吃的时候“用盐拌而食之”,口感清爽,又不失鲜美。至于一口“金饭”,那可能是《山家清供》里最叫人念念不忘的味道,先是要用 *** 菊花去煮饭,之后再配上如今鼎鼎大名的秃黄油,秃黄油的脂香、极鲜裹挟着米饭,方才能成就一碗“金饭”。至于要问秃黄油是什么,嗐,那就是用蟹膏、蟹黄混合猪油慢慢炒成的一碟蟹精髓。
当然了,吃蟹也并不仅仅是吃湖蟹,如今的物流四通八达,外来的品种如帝王蟹、松叶蟹、面包蟹,已经成为餐桌上的常客,而沿海一带吃惯的梭子蟹、青蟹等也滋味十足,再加上当下的厨师亦纷纷受“不时不食”概念的影响,又更多用心钻研自己家乡的风物,以至于以蟹为主打的菜式在当下的餐厅里总是层出不穷,更有下血本的多蟹种蟹宴,叫人来不及说话,只想着好好吃了。
醉蟹与熟醉蟹,孰美?
江南人的饭桌上,湖蟹与海蟹总是齐飞的。不过,等时间转到了农历九、十月份,伴随着“九雌十雄”的念叨,湖蟹在此时多少是要占一些优势的。
早些年的时候,醉蟹是各家餐厅菜单上必不可少的选项。蟹的来源自不必说,总归是以阳澄湖的为上,太湖次之,那些不知名的苏北湖泊出的蟹,是很难卖上个好价钱的。醉蟹的做法简单,把蟹洗干净,之后浸泡在酒里,杀菌消毒, *** 的同时还可以去准备醉蟹的酱汁,各种香料混合酱油、绍兴酒或白酒,调出独家味道,等蟹“吃酒”吃得差不多了,把它放入到醉蟹汁里,浸泡个几天,之后便可以捞出来吃了。如此这般的生醉之后,蟹肉绵密,蟹膏蟹黄具有一定的流动 *** 及粘稠感,吃在嘴里是彷如果冻般的口感,鲜味十足,可谓是“此蟹之后百菜无味”,只不过因为食品安全等原因,生醉蟹在如今上海的市场上并不多见,除开那些有执照的店家之外,似乎只有在特定的几个月份里,才能供应。
不过也因此,熟醉蟹倒是得到了上位的良机。所谓熟醉蟹,便是把大闸蟹给做熟了之后,再放入醉蟹汁里去浸泡的一种做法,和生醉蟹不一样,熟醉蟹的蟹肉吃的是鲜甜弹嫩,蟹膏的口感更加黏稠,蟹黄则因为成为了固态而变得充满嚼劲,这是与生醉蟹那种具有流动感截然不同的口味,但同样的美味。
自己有着大闸蟹 *** 的蟹家大院,向来在做与大闸蟹有关的菜品上都下得了“狠手”,趁着蟹季上的飞天茅台醉阳澄湖大闸蟹,光听名字就口水直流。有着江南特色的醉蟹口感咸鲜中带有微甜,在醉的时候加上飞天茅台的点缀,直接增加了醉蟹的香气与口感——嘬上之一口的时候,你能感受到的滋味大概率是属于飞天茅台的酱香,等到拆了壳吃了肉,那细腻而鲜甜的肉质又带来了另一重享受。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想要自己动手拆蟹的,毕竟直接吃上现成蟹粉的快乐那可是成倍增长的。晶浦会的蟹宴里,一道蟹粉豆花配黑醋鱼籽十分精致。所谓蟹粉豆花,断然不是豆腐花上点缀着几丝蟹粉的行货,而是将蟹粉精妙地嵌在了豆花之内,做出了一种类似于豆花夹蟹粉的感觉。这道菜的做法可是花费了不少心思,比如豆花并不是现成的,而是后厨磨好了豆浆自制的,蟹粉则是每日现拆,一层豆浆叠上蟹粉,之后再盖上一层豆浆,等自然凝固之后,就是白玉镶黄金的质感了,再配上使用分子料理手法 *** 而成的黑醋,吃口清爽鲜美,别有趣味。值得一提的是,晶浦会的蟹宴大手笔地使用了包括长脚蟹、帝王蟹、梭子蟹、青蟹和大闸蟹在内的五种螃蟹构建而成,所谓寻味全球螃蟹,大约也差不多就是如此了吧。
梭子蟹的美味,是属于海洋的鲜味
时令的梭子蟹,是除了大闸蟹之外的另一道沿海美馔,生吃的 *** 当然也有,比如宁波一带喜欢吃的蟹股,咸鲜中透着蟹肉本身的甜美,用来下饭可是一绝,更有运气好的,遇上红膏梭子蟹,这蟹股的美味可算是要顶了天了。如果去到潮汕,那必然是要来一份生腌——还有什么会比刚刚捞上来的螃蟹搭配蒜瓣、红辣椒、香菜等 *** 而成的卤汁,腌制过夜后成就的味道更迷人呢?毕竟它可是被称为“潮汕毒 *** ”的顶尖鲜味啊。
不过这些让沿海人念念不忘的滋味,放在少见海货的地方,却并不一定讨好,可幸好梭子蟹也不讲究什么固定的做法,不管是拿来爆炒,还是用来清蒸,都能呈现出它美好的一面。
从台州开来上海的林家一,做海鲜十分有一手,不管是黄鱼还是岩蒜,都不在话下,至于处理梭子蟹,也有自己的独家秘诀——用茅台蒸。蒸蟹这件事,大部分人都在自己家里做过,不过是用热水烧开了锅,借助蒸汽的热量把蟹催熟而已,讲究的再放上几片姜和黄酒,而在林家一,茅台成为了这道菜的秘籍。在烧开了的锅里放上梭子蟹,之后再淋上茅台,等到8分钟后铃响,便可开盖吃蟹。彼时,一股酒香飘逸而出,等拆了蟹送到嘴里,蟹鲜与酒香交融,别有一番意趣。
今年新夺米其林一星餐厅的东方景宴,处理梭子蟹的手法则大有不同。出生于潮汕地区的主厨黄景辉,使用了极具当地风格的做法来烹饪长满了红膏的梭子蟹。金不换、普宁豆酱混合爆炒,镬气十足又浓香四溢,吃的时候混合上金不换的叶片,更多加了一份独特的香料滋味。当然了,这里的蟹吃法总比你想象得多一些,又譬如经典的盐焗蟹,将蛋白混合海盐包裹住丰满的梭子蟹,之后焗熟,完美保留了蟹本身的汁水,额外的盐分析出,增加了蟹肉中的矿物质风味,进一步突出了蟹肉的甜味,再搭配上敲碎盐巴的过程,吃蟹这件事从此刻开始,似乎又多了一份特别的仪式感。
责任编辑:陈华
校对:张艳